墨爾多山

墨爾多山

墨爾多神山風景素以神奇著稱。主峰北面,有天然形成的喜馬拉雅、岡底斯山、阿尼瑪卿等藏區8大神山的縮影造型,以及深不可測的遇有驚動就會風起雲湧的高山海湖;主峰東面有數十座造型逼真的天然石碉群;西面是神奇的神仙洞和自生塔。墨爾多神山的神奇,被古往今來的遊人墨客所頂禮和傳頌。

基本信息

簡介

位置

墨爾多山 墨爾多山

墨爾多山脈起於阿壩州鷓鴣山,如龍盤展延綿上千里,主峰5000米,在大、小金川匯合處丹巴縣境內突兀矗立,高聳入雲。西仰猶如一尊巨佛乘騎一頭猛獅賓士,從西南而望,好似一個藍色寶瓶橫空擺放,南望則見四季煙雲,峰巒魔變,呈佛經所載的須彌山景。主峰坐北向南,右側為西方,有自石岩佛,左為東方,有自生石碉群,南方則是腹下石筍勃然而立。還有形如海螺,曼扎等山崗土幼坪敬奉於正前方。北為山背,山峰連綿,集藏地八大神山造型縮影於此,一凼深不可測的海子湖位於大神山之背心窩處,海中奇景怪象層出。四面108座神山奇峰之為墨爾多統領的部將。墨爾多山集天下名山之奇、險,納大自然之秀美為一體,古今為藏地聖山。

墨爾多神山,是一座神秘莫測,俊秀險絕的聖地仙山,古往今來被人們頂禮膜拜,傳奇頌楊。在藏區與喜瑪拉雅山和崗底斯山齊名,位尊大神山之列,尤其是它的神奇絕妙,更被中外宗教信徒虔誠崇拜,西藏的僧侶們有能去一趟墨爾多山朝聖為功德圓滿之感。

墨爾多神山主峰位於大渡河源頭,在大、小兩金川交匯處,一座高聳入雲宵,拔地挺立,海拔5000米高而橫空出世的莽莽雪山。其山為岷山之源,主體橫錯在岷山和邛崍山脈結合部。還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之雪原中的峰群之一。她起源於大渡河上游支流的梭磨河發源地鷓鴣山,象一條騰空起舞的雲龍,盤曲延綿千里,在大、小金川匯合處拔地聳立,形成絕壁乾仞,山峰直插雲宵,真有點一箭指天,凌空矗立之狀,十分奇特,秀麗壯觀。

文化

墨爾多山 墨爾多山

墨爾多神山一名系藏話音譯書寫的地名。書刊文獻中曾有譯作貓爾都、美都、莫爾多、木爾多、姆系等等。對該山名考釋說法歷史上受限於音譯或譯寫文字的字面含意,多有隨意性, 各有追溯沿革含義之不同,甚不統一。一般說是土地神、地母神,也有稱其為禿項光亮地地主神或土地神王,還有的以嘉莫察瓦絨之嘉為漢、大、王之義,便稱叫為神山之王或神山之主,也有以歷史上西藏王室可在地的方位指稱為東方聖山之王;在《墨爾多神山志》中又有稱《大自在天神山》的;在地方文獻中墨爾多的原名漢字書寫為格爾隆山,又名墨爾多旺修意,即墨爾多大神山。

由於墨爾多山四周是溪河縱橫,低濕溫暖的農區和茂密森林,加之山體上高原草地極多,形成水草豐茂的天然牧場,林地間生長著許多名貴中藥材,山谷之中河流沖積形成的象形珠串狀平台,沃土極多,成為農耕和發展林果業,以及藥材生產加工和發展畜牧業的好基地。所以,歷史上藏區分劃區域時,專指這一地區為嘉莫察瓦絨。這是泛指墨爾多神山四周十六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轄分20餘縣市地區。在元、明、清代行後將其境內有十八個酋長、土五,由中央王朝賜封授予宣慰使司、宣慰司、守撫司、長官司等職管理轄境政務。嘉絨便是作為這一地區的簡稱地名,意指墨爾多山周圍的農區;也有按其自然環境條件引伸為嘉莫墨爾多山周圍溫暖的地區。

宗教

墨爾多山,藏族最古老的宗教——雍仲本教的神山,嘉絨藏族文化中心,藏區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徵,海拔5105米。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山上共有一百零八個聖景,千餘處景點。站在墨爾多山之巔,東面可望見峨眉金頂,西望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俯首可覽境內8條銀色的河流,像8條潔白的哈達,纏繞著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56座壯麗的山峰象徵著祖國56個民族的團結和友好。墨爾多神山地處藏漢結合部,因此,她本身就是藏漢民族和睦相親的象徵和見證。

轉經方向

關於轉經的方向

墨爾多神山是西藏原始佛教雍仲本教最重要的神山之一,其轉經方向為逆時針方向。而當印度佛教傳到西藏後,與雍仲本教融合而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藏傳佛教,此時的藏傳佛教是按順時針方向轉經。

雍仲本教與藏傳佛教並存於墨爾多神山,所以,兩種轉經方向皆可。

A 按逆時針方向轉經的線路

丹巴縣城—岳扎鄉(坐車10多公里)參拜墨爾多廟、嶺欽寺—徒步上納頂大草坪,參拜納頂寺—絲交村—羅布坡—岳扎溝口—磕頭坪—埡口—墨爾多神山頂峰—原路退回埡口—大海子—原路退回埡口—磕頭坪—自生塔(黑教)—沿查普溝徒步到查普(一道塔)—崗巴村(二道塔)—莫日村—三家寨—過橋到公路上(柳丁苗莆)—坐車10多公里回丹巴縣城。

這樣,剛好按逆時針方向走了一個環線。

注意:登頂是最好的

B 順時針方向轉經的線路

也就是按A的線路反過來走。

旅遊資源

石筍奇觀

位於墨爾多山主峰下的石筍溝中,從山外看石筍,平素是很少能全方位欣賞到它那秀美的風光。但是,每當聖地山腰煙雲飄渺,雲霧橫鎖墨爾多山時,石筍的奇觀便會出現。如銀幕平面上出現石筍般的造型形態和其它形象的畫面。在這畫面上有神聖的佛塔,有至上的神龕,有栩栩如生的菩薩像等等。個個維妙維肖,栩栩如生。仿如魔幻般的神話世界。沒有雲霧的時候,由於這些石筍和黛色的山峰渾然一體,很難看出這幅動人的畫面。當雲霧低垂,或降至石筍的腳底,好似給這些佛塔、石碉鋪上了一層白色的襯底。近看石筍又是另一番景觀,這些黑黝黝的樹林般的各類造型,個個拔地擎天,如凌雲一柱,給人以威嚴、雄偉而攝人心扉。所以這兒的人們稱這一帶景觀為“啦切!”(偉大之意)。

修行神仙洞

位於接近墨爾多山頂處的石筍溝上方的懸崖壁仞間。修行洞岩旁有一股清泉粗如碗口,從岩中噴射而出。傳說飲此泉,能治百病。當你來到岩壁前,就會見一根十餘級的獨木梯。順梯爬上去就到洞口,洞前有一約十餘平方米的小平台。洞口窄小,只能側身才能鑽進去。該洞深不過一米左右,洞內光線極好。洞壁上隱隱約約有人坐式的影印。傳說是本教祖師之一的真巴郎卡所留。此洞的上方還有一個洞口,放有一根十八級的木梯。從洞內往上鑽出去,是件費力的事,僅能容一個人需慢慢側身向上攀附。出了洞頂有一平台,平台邊的懸岩上砌有一桑煙臺,是朝聖者敬香祈願的地方。這類洞,藏語稱“巴多”,意為仙洞。凡來朝敬者,都希望自己從洞口鑽出去。據說只要從洞口鑽出去,能將身上所有的罪孽及污穢洗滌乾淨,能使你的靈魂得到淨化,所以也有人稱之為:通往天國的洞。

羅布鋪

墨爾多山 墨爾多山

意為如意寶貝之寶,是登上墨爾多山頂的主要息腳的營地,海拔三千多米。這兒氣候溫和,冬季日照最長。凡來登山朝聖者,都要在此地住腳。這裡有一山洞,是歷代高僧雲遊到此修行的地方。有的在此住十餘年,有的住幾年,也有的僅在此修行幾天或幾個月。幾年前,松潘達爾基彭措寺的郎波活佛,就先後在這裡修行過兩、三次,每次約三個月時間。在距修行洞的下方五十餘米處有一石塔,高二米左右,是墨爾多山的四大神塔之一。

站在羅布鋪前的平台上,向南仰望,對面山峰上有一個熠熠發光的窗孔,人稱神箭鎮妖孔。透過這小視窗,可見山後飄浮的流雲。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此山上住著一妖女,給這兒的人們帶來災難。墨爾多受天之命,來到這裡與妖女展開了殊死決戰。妖女戰敗,向山後逃去。墨爾多站在羅布鋪搭上神箭,拉開弓一箭射穿了山岩,將妖女的心臟射穿。從此這箭孔便留下來,成為朝敬墨爾多山的神跡之一。

峰頂雲海

從羅布鋪上行約四五個小時的路程,便可攀上墨爾多山頂峰。山頂海拔四千五百五十米。積雪如聖山的祥帽,鑲著純潔的銀花。在史籍中這樣描寫到:聖山山頂,猶如寶石堆砌的晶瑩雪山上,聳立著一座宛如永恆不變的金剛一般直插雲霄的高峰。在周圍六十五座神山中,更顯得巍峨壯麗。在這座神山的四面八方奔騰流淌的八條河流,如同支撐傘蓋的骨架,條條源於此山中。八條山溝恰如爛漫盛開的蓮花,八條河流好似蓮花的莖梗。而聖山橫峰,酷似重疊堆積的如意珠寶。山頂峰巒疊峰十三層,呈現著本尊佛的本色。

從山頂遙望四周,正如清代秀才羅德興所稱:“群山環拱衛、羅列如兒孫。突兀西岷秀,崑崙嫡派尊。”起伏的群峰,懷抱著這尊聖神的坐像。同時它又如一位長者,面帶和藹的微笑,看著眼前勃蓬起來的兒孫。盛夏季節,四周的山巒上,開滿奇花異草,大地是一遍花的世界,然而,讓人迷戀的是山頂及群峰,在雲母沙金岩的襯蓋下,當時散時聚的雲海霧罩,一座座奇峰如千帆競爭,顛波於雲霧浪海之中,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燦爛的彩輝。神奇的景色,不時出現在撲朔迷離的霧靄和綺麗多彩的霞光,把人帶進夢幻般的世界。

墨爾多山 墨爾多山

聖山主峰的雲母沙金岩層中,有一個海子,人稱:娜姆搓(意為仙女湖)。湖水碧綠澄清,在陽光照映下,粼粼波光飄在湖面,給人以愜意的純潔感。仙女湖的左邊有雌雄二泉。泉水從石縫中潺潺地流出來,飲後清涼爽口。朝聖者至此,不但自己豪飲,而且盛滿水瓶帶回家中。據說飲了此水,能消除百病,強身健體。而且孕婦飲雌泉生貴女,飲雄泉生貴子。

自生塔

位於墨爾多山山北向南的西方,在山腰的幫青澤日大神山之下。在叢林岩峭上,天生就數座石塔,高者百米,尤以突兀而起,挺拔巍峨高40餘米的兩座孳生佛塔,如箭插立,直指蒼穹。

丹巴“墨爾多將軍會” 在丹巴縣城東北面,小金溝下游,有一座高聳入雲,風光秀麗的山峰,名叫格爾隆山,相傳,山下有位堅強勇敢、見義勇為,伸張正義的藏族青年。他曾為吐蕃王朝所招,率兵遠征,打擊巴爾布的入侵,班師回朝,凱旋而歸。後人為了敬仰他的忠勇,把格爾隆山改名為墨爾多山,並在山腳下建廟宇給他塑像。從此以後, 墨爾多山成了 雍仲 本教的大自在神山,墨爾多將軍成了嘉戎地區守護神。藏區民眾每逢農曆七月初十--墨爾多將軍神誕辰日,從各地雲集墨爾多廟,參拜墨爾多將軍,進香還願,轉墨爾多神山。“七月十”自然也就成了嘉戎地區一年一度的“墨爾多將軍會”。

神話傳說

墨爾多山 墨爾多山

傳說很古很古以前,藏區的各大神山,為統一和確立轄地的領導權問題,曾發起過一次召集天下群神的集會,目的是排列座次,分劃隸屬關係。會議決定以佛神經典為據,通過講經說法比武獲勝,寺魁者確立為群山首領。真是千年道法各顯神通,各方來神藏心中,誰都想把領導權和舊屬權抓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喜瑪拉雅山神是會議的主持者和發起者,他看群神聚齊,會場中座無虛席,當即宣布會議開始。突然,從東方飛來一位山神,他昂首先進會場,見場中除上方有一空席外,別無座處。他向四周低聲詢問,見無人理睬他,於是自顧自登首席座位,場中頓時譁然,群起而攻之。他不慌不忙地說:講經說法排座次,比武強弱分高低。佛之言語為依據何方獲勝,是本次群神聚會的宗旨,為何場中無我座席,想必是大家推我登此位吧。言罷,四方群神紛紛不服,提出與他辯經說法,誰想這位山神佛法造詣卻是極深,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講經答辯,終於把群神一一擊敗,奪取了第一戰役的勝利。緊接著第二場比武開始了,雙方經過九九八十一天的激戰,還是他獲勝了。這下子群神不得不服,只好讓他登座首席為頭。

當他登位摘帽向眾神致意時,大家發現他是秀頂而且閃閃發光,群神不約而同地驚呼出墨爾多?墨爾多?為什麼大家會想道他叫墨爾多呢?原來是佛祖釋迦牟尼曾在世界屋脊之巔察看天下時,發現東方有一處天地一片金光閃射,佛祖定眼一看,那裡小河秀麗、物產豐富,人們勤勞善良,勇敢貴厚。佛就預言說將來的佛法會在那裡得以傳播發揚光大。所以墨爾多既被稱為地母土地神山,又在藏梵文中有禿頂閃光之義。今天見到墨爾多就在會場中,群神從內心折服,並投給他尊敬的目光,傳說佛預言後,才有唐代釋迦佛的真佛全像從印度迎到東方的大唐中國,唐蕃和親時又才由文成公主帶往西藏。至今供奉在大昭寺中。

墨爾多山神歸來時,一位從西赴會來遲的山神寺爾基(意為金剛神)不服,便跟蹤追至墨爾多山前,提出要與墨爾多比武爭高低。墨爾多同意了,並讓他先出招。寺爾基揮動神刀砍向墨爾多,每砍一刀,墨爾多總是微笑地往空中騰跳一下,腳下岩壁被砍下一道深深的刀線,就這樣他進攻了一百零八刀,墨爾多就向山頭躍了一百零八步,從山腳朝山頂留下了一百零八道刀砍出的階梯,至今從山腳朝山頂的墨爾多廟前,共有一百零八層階梯留在絕壁險峻處,供人們登攀。對方砍了一百零八刀後,墨爾多已來到山頂,無路可退了。他仍舊微笑著說:該我還手了吧?說時遲,那時快,他取下肩上的弓箭,猶如電光閃射,一箭射過去,還沒等寺爾基回過神,已將他頭上的氈帽射落,嚇得他驚出渾身冷汗,立即跪拜在墨爾多大神面前認輸折服。至今在墨爾多神山的西北面有一雄峰,狀如寺爾基山躬身哈腰拜服似的,突然叫寺爾基神山。在它的左背面,有一小山峰,狀如氈帽,就是寺爾基被射下的帽子。這次比武后,四周群山山神中不服墨爾多的也從此拜服於墨爾多了。墨爾多便將周圍的神統統冊封排位,如今的四姑娘山即是當時被冊封的斯左抬柔達的漢字諧音,藏語意為保駕山神。

旅遊提示

交通

從縣城乘麵包車便可到達中路鄉(墨爾多山)。

最佳旅遊季節

每年農曆七月初十(墨爾多將軍誕辰日),各地的信徒們會雲集於墨爾多廟,參拜墨爾多將軍,轉墨爾多神山,是當地的一大重要節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