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水墨畫]

墨梅[水墨畫]

《墨梅》是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一二兩句構思精巧,將畫中墨梅與池邊梅樹化而為一,仿佛畫中之梅的淡淡墨暈,為池頭梅樹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則宕開一筆,讚賞墨梅雖無耀人眼目的色彩,卻極富清新高雅之氣,以此表達不願媚俗的獨立人格理想。全詩以畫作真,詩情畫意融合無間,意蘊深邃,耐人尋思,洵為題畫詩中的上乘之作。

簡介

墨梅是指只用墨而不著顏色畫出來的黑色的梅花。 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

畫法

墨梅 墨梅
畫墨梅,始於北宋仲仁和尚。據說他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紙上,從梅影中得到啟示,創造出用濃淡相間的水墨暈染方法畫梅花。仲仁和尚之後,南宋另一位畫梅高手楊補之創造出兩種畫梅方法:一種是以墨筆圈出梅的花瓣,即所謂圈花法;另一種是用墨塗於絹上,烘托出梅花的白葩。王冕繼承了傳統畫梅的方法,又有所創造。在圈花方法上,楊補之一筆三頓挫,而王冕改為一筆兩頓挫,即所謂“鉤圈略異楊家法”。他畫出的梅花如鐵線圈成,雖不著顏色,卻能生動地表現出千朵萬蕊,含笑盈枝的姿態。另外,用胭脂畫沒骨梅花是王冕的獨創,對後世影響很大。在繪枝幹方法上,王冕注重質感的表現,用筆流暢頓挫適宜,瀟灑遒勁。他在畫新枝時,一筆拉幾尺長,引枝斷而復連,停而不滯,一氣呵成,梢頭露出筆的尖鋒,顯得靈氣飛動,生機勃勃;畫老乾時,筆鋒頓挫,能將老乾的蒼勁表現得淋漓盡致。清朝何瑗王作詩稱讚說:“山農筆力勁如鐵,中有窈窕姿傾城。清標信有煙霞骨,補之而後存典型。”
在墨梅圈花法上,王冕也有所發揮。揚補之以“筆分三趯攢成瓣”圈花。即花瓣要如鐵線圈成,一筆三頓挫畫之。王冕把這種畫法稍加改變,改成為一筆二頓挫,這就是乾隆所說的“鉤圈略異揚家法”。這也是他從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有人稱之為“白花頭畫法”。這個創造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明代的陳憲章、盛行之、劉世儒、清代的羅兩峰等人都學二筆圈花。後來到金冬心、童二樹等人出,更簡單地改為一筆圈花。雖然,元明以三筆二筆成瓣,但其側瓣及小苞還是一筆。王冕圈花的畫法是用筆不飄浮,嚴謹逼真。明魏成憲詩云:“山農作畫同作書,花瓣圈來鐵線如。真箇匆匆不潦草,墨痕濃淡點椒除。”(《百梅集·墨梅題跋》)
另外王冕又發揮了“破蕊之法”。什麼叫破蕊之法?梅花原來有花須,須上有小點叫英,他畫花須不點英,看去很零亂,不像須,也不像英,這叫“破蕊之法”。揚補之也有此畫法,這是野梅的畫法,與官梅的畫法不同。有人稱“亂圈花瓣亂拈鬚,野梅花與官梅殊”,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畫梅之難不在枝幹,而在花。王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花,他的“萬玉圖”真是千蕊萬朵,含笑盈枝,香度凌風,占滿在畫幅上,顯示了樂觀主義精神。就是後來的羅兩峰、童二樹也是莫及的。清代方祖詩云:“美人高士超絕處,不在搓椏枝幹間。破蕊圈花真法在,兩峰二樹費尋攀。”難怪他要自傲地說:“冰花朵朵圓似玉,羌笛吹它不下來。”

流派及風格

墨梅的創始,和文學有密切關係,先是北宋林和靖、蘇東坡等詩人熱情地歌頌梅花的丰神和風骨,使人們對梅花產生了無限珍愛的感情,“無聲之詩”的畫繼之而起,梅花也就成為畫壇上盛極一時的題材了。當時對畫梅最有創造和貢獻的當推釋仲仁和揚補之。仲仁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於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大詩人黃庭堅見了大加讚揚說:“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一時華光的墨梅便成了畫壇上一個新的品種。趙孟頫墨梅題跋也曾說:“世之論墨梅者,皆以華光為稱首。”

揚補之接受了華光的衣缽,在此基礎上發展,把自己寫的墨梅,送給宋徽宗趙佶看。趙佶說他寫的是“村梅”,因而他自稱為“奉敕村梅”。他創造了兩種畫梅的方法:一種用水墨塗於絹上烘托出梅的點點白葩,另一種是以墨筆圈出梅花潔白芳馨的特色。金冬心(農)說:“揚補之為華光和尚入室子弟,其瘦處如鷺立寒汀,不欲為人作近玩也。”(《冬心畫梅題記》)後來揚的兩個外甥湯叔雅、湯叔用也擅長此道。《冬心畫梅題記》:“揚補之甥湯叔雅,宋開禧間與弟叔用皆工墨梅,各出新意,謂之倒暈花枝。時有茅進士汝元亦擅名當世。叔雅畫梅,曾見於吾鄉梁少師鄉林家,不愧逃禪叟(揚補之)。而叔用及汝元之疏枝瘦萼未嘗睹者。”
發展到元代,據說元四家的吳鎮(仲圭),以及王冕,都是畫梅能手。范成大云:“近世始畫墨梅,江西揚補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實繁,蓋吳仲圭、王元章皆用其法。”(《范村梅菊譜》)由此看來,王冕正是這派的嫡系。

王冕接受了華光、揚、湯一派的傳統,孜孜不倦地學習梅花譜和梅花篇,在這基礎上,發揮了他的藝術才能。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開的。正如清朝朱方靄說的:“畫梅須高人,非人梅則俗,會稽煮石農,妙筆繪寒玉。”(《畫梅題記》)這種意識在王冕的題畫中表現得很突出,有的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有的顯示了孤傲正直的性格,有的表達了與統治階級不合作的精神,有的流露了愛國主義的熱忱,有的表現出自己的不凡抱負和樂觀的感情,他想把自己的情感激流灌注在繪畫創作的園地上。王冕愛畫的梅花,據清代宜興吳仲倫在題鄭小僬(淳)梅冊上說:“王元章喜寫野梅,不畫官梅。”(《竹波軒梅冊》)何謂野梅?凡生長在山野清絕的地方,梅乾勁直,儘自然之本性,都叫野梅,有時也叫村梅。何謂官梅?凡由人工造作,失卻天真,乾多盤曲,叫做官梅,也稱宮梅。有人往往以野梅比為“疏曠平遠”,以官梅比為“金碧莊嚴”,藉以隱喻不同環境中的不同人格。明朝孫長真往往摹仿王冕此種畫法,所以他題詩說:“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詩人獨得梅清性,不畫官梅畫野梅。”(《畫梅辨難》。

王冕的“墨梅”風格,可用“神韻秀逸”四字來概括。試從構圖、枝幹、花等方面來分析。畫梅構圖以枝幹為主。王冕畫梅花的成功,與他構圖是分不開的。構圖可分疏的、密的、不疏不密三種。疏的如疏影橫斜,以疏淡有致,雅淡出塵為妙。不疏不密的,如俯仰得直,照應有情,要密中見疏,疏中仍有聚散謂之得直。密的如繁花密蕊。第三法,首開其宗的就是王冕。朱方靄說:“宋人畫梅,大都疏枝淺蕊,至元煮石山農始易以繁花,千叢萬簇,倍覺風神綽約,珠胎隱現,為此花別開生面。明時陳憲章常師其意,吾友汪巢林、金吉金繼之。”(《畫梅題記》)王冕這種構圖就是以密取勝,同時做到密而不亂,繁而有韻。在枝幹的構圖上,能疏疏密密,做到長處疏,短處密,疏散處疏,交錯處密,疏可走馬,密不容針;他能把握虛虛實實,而且層次分明,應有盡有。他在華光和尚的“多而不繁,少而不虧”,揚補之的“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理論基礎上更有所發揮。在枝幹的質感上,運用了湯叔雅的“其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鐵鞭者,有如鶴膝者,有如龍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釣竿者”的理論,加以具體實踐,因此他立乾如龍,勁似鐵;發梢如箭,短如戟。梅乾如龍不容易,畫時必須彎曲有力,用筆多轉折,或以飛白出之。要勁也不易做到,畫時筆須頓挫得直,使轉有方。畫梅梢貴直,但要直中仍有韻致,絕非如尺。他的枝梢一筆拉到幾尺長,枝的梢頭,露出了筆的尖鋒,突出了梅的清高拔俗。因此令人感到風神綽約,美奕有致。畫花,他也不是只畫一朵花的形似,而能在形似以外求神態,表現出或嬌艷,或清雅,或燦爛,或蕭疏等等姿態;在開花的形態上,也運用了湯叔雅的“其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開謝,有落英”的理論,畫出了老樹枝怪花疏,嫩樹枝密花繁。總之對於行校、布乾、點萼、生花都是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掌握了筆墨洗鍊功夫,集中表現了他的新風貌。明魯宗賢說:“古今畫梅誰者高,前有補之後王老。”(《雪湖梅譜》)清趙蘭舟說:“揚補之、王元章為癯仙,盡洗鉛華,別開生面,華光老人又為寫影傳神,畫梅之能事畢矣。”(《竹波軒梅冊》)前人對他評價極高。

王冕的墨梅對明代影響深遠。特別通過徐渭、陳淳等人的發展與豐富,逐漸出現了大寫意與沒骨花卉繁榮並峙的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