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澤里綜合徵

drome)為一白血病性、紅皮病性低度惡性T細胞淋巴瘤。 其特點為全身紅皮病,表淺淋巴結病和周圍血中存在非典型性細胞。 因此Sézary細胞與蕈樣肉芽腫細胞一樣,均來自T細胞。

基本信息

概述

1938年由Sézary和Bouvrain首先報告。塞澤里綜合徵(Sézary syndrome)為一白血病性、紅皮病性低度惡性T細胞淋巴瘤。其特點為全身紅皮病,表淺淋巴結病和周圍血中存在非典型性細胞。雖然典型MF的患者可進展為塞澤里綜合徵,但通常Sézary綜合徵患者,從開始就呈紅皮病表現。

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明,對本病的性質,大體上可歸納為3種認識:
1.認為本病是獨立疾病,與蕈樣肉芽腫不同。Sézary本人當時即指出本病雖然在組織病理學及細胞學上與MF有很大相似之處,但本病在周圍血內具有異形細胞,因此應與蕈樣肉芽腫區別開來。有人認為是一種良性可逆性疾病,主要發生於外表健康的老年人,是由於遲發超敏反應的結果。但也可由其他疾病轉變而來,例如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藥物反應及植皮反應等。僅很少數病人轉變為惡性淋巴瘤。
2.認為本病是可在各種惡性淋巴瘤中出現的一種綜合徵。
3.認為屬於蕈樣肉芽腫的一種亞型——紅皮症型,因為不論在光學顯微鏡下或電鏡下,均不能區別皮膚內的Sézary細胞與蕈樣肉芽腫細胞。

(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還不清楚。通過免疫學的研究,Sézary細胞已被證明為T細胞,可在試管內用PHA刺激後合成DNA。與羊紅細胞形成花瓣,同時可以被特異性兔抗人T細胞的抗血清殺死。因此Sézary細胞與蕈樣肉芽腫細胞一樣,均來自T細胞。免疫表型主要為CD4 。

症狀

起病緩慢,自覺奇癢。皮損早期為局限性水腫性環狀或鱗屑性紅斑,有時呈濕疹樣、神經性皮炎樣,可暫時消退,數個月或數年後漸變成紅皮病(圖1)。皮膚浸潤增厚,面部略水腫,形如獅面,眼瞼可以外翻。根據我們觀察,本病的紅皮病(表1)與一般紅皮病比較,有下列不同的表現:①帶棕黃色;②消退處出現結節、魚鱗病樣或苔蘚樣損害;③皮膚乾燥,尤以兩手背,易發生皸裂;④皮膚腫脹,容易擦破。皮膚因搔抓或其他物理性刺激常有色素沉著,偶或發生水皰。毛髮可脫落,甲營養不良或脫落。部分患者掌、跖角化過度。多數病例全身或局部淺表淋巴結腫大,常見於腹股溝,其次為腋下或頸部,病情緩解時可消退。晚期患者體重減輕,乏力,發熱和盜汗,肝、脾腫大,其他器官如心、腎、食管和硬腦膜等亦可受累。病程一般較長,少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晚期患者大多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死於繼發感染。有報導本病可發展成T淋巴母細胞性或免疫母細胞性淋巴瘤,也有報導發生在成功治療Hodgkin病後。
本病的特徵為剝脫性紅皮病,奇癢,淺表淋巴結及肝,脾腫大,以及白細胞增多和血中S細胞增加(15%以上)。一般不難診斷。但有時需與其他伴紅皮病表現的疾病(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Hodgkin病、紅皮病型MF和成人T細胞白血病等)鑑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主要為成熟淋巴細胞,少數幼稚淋巴細胞的形態與S細胞不同。Hodgkin病患者外周血中無S細胞。與紅皮病型MF和成人T細胞白血病(ATL)的鑑別見表4和表5。
本病需要結合臨床與病理才能確定,特別是在周圍血內能找到較多的有相對特徵的Sézary細胞(一般應在10%以上),對診斷有一定的意義。在一些其他皮膚病患者的周圍血中也能找到類似細胞,對其意義尚待進一步探討。因此,不能單憑周圍血中的細胞檢查一次來確診。

治療

(一)治療

與MF一樣。治療方法大致有3種:①局部用藥,早期用0.02%~0.05%氮芥生理鹽水溶液;②放射治療,包括X線和β線、放射性核素以及高能電子束等,對皮損也有些效果;③全身化療,適用於晚期患者。近年來多主張採用苯丁酸氮芥(瘤可寧),對某些病例療效較好。我們的1例初期一般情況良好,僅免疫功能低下,曾採用中藥和左鏇咪唑等治療,似有一定緩解的作用。化療藥物包括瘤可寧等對晚期發展階段的療效並不滿意。治療困難,平均存活期約3年。小劑量甲氨蝶呤(MTX)有效率約50%。總存活率為8年左右。有些患者對光化學療法有效。其他療法如干擾素α、維A酸類、小量苯丁酸氮芥和潑尼松、氟達拉濱(fludarabine)和系統性化療亦可套用。

(二)預後

本病起病緩慢,早期患者如治療合理,可以獲得多年緩解,少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晚期患者大多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死於繼發感染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