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邊耦

塘邊耦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莖較粗,白色。莖直立,下部匍匐狀。葉互生,紙質,葉柄長1~3cm,基部與托葉合生為鞘狀,略抱莖;葉片卵形或卯狀披針形,長4~15cm,寬3~6cm,先端漸尖或短尖,

形態特徵

基部心形或耳形,全緣,兩面無毛,基出脈5。總狀花序1~2枝頂生,花序具2~3片乳白色葉狀總苞;花小,無花被,生於苞片腋內;雄蕊6,花絲與花葯等長;雌蕊1,由4個合生的心皮組成,子房上位,圓形,柱頭4。果實分裂為4個果瓣,分果近球形,表面具多疣狀突起,不開裂。種子球形。花期4~8月,果期8~9月。生於溝旁、沼澤等低濕處。
採制 四季均可采,洗淨,曬乾。

分布範圍

藥材產於江蘇、浙江、湖南、廣東。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甲基正壬酮(methvl-n-nonylketo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尚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quercitrin)、異槲皮苷、篇蓄苷(avicularin)、金絲桃苷(hyperoside)、芸香苷等。
藥理 所含篇蓄苷有利尿作用,作用強度不及茶鹼,但毒性僅為氨茶鹼的1/4,治療指數較大;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但持續時間短,易產生快速耐受性;與大薊連用,有定的抗肝癌作用。
性味 性寒,味甘、辛。

主要價值

功能主治是指清熱利尿,解毒消腫;用於尿路感染,腎炎水腫,腳氣,婦女白帶過多;外用於疔瘡癰腫,皮膚濕疹。用量為15~30g。
配伍套用 :①疔瘡癰腫:配蒲公英、紫花地丁,並以鮮品搗爛敷患處。②濕熱帶下:配椿根皮、墓頭回。③尿淋澀痛:配海金沙藤、瞿麥。④水腫腳氣:配茯苓、薏苡仁、車前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