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子城

塔子城

塔子城是黑龍江省境內規模較大的遼金時代古城。位於今泰來縣西北塔子鎮綽爾河支流呼爾達河畔,所以清代稱塔子城為“綽爾城”。

簡介

塔子城是黑龍江省境內規模較大的遼金時代古城。位於今泰來縣西北塔子鎮綽爾河支流呼爾達河畔,所以清代稱塔子城為“綽爾城”。

城呈正方形,,頂寬2米,底寬20米,四面各殘存一座瓮城,城外有兩道護城壕。城池的西部現存有廟宇廢址和大理石基石,可見昔日城池的輝煌,在城外西南方原有六角密檐攢尖遼金時代修建的古塔,高約15米。

從殘存的城址可以看出當時的建築藝術已達到一定水平,體現了遊牧民族為主的遼金王朝當時社會建築藝術和社會的發展水平。考古工作者曾到此進行過挖掘考察,在城內出土過遼金時代的許多文物,特別是遼代大安七年的石刻,具有珍貴的文物史料價值,再現了城池昔日的繁華社會生活。

遊人到此,可以追憶北方遊牧民族的社會情況,體味北方民族粗獷而又發達的民俗傳統文化,更可能的是睹物而發感慨,為中華大地各民族的勤勞智慧和社會發展水平而驕傲。

地理位置

位於縣城西北45公里,是一座較大的遼代古城遺址。全城面積一平方公里,四周有三道護城河、壕(原為兩牆兩壕 ),今已成平頹的土城垣。每面城牆的正中各築一門,共四門,門外尚有弧形的“瓮門”。城為正子午方向 。約建於公元世紀末、10世紀初,為遼代上京道泰州。

1185年(金代大定二十五年)前仍稱泰州,後為金安縣。元代為斡赤斤封地。

1389年 塔子城古城門(明洪武帝二十 二年)設福余衛於該地。

清代前期為綽爾城,1906年(清光緒年三十二年)為大賚廳分防經歷。1915年為中華民國武興縣佐治局。現為泰來縣塔子城鎮所在地。

民國年間,這裡的人們曾從地下挖出許多精緻的花瓷壇、瓷缸、瓷瓶等,有的還刻有“內府”字樣。1924年(民國13年)在城內東南角曾挖出一顆紫銅印,長3寸、寬1.5寸、厚0.5寸,上刻有兩種文字,漢文為“匡義軍節度使之印“,另文為契丹文。1928年(民國17年)還發現一個非常精緻的大肝小嘴花瓷瓶,上寫“風花雪月”字樣。現城內所留三座廢墟上,桶瓦 、板瓦、硫璃瓦、鴟吻等殘片,俯拾可得。人們挖掘土時,常常發現有木炭和大片炭層。

1966年塔子城中學在辦公室前曾挖出銅錢(秦漢到金代“正隆”、“大定”)800餘市斤。這些情況表明,塔子城自遼代建城以來,雖幾經歷史興衰,但一直延用至今,始終為縣境內的重要集鎮。該城於1956年被確定為省級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資料

《遼史·地理志》中記載:“泰州,德昌軍,節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逐移東南六百里,建城居之以近本族。”這個新建的城就是現在的泰來縣西南部的塔子城鎮。

21日下午,記者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來到了距泰來縣城45公里的塔子城鎮。

塔子城是黑龍江三大古城之一,呈正方形,城牆總周長4.5公里。城牆兩道,城壕三道,四面城牆正中各有城門一座。

隨後,記者來到了保存比較完整的塔子城西門。站在城牆上,向遠方望去,大片的耕地連綿不絕。塔子城的西側是大興安嶺,綿延數千里,成為天然屏障。二龍濤河和綽爾河自西向東分別流經塔子城的南北兩側,嫩江自北向南在塔子城東方流過。三條河流從三個方向圍繞古城,成為天塹,江河衝擊形成的松嫩平原水草豐美,適合農牧。

遼大安七年(1091年),為紀念修築綽爾河河堤而在離城西南1.5公里的地方修建了六面實心密檐攢尖青磚塔。但由於年久失修,塔於1953年5月倒塌,歷時860多年。當地嚮導說,塔倒塌之後一直沒有重建。但是最近內蒙古扎賚特旗在其境內仿這座遼塔修建了一個金山塔。

塔子城鎮隸屬於黑龍江省泰來縣。位於泰來縣西北部,距縣城45公里,111國道直穿古城,是具有千年文化歷史的小鎮,塔子城鎮人民政府座落在遼金古城牆環繞的城堡內。物阜民豐,人傑地靈,商貿活躍,市場繁榮是塔子城獨有的一道風景線。全鎮幅員面積21萬畝,下轄7個行政村,42個自然屯,總人口1.8萬,其中農業人口17820人。全鎮現有耕地12萬畝,是泰來縣綠豆、花生生產基地,有林地729公頃,森林覆蓋率5.2%。

2006年05月25日,塔子城址作為遼代古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