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爾文

塔塔爾文

塔塔爾族是跨國民族 ,在國外 ,主要分布在歐洲東部的伏爾加河流域和卡瑪河渡口一帶。塔塔爾族稱那裡的塔塔爾人為伏爾加塔塔爾人 ,也稱為喀山塔塔爾人 ,他們是世界塔塔爾人的主體。中國的塔塔爾人是19世紀初期從俄羅斯帝國境內的喀山市、烏法市、阿克莫拉市遷來的 ,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人口的文化素質是一項綜合指標的體現 ,它與該民族所分布地區政治環境、經濟發展、生活質量、教育事業的發展等密切相關。

簡介

塔塔爾族使用塔塔爾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奴語支。由於塔塔爾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族人民雜居,聯繫密切,因而這兩個民族的語言、文字也逐漸成為塔塔爾族的日常用語和通用文字。中國的塔塔爾族僅4000餘人(1982),是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陸續遷入中國新疆的,分布於烏魯木齊伊寧塔城等地。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並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但因長期與維吾爾、哈薩克族雜處,所以維吾爾、哈薩克語言文字亦為新疆塔塔爾人所通用。塔塔爾族使用文字的歷史很悠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先後使用過突厥文回鶻文和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塔塔爾文。從20世紀中葉開始,塔塔爾族對原有的老塔塔爾文進行了改革。現代塔塔爾文語音由10個元音單位、24個輔音音位組成。由於塔塔爾族長期與哈薩克族、維吾爾族人交錯雜居,往來頻繁,聯繫密切,因而這兩個民族的語言文字已成為塔塔爾族人的通用的語言文字。居住在阿勒泰、塔城、奇台等地的塔塔爾族多使用哈薩克語語言文字,烏魯木齊、伊寧等城市的塔塔爾族則多使用維吾爾語言文字。

民族歷史

源於公元5~10世紀主要活動在嫩江、綽爾河、額爾古納河、黑龍江流域的室韋,原名為Tatar,最早出現於鄂爾渾葉尼塞碑文,當因其中Tatar部最強故有此名。唐文獻作“達旦”,為我國北方突厥汗國統治下的一部落。自唐迄元先後有達怛達靼、塔坦、韃靼、達打、達達諸譯,其指稱範圍隨時代不同而有異。隨著突厥的衰亡,韃靼漸漸成為強大的部落。室韋-達怛人是蒙古部、塔塔兒等部的先民,11~12世紀的生活於蒙古高原的蒙古、塔塔兒、蔑兒乞、札汗亦兒等操蒙古語的遊牧民,都是室韋—達怛人的後代。

..

金朝重點用兵於宋,蒙古高原各部勢力乘機有了很大發展,呼倫貝爾草原的塔塔兒(Tatar)部,以鄂爾渾河上游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於鄂嫩河、克魯倫河中上游的蒙古部,據有阿爾泰山至杭愛山地區的乃蠻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都很強盛。他們雖先後臣服於金,但除汪古部外,多時服時叛,襲擾金朝北境,尤以塔塔兒、蒙古二部為甚。蒙古興起後,塔塔兒(Tatar)部為蒙古所滅。成吉思汗統一諸部、建立大蒙古國後,諸部遊牧民均被編入各千戶,遂統稱為蒙古人. 蒙古人西征時,西方曾將蒙古人統稱為韃靼(Tatar)。13世紀蒙古人西征使得韃靼(Tatar)一詞在現在的原蘇聯地區得以延續.。前蘇聯地區的韃靼人屬突厥語族,混合了蒙古人和跟隨蒙古人西征的其他種類的突厥人的血統,他們主要居住在俄羅斯聯邦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和西西伯利亞、中亞的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1944年被史達林從克里米亞強行遷入),原蘇聯共有六百多萬韃靼人,分喀山韃靼人、克里米亞韃靼人、西伯利亞韃靼人等很多種,是今俄羅斯聯邦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遷入中國新疆境內的稱塔塔爾族,他們大多是遜尼派穆斯林,少數改信東正教(稱楚瓦什人,主要在俄聯邦楚瓦什共和國境內),還有部分信原始的薩滿教。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韃靼人屬喀山韃靼人,他們的祖先主要是伏爾加-保加爾人(TheVolgaBolgars),保加爾人原居中亞一帶,後隨匈奴人西遷到黑海以北,七世紀時分成五部,一部西遷到多瑙河下游地區,聯合斯拉夫人打敗了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建立保加利亞汗國,後被當地的斯拉夫人同化,成為基督徒。後來保加利亞人就成為同化了這支保加爾人的斯拉夫人的名稱。另一支保加爾人北上到伏爾加河中游、卡馬河流域一帶,稱伏爾加-保加爾人,蒙古西征時稱他們為不里阿耳,被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征服。拔都在西徵結束時在伏爾加河一帶建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其居民是保加爾人和操突厥語的奇卜察克人(欽察人)。跟隨拔都留下的蒙古人只有四千戶(參加拔都西征的軍隊約15萬人,西徵結束後,其他各系宗王的部隊都回原來的地方去了,剩下的是拔都自己的部隊),他們淹沒在突厥人的汪洋大海里(突厥人的數量是他們的百倍以上),他們後來逐漸被周圍的操突厥語諸部混血同化,講突厥語,信伊斯蘭教。後來蒙古人和欽察汗國統治下的伏爾加-保加爾、欽察(奇卜恰克)等突厥語民族共同使用蒙古人帶來的名字--韃靼人,伏爾加-保加爾人失去了自己原來的名字。15世紀時,欽察汗國衰亡,在伏爾加河、卡馬河一帶建立喀山汗國。不里阿耳人是汗國的主體;此外,還有許多使用突厥語的部落和突厥化的蒙古人。居住於原蘇聯地區的韃靼人作為一個民族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另外,當時被稱作韃靼的,還有克里米亞半島及西伯利亞使用突厥語的民族 。韃靼這一族名是從歷史上沿襲下來的。

俄羅斯韃靼人遷入中國新疆境內的稱塔塔爾族,主要是19世紀20和30年代及以後陸續從喀山、斜米列齊、齋桑等地遷徙來的。19世紀20和30年代,俄國封建領主加緊掠奪土地,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塔塔爾人被迫出外流浪,其中有些人經過伏爾加河下游、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來到中國的新疆。現在居住在布爾津、哈巴河等地的塔塔爾族多半是這些人的後代。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沙皇政府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打開了對中國新疆的通商大門。這時處在俄國經濟中心的莫斯科和中國新疆之間的喀山一帶的塔塔爾商人也隨著活躍起來,其中有些人在到新疆做生意的過程中移居新疆,開設商店。這時遷到新疆的除商人外,還有教育工作者和宗教職業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又有不少塔塔爾人遷到新疆,主要是中、小商人和農民、手工業者。

塔塔爾語

新疆的塔塔爾族分布在塔城、伊寧、烏魯木齊等城市和奇台、吉木薩爾、阿爾泰等地,在奇台縣大泉鄉有全國唯一的塔塔爾民族鄉。新疆共有塔塔爾族4200餘人。
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克普恰克語支,起源於古代突厥語,經歷複雜的變化過程形成現代的塔塔爾語,塔塔爾語有9個元音,24個輔音,其語言與獨立國協韃靼語相似。元音的齶音和諧較嚴整。某些詞中的寬元音變窄而另一些詞中的窄元音變寬。在辭彙方面,突厥語族同源詞占很大比重,有阿拉伯語、波斯語、俄語、漢語借詞。因塔塔爾族長期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雜居,大多數塔塔爾人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拼寫自己的語言,還使用維吾爾、哈薩克語言文字。
塔塔爾族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即塔塔爾文,1929~1939年進行文字改革,拉丁字母代替了阿拉伯字母。現使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塔塔爾語(Tatarça)。是塔塔爾(又譯“韃靼”)地區使用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在中國,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塔城和烏魯木齊市。在國外,主要分布在蘇聯的韃靼自治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伏爾加河流域以及西西伯利亞一些地方,稱韃靼語。中國塔塔爾族現在除一些老年人外,一般多使用當地的哈薩克語或維吾爾語。塔塔爾族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由於他們同哈薩克族、維吾爾族人民雜居,聯繫密切,因而這兩個民族的文字逐漸成為塔塔爾族的通用文字。
塔塔爾語的特點是:①有a、、e、、i、o、u、、y9個元音。②有b、p、d、t、k、q、l、r、m、n、、f、v、s、z、、、、j、、h21個輔音。③元音的唇狀和諧不如舌位和諧嚴整。④名詞複數附加成分除-lar/-lr外,還有-nar/-nr。⑤以n、結尾的名詞用以n起首的從格附加成分。⑥動詞將來時有以加附加成分-aaq/-k、-jaaq/-jk構成的形式。⑦阿拉伯語、波斯語和俄語借詞較多。

塔塔爾族對原有的老塔塔爾文進行了改革

塔塔爾族使用文字的歷史很悠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先後使用過突厥文、回鶻文和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塔塔爾文。從20世紀中葉開始,塔塔爾族對原有的老塔塔爾文進行了改革。現代塔塔爾文語音由10個元音單位、24個輔音音位組成。由於塔塔爾族長期與哈薩克族、維吾爾族人交錯雜居,往來頻繁,聯繫密切,因而這兩個民族的語言文字已成為塔塔爾族人的通用的語言文字。居住在阿勒泰、塔城、奇台等地的塔塔爾族多使用哈薩克語語言文字,烏魯木齊、伊寧等城市的塔塔爾族則多使用維吾爾語言文字。 在烏魯木齊成立了“新疆塔塔爾文化研究會”,以促進塔塔爾族文化事業的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