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劇情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北方農村。1978年春,復員返鄉的農村青年正國在回家路上聽到了一個訊息:鎮裡即將開設一個“高考補習班”,旨在幫助那些想考大學的農村娃們通過補習班的學習,能在高考中有所成就。正國被深深地打動了。
回到家裡,正國見到了闊別四五年的爹娘和弟弟們。幾年不見,兩個弟弟已竄得和正國一般高大,滿臉粉刺,渾身充滿了馬兒的氣息。爹對遠歸的兒子有些失望,在部隊混了這些年,既沒入黨,也沒提乾,只當了個班長,還是副的,算是白混了。正國向爹提出了想去補習考大學的想法,被爹一口回絕,說是“兵沒當好,學就能考上?”然而正國心意已決,回家沒幾天就又背上行李,到鎮上參加補習班去了。
補習班設在鎮中學旁的一所破廟裡,管住。來報名的學生大多是像正國一樣的大齡青年以及去年落榜的學生,老師是鎮中學的退休教員。老師選正國當班長,因他在部隊當過班副,正國卻推說自己是飼養班出身,只管過豬,未曾管過這多人,老師卻不在意,正國只好答應。住在宿舍的頭一夜,大家顯得很興奮,與正國同屋的幾個同學,聊起了考大學:已是兩個孩子他爹的王全是正國的中學同學,來考大學是為了考上後能回鄉做官,好好懲治當地的貪官污吏;自稱酷愛文學的耗子是被當鄉幹部的爹硬逼來的,但正好他所追求的女孩悅悅也來補習,所以他的目的是“愛情能開花結果”;怯懦的矮個子磨桌因受不了毒日頭下割麥子才來補習。
開學第一天,班裡就出了狀況:愛挖苦人的語文老師馬中在課堂上因部分學生提出沒有課本已發作一通,不想沒過多久磨桌竟公然打起響亮的呼嚕來。馬中一氣之下,摔門昂然而去,教室頓時炸了鍋。正國維持秩序時,發現滿教室都在鬧,惟有一個女生埋頭複習,不禁佩服。後來打聽,才知是王全村裡有名的“李酒罐”的大女兒愛蓮。
耗子三番五次央求同桌的正國和悅悅換座位,正國最終答應了他。磨桌自氣走馬中事件之後,痛改前非,發奮讀書,本來瘦小的身軀更見單薄。王全五大三粗的老婆突然來找王全,罵他不管家卻躲在這享清福,王全氣急將老婆打跑。一天夜裡,正國上廁所時偶然看到了躲在廁所後面的磨桌正燒幼蟬吃!磨桌油著嘴,抹著淚央求正國不要告訴別人,望著可憐的小動物一般的磨桌,正國悲愴不已。
五一了,“窮年不窮節”,大家紛紛買五毛錢一碗的蘿蔔燉肉“打牙祭”,正國端著燉肉回到教室卻見經濟又犯緊張的愛蓮獨自呆坐,正國便將燉肉給了愛蓮。當天下午愛蓮因父親生病,請假回了家,正國得知後也趕去看望。來到愛蓮家,正國看到了愛蓮窮困的家庭,愛蓮爹因酒而病臥床不起,幾個髒孩兒圍在床前,死死盯著床頭土桌上那碗正國給愛蓮的燉肉!回校路上,愛蓮抑制不住的淚水和一聲“哥”狠狠地撞擊著正國的心靈。
高考臨近,大家突然得知還要考世界地理,而學校根本沒有複習資料。大家頓時慌做一團,掀起一股找複習資料的熱潮,補習班裡人心惶惶,大家變得自私起來,找到資料的對沒找到的保密,惟恐在高考中多一個對手。來給正國送饃的正國爹得知此事後,立即動身去百里之外的地方為兒子找資料。第三天早上,風塵僕僕的正國爹終於將資料交到兒子手上,兒子扳起爹的腳,頓時看到密麻的血泡正殷殷地滲著血!正國帶著也沒找到資料的愛蓮一同偷偷複習,終於,兩顆年輕的心碰到了一起。
還有一個月即將高考,學校又出了狀況。老師們不得不丟下學生,去學校的責任田裡收割麥子,學生們馬放南山,正國急得找校長商量。校長提出要想儘快開課只能趕緊收完麥子。正國向同學們提議幫老師收割,沒想憋緊神經考學的同學們竟欣然接受,爭先恐後地跑向麥田,緊繃的神經,在汗水的浸泡下,得到了暫時的鬆弛;王全老婆又來找他,要他回去收麥子,否則一家人都得餓死。王全反覆思量,最終在夜裡偷偷地不辭而別;耗子遭悅悅拒絕,愛情目標破裂。痛苦中,耗子狠發毒誓,要考上大學還以顏色;愛蓮爹又生了病,愛蓮數日沒有來上課。正國去找愛蓮,愛蓮母親告訴正國愛蓮爹這次病重,被送到鄰縣治療,愛蓮也隨去照料,正國擔憂不已。
高考了,四處瀰漫著緊張氣氛。考前頭一天,正國收到愛蓮的信,說就在鄰縣考了,別為她擔心。考場設在中學裡,各處嚴陣以待,中學門口拉著警戒線,考生家長線上外焦急地觀望,正國爹也提著一籃雞蛋在烈日下伸著脖子替兒子著急。考場上,又出了狀況:磨桌因為緊張忽然昏倒,被直接抬出了考場,前功盡棄;耗子被監考收了卷子,並當眾讀了他在卷子上給黨中央寫的信,耗子屈辱地奪門而逃。三天后,高考結束了,正國圓滿地考完了每一門功課,讓緊張的爹也露出了笑臉。補習班的同學們也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刻。
正國懷著複雜的心情走在回家路上,竟遇到了拉麥車的王全。多日不見,王全又變回了地道老農的模樣。正國告訴了王全磨桌和耗子的事,王全惋惜不已。然而王全卻說出一件讓正國始料未及的事:愛蓮出嫁了。原來愛蓮送父去看病,沒錢醫治,卻被人看中,人願出錢為愛蓮爹治病,條件是愛蓮得嫁給他,愛蓮同意了。還在出嫁前寫假信安慰正國,怕影響他考試。正國猶如挨了一悶棍,不顧王全勸阻,當即去找愛蓮。
正國木樁似地站在貼著大紅“喜喜”字的門前,久久地凝視著。他多么希望愛蓮此時能從門裡走出來,走向他,然而,任憑時間一分一秒的逝去,那扇貼著大紅“喜喜”字的門仍然緊緊地關閉著,直到他離開。從此,正國再也沒有見到過愛蓮。
角色介紹
正國
大齡青年,剛剛從部隊復員回鄉的炊事班班長,性情沉靜。
對於闊別三年的家鄉,正國有一種深深的思念和怨恨。回到家鄉,意味著自己將要和父輩一樣,在周而復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中蹉跎光陰。這是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無法遣散的憂傷。然而高考恢復的訊息還是不可避免地傳進小鄉村,給正國帶來了機會。面對父親的不屑與阻撓,看著兩個茁壯成長的弟弟在太陽底下無聲無息地耕著旱地,正國知道自己只有這一次機會,他毅然參加了補習班。
在補習班,正國不僅結交了新同學,也認識了不愛說話的女孩兒李愛蓮,那種默默的氣質漸漸吸引了他,也讓他開始體會青澀的初戀滋味。誠然,高考才是正國來到補習班的最終目的,這也許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痛。李愛蓮的離開,好友們的離開,都給正國帶來了太多苦悶,和一次次沉重打擊。也許有一天,當正國坐在城市高樓的落地窗後暮然回首時,這段看似平淡無瀾的歲月才會再次滋養他內心最深處的孤獨。
李愛蓮
農村女孩兒,家中排行老大,深深的沉默背後隱藏著欲哭無淚的苦楚。
補習班的同學都知道,李愛蓮有個出了名的爹“李酒罐”。這是李愛蓮無法迴避的,她也並不想選擇迴避,因為上天並沒有給她選擇的權利。作為家裡的頂樑柱,能夠來參加補習班可見她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堅持。然而雖然來到了補習班,她的課餘時間還是屬於家庭的,哪怕是只割一筐草,也是對父母、弟妹的一種責任。
正國的走近李愛蓮不可能沒有察覺,而她卻無法從自身的現實漩渦中抽離出來,雖然情竇初開,雖然有過間或的微笑,但笑容背後卻深埋著最無力的無奈。她告訴正國,她唯一的理想是離開這裡,而她也許早應猜到,這樣的理想終究不是她這樣的人能夠去實現的。
高考前夕,她回到了家中,因為醉鬼老爹將她許給了鄰村壯勞力,一家人的生計也許就有了盼頭。李愛蓮沒有掙扎,也沒有認命,她只是默默地消失在補習班,消失在正國熟悉的那棵村口老樹下,也許這樣的結果才是她能夠承受的讓正國和她的所謂愛情完美終結的唯一辦法。
耗子
補習班裡唯一擁有腳踏車的人,也是補習班裡唯一能體會單純青春樂趣的人。
耗子的爹是鎮幹部,耗子的鐵飯盒裡永遠看不到稀菜湯,有的只是肉包子、餃子或者其他人難以企及的“奢食”。然而耗子並不全然開心,他來到補習班是為了悅悅,而悅悅似乎對他總是若即若離,這讓他在品嘗青春滋味的同時也體會到了一些不痛不癢的成人式的惆悵和哀傷。
耗子的愛情進展得並不順利,這讓他漸漸有了些詩人的氣質,當然這些詩他未必能懂,他也無需去懂,重要的是這種形式能夠取悅心上人。然而悅悅卻不僅對他愛搭不理,反倒對班長正國似乎有一種莫名的親近,這讓耗子很惱火,這種惱火持續久了以後也將他漸漸拖入怪圈,有些著魔的意思。
悅悅最終沒有讓他稱意,也沒有讓任何人稱意,而是在高考前回家去了。這對耗子來說只意味兩個字——失戀。這是耗子有生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敗,不管他能不能承受,他都得面對。自然,高考對耗子已經失去任何意義,反正該參加考試的少了那么多人,他也不在乎添上他自己,這也許也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難得的頓悟。
悅悅
耗子眼中的班花兒,不安於現狀卻也不知道該如何努力的小女孩。
和很多對自身條件感到滿意的女孩一樣,悅悅很清楚自己的好在於何處,也很清楚自己在耗子心裡的重量。而她並不是對高考寄予厚重希望的人,也許高考對她來說,只是和繡出一床鴛鴦背面兒一樣的生活壯舉,一次對自己淺顯價值的再次肯定。然而她也明白跳農門的意義,也有過和耗子的美好未來的遐思,但她卻被自己所困惑——她不知道,她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也許是補習班裡沒有對手,悅悅感到了無聊,除了耗子,能引起她興趣的也許就只剩下班長正國了。她知道正國是要高考的,這一點以她的聰明從見到正國的第一眼她就已經看明白。也許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她反而對正國有了一種莫名的類似征服或得到認同的需求,而正國卻沒有往她身上花過哪怕半點兒心思,這和死纏爛打的耗子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而這種反差也是令悅悅感到比無聊更無味的事。
至於悅悅的回家,說法很多,耗子是不得而知了,也許只有悅悅自己心裡清楚,也許是她看透了自己,也許是她看透了世界,她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當然,如果是前者,我們應該為她感到高興。
王全
正國的國小同學,補習班唯一體會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地道“老農”。
王全是有俠骨的人,他的理想是當官,一個不貪反殺富濟貧的官。為了這個理想,他想到了高考,他在老婆的極力反對下卷著鋪蓋捲來了。他是補習班裡唯一當爹的人,自然也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雖然這種優越感很快就在書本前蕩然無存。
王全的老婆和現實一樣殘酷,她跑來哭鬧,控訴王全丟下挨餓的她和孩子打著讀書的幌子吃包子、往女同學身邊湊。王全不生氣,他知道婦道人家目光短,他也下決心要讓自家娘們抬眼看他。可是事與願違,書本並不像鋤頭那樣順手,他知道自己離高考越來越遠了。
他的黯然離去緣於麥收,這是他無法迴避的。也許這也是他的一種解脫,一種屈服。如果他不再偶遇考中的正國,也許他將會在心裡淡漠山村以外的世界。不過他也明白,自己的歸宿很祥和地被安排在熟悉的田地間,山村以外的那個世界,也許是留給他兒子,他兒子的兒子去施展的,有了這一點念想,王全便沒有了遺憾。
李龍龍
這個綽號說明了他因飢餓造成的發育不良,一如他的眼神,明亮而飢餓。
磨桌是最後一個趕到補習班的,雖然被伙房師傅捉弄一通,雖然一來就沒有容身的鋪位,但他還是頂著他那對飢餓的大眼開始了補習生活,他要實現他的理想:再也不要在毒日頭下割麥子。然而他的飢餓並不能因為書本的浸潤而有所好轉,特別是當耗子的鐵飯盒屢屢飄過他鼻子時。
磨桌自有辦法,這得感謝飢餓,沒有這種造就,也許他早已枯萎消亡。月夜的圍牆邊,飄散著絲絲怪香,磨桌吃得滿嘴油亮,狼一樣的眼睛緊緊盯著火苗中抽搐的蟬……就這樣,磨桌終於扛過了冬天,這對於他來說不得不算是一場偉大的勝利,也許勝過高考中第。
高考畢竟是獨木橋,這種刺激和壓力給予磨桌的似乎比飢餓更具體,他開始焦慮,緊張,他的眼睛也更顯得虎視眈眈。王全退學了,耗子失戀了,正國一趟趟往李愛蓮家跑,寢室里的崩潰狀況讓磨桌感到空前的恐懼,這是無論吃多少燒蟬也無法平復的情緒,而這種情緒的失控恰如其分地體現在了考場。磨桌終於倒下了,被監考官七手八腳抬了出去,抬回到毒日頭下,一層一層的麥浪中去。
馬中
補習班同學尤其是頭年未考取的同學談之色變的老師,眼小而犀利。
馬中的本行是語文老師,然而在鎮補習班的特殊條件下,他充當的確是全能型老師——語文、數學、英語、地理,他一科不拉地教。知識的淵博是他得以自傲的資本,雖然他帶著濃重四川鄉音的英語口語出了補習班基本沒人能聽懂,但他卻從未因此而感到自卑。對頭年未考取的同學來說,他的一個不屑的眼神也能讓你半天抬不起頭,如果誰膽敢在他的課上開小差,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類似馬中這樣的胸懷遠大抱負的鄉村教師面對趕上好政策的這幫娃娃時,不能說心裡只有妒忌連一點惻隱都沒有。雖然對他們不屑一顧,但希望山坳里飛出金鳳凰仍是他內心秘密的希冀。雖然正國這樣的好學生也開小差,雖然磨桌公然在他講得興致勃勃時公然大睡,雖然耗子居然在考場上交了白卷,但馬中還是為這幫娃娃的前途盡心盡力。這就是這個樸素的有些怪毛病的酸腐文人,真誠而缺乏技巧的好老師。
伙房師傅
“塔埔鎮有幾個生產隊?”“牛有幾個胃?”“山藥蛋又叫甚?”……
任何時代都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給人的印象往往是神叨叨的,腦子裡總是充滿奇思怪想和各種莫名其妙的追問。他們生活在現實里,又像是游離在現實與虛幻之間,他們看似庸碌無為,卻又時不時給你心靈一震,他們很懂得人情世故,卻又時常表現出行為怪異,與周圍人格格不入,他們單純,卻又複雜,行事怪頭怪腦,卻也善良溫藹。這樣的人在世間是很難覓得知音,少有人能了解的,也許就連他們自己也無法把握他們的內心。然而他們卻永遠扛著自己的那面大旗,自信滿滿,激情澎湃地遊走著,就像要去攻打根本不存在的風車的唐吉珂德,那樣愚蠢,和執著。——他們的存在也許只是一種精神,能帶給我們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歡樂,和溫暖。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正國 | 王威 |
李愛蓮 | 劉瀅 |
耗子 | 陳浩 |
悅悅 | 趙佳 |
王全 | 王新忠 |
磨桌 | 李龍龍 |
馬中 | 曹宇 |
伙房師傅 | 霍素清 |
正國爹 | 田寶洪 |
王全老婆 | 宋文娟 |
孔校長 | 趙存禮 |
講話幹部 | 張慶祥 |
王全孩子 | 崔亞寧 |
正國娘 | 高美玉 |
正國二弟 | 王建華 |
正國三弟 | 王嶺 |
李愛蓮爹 | 王小渝 |
李愛蓮娘 | 王麗君 |
職員表
出品人 | 李康生 |
製作人 | 湯溪 |
監製 | 王雷 |
原著 | 劉震雲 |
導演 | 王威 |
副導演(助理) | 趙佳 |
編劇 | 王威 |
攝影 | 羅遜 |
配樂 | 武鄉民樂隊 |
剪輯 | 王威 |
道具 | 段戰傑 |
選角導演 | 趙佳 |
配音導演 | 製片主任:王建 現場:冉濤 外聯:呂曉鴻、特邀攝影:陳之遠 副攝影:郭萬里/蔣曉光、責任編輯:佳惠 民俗顧問:馬生旺、視頻:王超/胡晉 音頻:王富柱/趙鐳 混錄:沈劍勤、宣傳片/海報/技術支持:彭威 翻譯:耿玲 |
藝術指導 | 王冀邢 |
美術設計 | 曹宇 |
造型設計 | 謝前進 |
服裝設計 | 帥芙蓉 |
燈光 | 王小渝 |
錄音 | 劉大林 友情錄音:李安原 |
劇務 | 鄭三妹/劉建濤 |
場記 | 劉海波 |
布景師 | 李喜明 |
發行 | 李康生 |
幕後花絮
關於劇本
《塔埔》的劇本誕生,充滿了不確定的傳奇性。青年導演王威(王不)在一次偶然的閱讀中看到了著名作家劉震雲老師的處女作《塔埔》,這部樸素的短篇小說曾在80年代的中國內地引起過不小的轟動,劉震雲也由此開始了他的創作之旅。王導演在對小說著迷的同時,也陷入了窘境,他和劉老師素不相識,如何才能建立聯繫、將自己的想法一吐為快呢?王導演畢竟是年輕人,沒有那么多俗套禮數,他從圈中朋友處找來劉老師的電話,直接打給了劉老師,並表明了自己想將《塔埔》改編成電影的想法。接到電話的劉老師在驚詫的同時,也暗自揣測對方來意,並詢問其出處,而王導演並沒有告知內情(因為王導演的父親著名導演王冀邢與劉震雲相識),只說自己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後輩。也許正是由於此,劉老師對王導演留下了較好的印象,因此口頭上答應下來,讓王導演改改試試。接著事情就過去幾個月,王導演居然沒給劉老師打過一個電話,讓劉老師誤以為他知難而退了。然而過了沒多久,王導演卻打來電話,告訴劉老師他已經寫完了2萬字的文學本初稿,令劉老師暗暗吃驚。但是,劉老師在看過劇本後並沒有特別的欣喜,也許王導演的劇本與他的想像還有些差距,於是,劉老師好言安撫了王導演,鼓勵他要不再改改。接下來,又是一個月的失去聯繫,劉老師覺得這次可能王導演真是知難而退了,然而卻很快又收到了王導演發來的再稿,而這一次劉老師卻十分欣喜,當即給王導演打去電話,除了表示對劇本的肯定外,更是主動約王導演見面相談。有了這一回合後,接下來的劇本修改創作便平順展開了,王導演和劉老師也因此奠定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關於主題
《塔埔》是描寫一群參加高考補習的年輕人的故事,導演王威在影片主題的挖掘上,有他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影片是對青少年尤其是學生這一特定群體的心路歷程的探尋。雖然故事發生在30年前,但從主題的本質上看,還是著力於當下的。王導演在採風中不斷被當地學子面臨的困境所打動,在他看來,小說中的農村孩子與現在的農村學生之間並沒有發生本質上的變化,雖然目前的農村學子在生活條件、學習條件上已有了不小的改善,但教育問題仍是當前中國農村面臨的最緊要的問題之一。
談到原著小說與影片在主題上的區別時,王導演坦言,他與劉震雲老師是不同時代的思考者,所經歷的社會形態、物質水平、精神需求還是存在差異的,而個人感情的抒發點及形式也是不同的,與其虛意揣摩劉老師的創作主旨倒不如真誠地淺表自己的實感受。由此可見,王導演對這部影片傾注更多的是來自他這代人對於世界的看法,正像他所說,在這種平淡的憂傷中,我們沒有經歷什麼,又想一直在經歷著什麼,我們就是在這種朦朧的虛幻中看到這個世界,認同這個世界,思考這個世界。
關於演員
《塔埔》在演員的使用上無疑是影片的亮點。使用數量眾多的非職業演員來出演重要角色為影片增加了淳樸自然的氣質和真實感,而小部分專業演員也在這樣的氛圍下很自然地融入其中,構成了整部影片角色間的統一和諧。在片比上,王威導演在和攝製組各部門人員的通力合作下,不僅沒有超過製片方提出的3:1片比,反而實現了用接近1:1的片比完成了整部影片的拍攝,很多非職業演員的表演常常是一條過,並得到導演以及劇組工作人員的認可,這不得不說是給製片方帶來的一大驚喜。
在人物塑造上,不論專業演員還是非職業演員,絕大部分都做到了令人滿意的程度,尤其是一些從未涉足影視的非職業演員,更是有出人意料的絕妙表現。飾演伙房師傅一角的霍素清就是其中一例,他是當地一所中學的普通教職工,平時主要從事一些學校的日常維護工作,例如課間操音樂的播放等,當他被副導演無意中發現並帶到導演面前時,導演立即被他富有造型感的大長臉所吸引,雖然欠缺表演經驗,也缺乏自信,但在導演組的幾天抱佛腳式的簡短培訓後,他在片場卻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在拍完第一場戲後,導演忍不住走到他面前告訴他:“太好了!以後你的戲你就自由發揮!”這之後,他在表演經驗上和自信度上的欠缺仿佛蕩然無存,甚至別的工作人好心給他一些演戲上的提示時,他都極其認真地告訴別人:“導演讓我自由發揮!”表現出強烈的創作激情,並在不多的戲份中準確地、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個詼諧而令人記憶猶新的角色,這樣的演員對一部影片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大幸事。
文化交流及榮譽
第十屆義大利遠東國際電影節受邀展映
第二十一屆瑞士青年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入選
2008德國慕尼黑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入選
第一屆海峽兩岸電影展受邀展映
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受邀展映
第十一屆北京放映受邀展映
2008年法國香榭麗舍國際公司簽訂購片意向書
第六屆巴蜀文藝獎電影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