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年,高句麗故地發生貴族鉗牟岑(《三國史記》作劍牟岑)糾集的叛亂,失敗後,安舜殺之並南逃新羅。
新羅文武王八月冊封安勝為高句麗王,冊文稱讚其“流離辛苦,跡同晉文;更興亡國,事等衛侯”,希望“永為鄰國,事同昆弟”;安勝等也表示“願作藩屏,永世盡忠”。674年新羅改封安勝為報德王,678年建立北原小京(今韓國江原道原州),683年,新羅神文王“征報德王安勝為蘇判,賜姓金氏,留京都,賜甲第良田”,高句麗遺民的報德國就此滅亡。
相關詞條
-
報德祠
報德祠是由明皇帝賜匾,當地村民為其受匾主人賴麒卿而建,這裡紅色的儀門和儀門高高的門檻以及上面紅底金字的匾額均代表無上的皇權,由此足顯此小祠的崇高和與眾不...
簡介 歷史 匾額題字 邢祚昌簡介: 下面為始祖邢肇周至十六世祚昌的直系圖: -
高句麗報德王
高句麗報德王,即 安舜,(《三國史記·新羅本紀》作 安勝),中國東北少數民族政權 高句麗王國國王寶藏王 高藏外孫,高句麗大臣 淵淨土( 淵蓋蘇文之弟)之子。
簡介 -
報德祠[廣東廣州市增城區報德祠]
在廣州的增城市小樓鎮臘布村,有座“報德祠”。祠旁一古井、一木棉樹。 整個古祠分為報德祠、倉沮聖廟和景星樓三部分。報德祠是唯一一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建築...
歷史 匾額題字 -
報德
報德,漢語辭彙。 拼音:bào dé 釋義:對受到的恩德予以報答。
詞目 拼音 出處與詳解 -
報德之風
第一講至誠與實行 第二講惟有實行 第十講成功的秘訣
基本信息 目錄 -
報德英華圖
報德英華圖,是中國明代畫家沈周的國畫作品。該畫為長卷,紙本,墨筆,縱29厘米,橫251.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基本介紹 作者介紹 -
報德語言培訓學校
報德語言培訓學校位於大連開發區鶴崗路,是一家以日語、韓語、英語培訓為特色的綜合性專業小語種培訓和教育機構。
報德簡介 開設課程 韓語培訓 德語培訓 法語培訓 -
報德祠文筆塔
報德祠文筆塔是增城市小樓鎮臘布村的一座古塔,報德祠是神佛合一古祠廟,始建於元代。祠廟呈橫向排列,報德祠中部與倉沮聖廟相連;右側為五層高文筆塔,稱景星樓。...
景區簡介 報德祠文筆塔--景區介紹 -
惠來縣仙庵鎮報德善堂
惠來縣仙庵鎮報德善堂創建於1885年,自古以來擔負著收殮海邊屍骸工作。 1985年重建新堂宇,建築面積300平方米。 1986年始用三年時間,收殮各方骷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