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閘

堰閘

南朝齊永明五年(487),西興運河已置堰埭,因用牛力拖船,稱西陵牛埭(即西興堰),使蕭紹運河初具蓄水、排水和灌溉的功能。 唐元和十年(815),會稽觀察使孟簡修整運河沿塘涵閘,自蕭山到山陰迎恩門(西郭門)凡百里,運河流域數十萬畝農田均受其利。 其中,明萬曆十五年(1587),邑人蕭山縣令劉會建永興閘(一名龍口閘)於浙東運河西興鐵陵關處,具有很好的船運和泄洪作用。

堰閘之功用在於水利。南朝齊永明五年(487),西興運河已置堰埭,
因用牛力拖船,稱西陵牛埭(即西興堰),使蕭紹運河初具蓄水、排水和灌溉的功能。唐元和十年(815),會稽觀察使孟簡修整運河沿塘涵閘,自蕭山到山陰迎恩門(西郭門)凡百里,運河流域數十萬畝農田均受其利。宋政和二年(1112),蕭山縣令楊時主持修築湘湖,其湖北之湫口穴(閘名)與蕭紹運河相通,湖河相濟,泄灌兩宜,使附近9鄉14萬畝農田直接受益。到明清,蕭紹運河已建成較為完備的閘壩節制系統,在蕭山段有永興、清水、鳳堰、陳公橋、轉壩、霪頭、澇湖、吟龍閘等25座閘壩,逐步形成河網蓄泄格局。其中,明萬曆十五年(1587),邑人蕭山縣令劉會建永興閘(一名龍口閘)於浙東運河西興鐵陵關處,具有很好的船運和泄洪作用。到了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毛奇齡等48人還具名“啟閉永興閘,開浚河碑記”。民國時期,對西興閘至錢清堰計45裏運河,進行護岸整治和利用。
建國後,小礫山翻水站的建成,使富春江淡水進入蕭紹運河,蕭紹運河從此“久雨泄水快,旱時水更滿”,常年穩定在合理水位上,不僅有利排灌,而且更放便了運輸。今衙前吟龍村有“楊公第一橋”遺蹟,就是明萬曆年間蕭山縣楊鐸將吟龍閘改建而成的六孔石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