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堰門鎮地處嵐皋西部洞河流域東岸,歷經兩輪機改,由原八一、七一、堰門、長春四個鄉合併而成,鄉政府駐地“麻柳壩”,距縣城50公里,與紫陽縣洄水鎮隔河相望,素有嵐皋“西大門”之稱。擁有國土面積73.58平方公里,常用耕地1.8萬畝,最低海拔331米,最高海拔1790米,平均海拔793米。轄13個行政村,49個村民小組,2684戶,10035人。農村產業以蠶桑、魔芋、烤菸、畜牧為主導,糧食生產以玉米、洋芋、紅苕、水稻為骨幹。2010年全鄉糧食總產6681噸,人均占有671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5515萬元,人均純收入3978元。農村經濟構成框架和要素按“產業、勞務、糧食、林業”排序,分別為40:30:10:10。中共堰門鄉委員會、堰門鄉人民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團結帶領全鄉人民大膽改革,勇於創新,艱苦奮鬥,奮發圖強,使全鄉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並逐步探索形成了“穩糧、強桑、興芋、壯畜”的發展思路,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堰門奠定堅實的基礎。
經濟發展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緊扣時代主旋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形成了以蠶桑、畜牧、水果為支撐,以個體私營經濟為後勁的農村產業格局。2002年養蠶發種5000張,產繭160噸,發展黃姜3000畝,種植魔芋1000畝,產茶13噸,產柑桔15噸,生豬存欄6800頭,山羊存欄1600隻,家禽存欄1.2萬隻,年農業經濟總收入1700萬元,其中多種經營產值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0元。糧食生產穩中有增。按照“穩定面積,調整結構,依靠科技,主攻單產,提高總產”的思路,著力提高科技含量,玉米拱膜育苗移栽、地膜玉米、水稻旱育拋秧高產栽培技術和“安薯58號”、“鄂薯3號”洋芋,“梅營1號”、“秦薯3、5、6號”紅薯等優質高產良種全面普及,民眾生產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2005年以來,連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全縣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單位”稱號。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麻柳壩大橋貫通嵐紫兩縣,水運通道直達安康,鄉村公路呈網狀輻射全鄉各村,建設總里程達到80公里,通村率實現100%,七個村完成了供電網路改造,程控電話、移動手機進入尋常百姓家,以政府駐地為中心的山區小集鎮開發初具規模,輻射帶動兩個扶貧新村,120戶高山移民喜遷新居。文教衛生事業是新月異,全鄉現有完全國小4所,村辦初小6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全面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要求,3所鄉級衛生院基本保證了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民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農村產業
農村產業突破發展。蠶桑是堰門的傳統產業,由於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民眾盲目決擇,也曾出現過輕桑重姜、毀桑種糧的現象,止2001年全鄉養蠶發種不足3000張,同樣走過了“坎坎坷坷、風風雨雨、輝輝煌煌”的發展歷程。2004年初,鄉黨委、政府一班人,依託豐富的山地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在進村入戶、廣泛調研、反覆論證的基礎上,客觀科學地確立了大力發展蠶桑生產的思路,提出了“青桑銀繭富鄉民”的戰略口號,帶領全鄉人民堅定信心,咬定目標不動搖,換屆不換思路,易人不易目標,一屆接一屆乾,致力於把蠶桑產業提升、扶壯,做大做強。一是“栽管改”三措並舉建桑園。通過深入紮實的宣傳發動,農民捨得好田好地栽桑。近5年來,鄉上累計投資150萬元,引進栽植“荷葉白”、“陝桑305”、“402”等優良品種400萬株,按照“286”、“205”的標準挖坑挖帶,新建密植高產桑園4000畝,2006年投資20餘萬元,引進“豐田五號”桑苗20萬株,在團員村“窯場壩”、延安村“龜包”水改旱建“高產優質良桑示範園”250畝,目前全鄉桑園面積達到8800畝,其中標準桑園4600畝。二是強化管理保質量。5年來,鄉上每年堅持從有限的經費中擠出10萬元,補貼購買石灰、肥料、工具等,督促指導農戶對新老桑園進行松蔸追肥、修枝定型和消毒刷白,嫁接、春伐和改造老劣桑80萬株,使桑園質量和效益成倍增長,為規模養蠶奠定了紮實的資源基礎。三是科學飼養促增收。除加強技術培訓外,2004、2005年鄉上籌資25萬元,以每片補貼0.50元的標準,統一購置方格蔟50萬片,建專用蠶室1000餘間,消毒池500口,小蠶共育點11個,推廣省力化蠶具600套,農民技術熟練,養蠶積極性高,變春秋兩季餵養為“春、晚春、夏、秋、晚秋”多批次餵養。2008年全鄉發種7200張,比2001年增長2.4倍,產繭285噸,產值400萬元。2004年以來連續獲全縣“蠶桑生產一等獎”,養蠶量及人均水平均排全市前列,年養蠶500張以上專業村6個,10張以上的大戶85戶,以“支部+協會+農戶”經營模式組建了專業協會6個,堰門村擠進了全省“一村一品”專業村行列。
魔芋生產穩步發展。根據看好的市場需求和價格導向,把魔芋做為新型產業培植和發展,在中武、建軍、進步、延安、一心等村高山適生區逐步培育種源基地和種植大戶,引導發展,2008年全鄉種植魔芋2200畝,產鮮芋2300噸,產值230萬元,其中規範化面積600畝,林下育種600畝,為規模發展儲備了充足的種源。畜牧生產規模發展。畜牧是農村千家萬戶普遍經營的傳統項目,覆蓋面廣。一直以來,由於組織化程度和科技含量不高,品種結構不優,飼養技術落後,致使這一傳統產業長期停留在“養豬為過年、養雞換油鹽”的經營水平,進入市場的畜禽寥寥無幾。通過市場引導、政策推動,從抓大戶抓示範入手,投資100萬元,扶持新建標準化圈舍500間,20000平方米,配建沼氣池300口,引進“布爾山”種羊30隻,“長白”、“約漢”、“杜絡克”種豬100頭,建成良種繁育點25個,畜牧專業村2個,通過示範帶動,滾動發展,2008年生豬、山羊、家禽飼養量分別達到5.7萬頭、1.9萬隻、32.8萬隻。三項產業綜合收入占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0%以上,“一鄉一兩業,一村一兩品,一戶一兩項”的產業格局基本形成。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推動農村全面發展為目標,根據鄉鎮機構撤併的需要,鄉政府舉債200萬元在麻柳壩移山填溝建鎮,開發建設用地48畝。隨之鄉政府、派出所、信用社、計生站、畜牧獸醫站宿辦樓、中心國小教學樓、中心衛生院醫技綜合服務樓、汽車站、敬老院、文化活動中心等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實施工賑移民和遷移式扶貧移民近300戶,新增脫貧人口3500人。全力最佳化發展環境,吸引內外人士在麻柳壩落戶居住,按照統一規劃,一排排具有巴山民居風格的小洋樓格調新穎,錯落有致,包括機關幹部職工和學校師生,集鎮人口現已達到1000餘人,達到了硬化、綠化、亮化和水、電、路、視、訊五通,防洪堤、公路橋設施配套。過去這塊兩溝三岔的“不毛之地”,變成了樓房鼎立、街道寬敞、綠蔭成行、路燈明亮、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風景獨特、環境優美、依山傍水的邊貿小集鎮。並以此為中心輻射推動進步、團員兩個移民村鎮的開發建設,使全鄉近3000高山貧困人口得到集中安置。
道路建設突飛猛進。村級路、通組連戶路網狀輻射,新修、延伸、拓寬改造農村公路150餘公里,並從河邊到高山依次經過,從水磨溝、長征、青春、堰門、隆興、瑞金、團員、延安、進步、中武至延安、團員、瑞金、一心、隆興、堰門、青春、天聖寺、水磨溝形成了輻射全鄉13個行政村的南北循迴圈,“嵐紫”路經隆興交匯於“麻柳壩”,形成了“φ”字型交通網路大循環。止目前,通村、通組率達100%,院落路、到戶路達80%以上。繁榮了集鎮,帶活了全鄉。搶抓新農村建設機遇,實施村級公路水泥硬化85公里,全鄉13個村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目標。建成人飲工程35處,近6000人口用上了潔淨衛生的自來水。實施農網改造120餘桿公里,80%以上的農戶照上了穩定安全的廉價電。
新建村支部活動場所10個,村級組織公章隨身帶、會議流動開的局面徹底消除。聯通、行動網路覆蓋全鄉,寬頻網、有線電視開通入戶。退耕還林1.4萬畝,新增封山育林8000畝,新修基本農田1500畝,溝邊、河邊和主要交通幹線的綠化治理達100%,一個山清、水綠、路平,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已經形成。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落實,農村稅費改革和鄉鎮機構改革平穩推進,人口計畫執行良好,農村低保、五保、合作醫療、計生獎扶、糧食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制度全面落實。爭取項目資金新建和改擴建中心完小4所,教學條件和校園環境明顯改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顯著提高,近幾年學生統考成績始終排在西部鄉鎮前列。社會衛生事業紮實推進,醫療條件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防氟砷爐灶基本普及,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得到保障。科學技術不斷普及,公民道德素質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有序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卓有成效,排查調處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防災減災和保全綜合能力切實增強。
2005、2006、2007、2008四年連續獲全縣綜合考評一等獎,2010年度獲優秀鄉鎮稱號。全鄉幹部民眾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奮鬥,推動了“兩個文明”的共同進步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全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正在以百倍的信心積蓄力量,向小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