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區位
洄水鎮地處紫陽東南,大巴山北麓,與嵐皋縣隔河相望,距縣府19.7公里。權洄公路穿鎮而過。歷史沿革
據《紫陽縣誌》記載:“洄水灣鎮,形成於清代,街道長約350米,寬2—3米不等,板石鋪面,房屋多土木結構。解放前,由於地處偏遠,管理不便,常被兵匪滋擾。”1950年置洄水鄉,1959年改管理區,1966年建曙光公社,1972年更名洄水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改鎮。
自然資源
主要農產品:茶葉、蠶繭,紅蘋果,山藥,小青南瓜,綠蘋果,酸莓農業以種植玉米、小麥、馬鈴薯為主。
資源:鋅,矽灰石,斑銅礦,耐火粘土,粘土。
基礎設施
鎮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穩定在10%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88元,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減少,各項經濟指標如期實現,為鎮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大力實施通村水泥路建設。按照“民眾鋪底子,政府打面子”的辦法,竭盡全力實現了村村通路,改善了民眾出行難問題。五年來,投入2000餘萬元,共完成通村水泥路建設85公里,完成水泥硬化63公里,修建便民橋12座。
實施了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近年來,我鎮依託新農村建設,建人飲工程9處,著力解決了廟溝、營寨、燕山、聯溝、茶稻等村的安全飲水和農田灌溉問題。
加強農電網改造建設。截止2011年,全鎮8個村已有5個村完成了農電網改造,網改覆蓋率達到65%,讓村民用上了安全電、平價電。
農業產業
茶、桑、畜三大主導產業不斷壯大。茶葉基地模範初步形成,我鎮已成為全縣12個產茶重點鎮之一,茶葉加工廠不斷增多,極大的調動了茶農種茶、務茶、經營茶的積極性;桑蠶產業成為促農穩定增收的傳統優勢產業,畜牧大戶強村戰略初見成效。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圍繞縣政府提出的“低山茶葉蔬菜,中山魔芋桑蠶,高山木本藥材”立體生態農業布局,我鎮科學規劃,規範種植,大棚蔬菜、厚朴、魔芋已成為促農增收新的增長點,為實現農業結構調整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建設關係到農村小康社會的實現,鎮政府始終把這兩項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2005年以來,積極向上爭取重點村、特困村、新農村建設村項目,加強與市縣包村部門聯繫,從資金到人力上給予重點扶持,通過“遷移式扶貧、生態移民搬遷、五改三建”等項目,對新農村建設村全面實施了改水、改廁、改廚、改路、改院落和綠化、美化、亮化等工作,徹底改變了農村“髒、亂、差”的面貌,大大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小城鎮建設呈現亮點。通過對洄水老街的整體改造,完成了15000餘平方米的房產開發,使老街居民住上了寬敞舒適的商品房;多方籌資120餘萬元,完成了老街硬化和排污工程,規劃了農貿市場、修建了集鎮公廁,安裝了50餘盞路燈,組建了集鎮衛生清潔隊,強化集鎮總體規劃和管理,使洄水集鎮形象和品位不斷提升,我鎮小城鎮建設已成為全縣小城鎮建設亮點之一。
招商引資
洄水鎮搶抓“兩線”建設機遇,立足自身資源,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廣開招商門路,廣引各路客商,取得了一定成效。五年中,我鎮共引進洄水老街房產開發、百貨超市、服裝城、中心幼稚園建設項目十餘個,實現外資注入2000餘萬元,超額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各年招商引資任務,為拉動全鎮經濟發展發揮了突出作用。項目建設
項目建設成效明顯。以小流域治理項目為重點,我鎮大力實施廟溝村坡改梯工程、龍行溝、陳家溝、肖家溝防洪治理和樺櫟、燕山河堤治理工程,逐步完善了鎮內防汛基礎建設,防洪抗洪能力大幅提高。人口計畫
落實人口計畫生育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五年以來,我鎮的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三清三查”、省級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鎮創建為目標,繼續加強計生基礎工作,樹立優先優育風尚,嚴格執行計畫生育“一票否決制”,切實加強計生隊伍自身建設,做好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搞好育齡婦女生殖保健服務,符合政策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等剛性指標完成較好。基層計畫生育協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村民自治進一步規範,計生信息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計畫生育行政執法工作切實開展,生育觀念有了根本轉變、人口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文教科衛
文化、教育、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各項工作齊頭並進。五年來,各村新建了村級衛生室、農民圖書室,成立了洄水民歌演唱隊,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中國小危房校舍得到普遍改造,災後重建項目如期完成,學校辦學條件、教學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明顯改善,素質教育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實現了“兩基”攻堅、市級教育強鎮創建目標。疫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面實施,洄水中心衛生院醫療條件明顯改善。新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穩步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順利結束。城鎮建設
洄水鎮把規劃作為小城鎮建設的基礎和依據,以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推動高質量、高水平建設。按照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的標準和完善功能、彰顯特色的思路,因地制宜規劃建設特色鮮明的小城鎮。1999年,洄水鎮專門聘請縣城建局規劃設計院的技術人員,對小城鎮總體規划進行了修編,編制了《洄水鎮集鎮規劃》,並報縣政府批准。借規劃報批的機會,該鎮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村鎮建設管理條例》和《洄水鎮集鎮規劃》,堅決落實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的管理原則,嚴格按照規劃藍圖和“一書兩證”的法定程式審批土地,組織建設。同時,出台多種優惠政策,鼓勵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富裕起來的洄水人民,爭先恐後地修建新房,一座座高樓雨後春筍般沿沿權洄公路兩側拔地而起,很快就形成了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新街長1.5公里,容納了500多戶,個體工商戶發展到400多戶,集鎮人口淨增2000多人 。新街的建成,為洄水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曾經為周邊民眾服務上百年的老街漸漸被人們冷落,“百年古鎮一條街,戶戶篷牖舊門檻” ,街面凹凸不平,狹窄不堪,排水不暢,土木結構的房子,一戶連著一戶,安全隱患很大。許多老街居民,為了生計,不得不到新街擺地攤度日。老街改造迫在眉睫,2006年,該鎮確立了“政府搭台,民眾唱戲,建老百姓自己的市場。”的原則,制定了《洄水鎮老街改造工程實施方案》,經過鎮政府和居委會幹部苦口婆心地宣傳發動,老街86戶居民,積極投身老街改造,總共拆除房屋158間,無償讓出街道面積1216平方米,規劃出了一條長304米寬8.6米的街道及農貿市場,通過政府招商引資和協調貸款,多方籌集資金1342萬元,新建房屋80套,19000平方米,商業門面158間,3000多平方米。目前,老街改造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鎮政府正在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完成路面硬化、給水供電、排水防洪等基礎設施建設。原先在新街擺地攤的老街居民紛紛搬了回來,開始在自己嶄新的門面房裡做起了生意,眼見生意越來越紅火,他們樂開了懷,打心眼兒佩服鎮黨委、政府的英明決策。
(百科名片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