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堯王東巡觀滄海獨登九頂空興嘆
有語曰:“三山六水一分田,雞刨狗蹬似蛋丸。”這一名諺語,用來形容地球上水的面積極大,可耕地的面積很小。隨著地殼的變動、氣候的變化,地球的水面積愈來愈少,可能不止是“一分田”了。
青州城西北側,距城十里處,有一座大山。四千年之前,它名曰九頂蓮花山,坐落於東海的西海岸。那時,海水漫至山的大半腰,驚濤拍岸,發出“嘩啦——轟隆”的巨響,數里之外亦能聽到。那海浪撞擊岸濺起的浪花,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出五彩光輝,一直落在蓮花山平台上,似濛濛細雨自空而降。當時海水之闊,漫無邊際,連而今的駝山、雲門山、劈山,俱坐於汪洋之中,唯露山峰于海面,形成一座座山島。你若有暇,不妨攀攀雲門山,轉轉劈山峰,在它們有半山腰岩縫中,定然能尋得海蚌之類的殘殼,那便是明證。而今的雲門山頂端,穿越雲門洞,,向西一拐,陡峭的壁崖下有一洞口,人稱雲窟。這雲窟到底有多深、多大,無人知曉。傳說古時李清曾下雲窟問神仙,因修仙不誠被仙人逐出洞府,成為一代名醫。其實那不是雲窟,是東海龍王升天稟奏或騰空布雨的西天門。每當接到玉皇布雨聖旨,東海龍王便擺駕離開龍宮,率領雷公、閃婆們,穿越龍洞,自這西天門騰空而起,升天鳴雷作閃,行雲布雨。龍王每逢此次出巡,總是攜雲裹霧而出,凡目只見雲霧升,不見真龍顯,故稱其為雲窟。
上推四千年,中國屬於奴隸社會,最大的部落聯盟叫做華夏,故中國亦稱作華夏國,當時的部落首領名堯,他便是中國傳說的最早國君,與舜、禹合稱三聖君。九頂蓮花山,便是堯王國域的最東領域。堯王身體高壯,性憨篤,善騎射,有萬夫不擋之勇。他有一張硬弓,三二十人亦拉它不開。他何以有如此臂力?因為他並非平常人,是天神下凡。
堯原為天宮神將,是護衛王母娘娘行宮瑤池的戰神。玉帝有個女兒叫碧霞,貌美如花,嫦娥一見亦愧弗如。她與帝後王母同居一宮,常年深居,少見異性。堯神護宮,間或與碧霞想遇。二人俱已青春,於是互生愛慕之心,交往異頻繁起來。玉帝聞其事,龍顏不悅,怒將堯貶至下界。碧霞公主情專,扯著玉帝袍袖相求。玉帝甚愛其女碧霞,終於退讓,對霞女說曰:“讓其下界苦修,若能濟世救民大功,復回天庭,升遷重用,準爾婚姻。”
堯下界後,無怨無悔,憑他的憨厚、驍勇,深得部落民眾愛戴,隨被推舉為首領,尊稱其為堯王。堯王愛民如子,以公益為已任,被民眾尊稱為賢君。他性豪爽,好遊獵,常狐身獨騎巡山狩獵,藉機體察民情、國事。有一日,他巡獵來到蓮花山巔,獨立山巔平台之上,望洋興嘆曰:
浩浩乎海深水闊,
綿綿兮情長意多。
問美人兮而今何在?
常狐獨兮誰人伴我?
第二節碧霞臨凡酬知已龍王醉借一箭地
且不說堯王臨海自嘆,再述那羈留天宮的碧霞。堯神被貶下界後,碧霞曾請旨同往凡間,與堯並肩濟世苦修,怎奈玉帝捨不得愛女,執意不允。不過,他亦對女兒的請求作了讓步:準與碧霞下界臨泰山,居山頂俯瞰堯王凡域的景貌。同時,還準碧霞東臨雲門山,登高觀海,以抒胸襟。這一日,碧霞獨坐瑤池,總難禁心煩意亂,便稟明玉帝,下界一游。玉帝自然照準,命她早去早歸。碧霞在泰山小住,覺得索然無趣,便駕雲來至雲門山頂。說來也巧,此刻恰值堯王立於九頂五蓮山巔興嘆。於是,碧霞身居雲門山頂,遙就曰:
茫茫乎天高雲淡,
淒淒兮意深情綿。
何多問兮近在咫尺,
驚回首兮隔水相見。
蓮花山與雲門山相隔數里,碧霞的吟誦卻如在耳畔。堯王回首南望時,碧霞已駕雲飛來,霎時落在他身旁,臨風而立,滿目含情,向他微微一笑。這一笑,令堯王百節暖透,喜滿心頭。他彬彬一禮,笑曰:“公主駕臨,有勞矣。”
碧霞一拂,敬回一禮:“多日未見,何必如此生分。”
碧霞與堯神,二人情深,卻是心交,自始至今並無越禮之處。此次下界,與堯王不期而遇,慶幸之餘,亦怕招落閒話。她熟知,天神中有千里眼、順風耳,她在凡間所為,是瞞不了玉帝的。為保自潔,她靈機一動,決計請東海龍王做陪為證,以達多聚多歡的目的。
碧霞公主立於蓮花山頂,口中念念有辭,而後微啟櫻唇,曰:“龍君何在?且來見我。”
碧霞公主語音剛落,海水“呼啦啦”向兩邊翻滾,中間亮出一條寬廣神道,斜插而下,直達海底。神道彼端,富麗堂皇的龍宮隱約可現。此刻,東海龍王騰雲而至,向碧霞一禮,問曰:“公主有招小仙,不知所為何事?”
碧霞微笑說:“我欲宴請堯王,特請你這鄰居作陪,不知願否?”
“幸哉,幸哉,豈有不願之理?天宮佳釀,小仙期盼久矣。”東海龍王是個酒鬼,聞聽不酒,樂得足蹈起來。
於是,碧霞公主招天宮仙姬送來佳釀美餚,主賓三人在蓮花山頂歡飲起來。
天宮佳肴美釀,自與凡間、水下不同,酒菜尚未入口,其香已令人饞涎欲滴。東海龍王本就好酒,遇到如此佳釀,自是連連稱讚:“好酒,好酒,真真好酒也!”
三杯酒下肚,龍王早也忘了禮數,只顧自己狂飲起來,連身旁的天宮玉女也早忘了。不多久,他已酩酊大醉。此刻,他仍連飲不輟,邊飲邊搖身晃軀:“好酒,好——酒!”
堯王下凡神將,自不會過於失禮。不過,今日之酒,也難免帶幾分愁腸。他,也有幾分醉意了。他雖有醉意,卻並非真醉,而是想借醉向龍君討要土地。他故作醉態,搖晃著身軀,來到龍王面前,拍著龍王的肩頭說:“龍兄,你水域遼闊,要、要么大,乾、幹啥?我的領域狹小,盡多山嶺,你,讓讓、讓——讓吧!”
此刻的龍王,早已九成醉,聽了堯王的話,哈哈一笑,故作大度,語不成句的說:“好、好,讓,讓,讓你,一箭之地。你,射……吧!”
堯王聞言大喜,回首向碧霞丟了個眼色,碧霞含笑點頭。他仍作醉意,舉起弓,搭上箭,用盡平生氣力,“嗖”的一聲將箭射出。那支箭,破空向東飛去,掠過水麵,發出“嗡嗡”之聲。堯王雖則神力,論實力也就是射個十里八里,對龍王的海域沒有多大威脅,因而龍王不放在心上,仍在那兒嘻嘻而笑:“射吧,射……吧,沒……沒……啥!”
果然,那箭射出十餘里地,已經出現強弓末勢,漸漸向水面落下去。此刻,碧霞偷偷從頭拔下一支神簪,將手一揮發出去。那簪子是神物,飛行之速,較之飛箭,何止快百倍。當那支箭將及水面時,簪子立化為鶴,一口銜住那支落箭,展翅向東飛去,飛去……
龍王正在暗喜,猛見飛鶴銜箭,嚇得打個寒戰,酒全醒了,口裡驚呼:“鶴,鶴,鶴!”
不管龍王怎樣驚呼,碧霞與堯王總是故作不知,只在心內偷笑。那隻飛鶴銜著箭一味飛去,不知飛越幾百里,方將箭一丟,復化為簪,飛回碧霞公主頭上。
龍王此刻已經垂頭喪氣。當著瑤池玉女的面,他也不好反悔,喪氣地說:“罷,罷!天意如此,天意如此矣!”
龍王來到蓮花頂巨石前沿,向大海一指,厲喝一聲:"水族聽令,退!”
龍王的喝聲一出,那洶湧澎湃的海水,“嘩,嘩,嘩”地向後退去,肥沃的平原大地,即刻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海水一退幾百里,成達成出山頭方止。你如果是有心上人,不妨到成山頭看看,那成山頭的壁崖上,仍留有被落箭刺得深深的一個洞,人們稱那兒為落箭崖……
這即為:
玉皇冷酷拆良緣,
碧霞人間酬知己。
萬成汪洋化沃野,
堯王借取一箭地。
尾聲
海水退了,群山現了,駝山是那么壯偉,雲門山是那么秀麗,劈山是那么挺拔,玲瓏山是那么玲瓏,海水退了,沃野成了,給部落帶來富強,給子民帶來溫飽。後人為紀念這對嬖人,將九頂蓮花山更名為堯王山,在山上建起堯王廟,歷年香火不斷,將雲門山尊稱為小泰山,在山上建起碧霞祠,接受後世子民的尊崇。
這即為:
玉帝天上不作合,
碧霞凡間酬知己。
龍君貪杯自釀禍,
一語喪卻一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