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匏別墅

堅匏別墅

堅匏別墅 在寶石山南面山腳,寶石山弄3號,屬中式莊園別墅。建於1903年秋。別墅背依保俶塔,面朝西湖,東鄰北宋大佛頭,西接寶石山造像。今日的堅匏別墅由多家住戶分住,除大門門樓保存較好外,園內格局已很難分辨。

建築格局

堅匏別墅初建於 1903年9月又稱小劉莊亦稱小蓮莊,小劉莊占地面積很大,南出西湖,北臨 保俶塔,依水傍山。單是北山街上的門牌就有29、31、32之多。早期 堅匏別墅占地17畝,房屋數十間,房屋建築都依山勢而建,正屋樓台鐵欄全用堅匏篆文鑄成。整個別墅迴廊環繞、池塘假山獨具濃濃地江南風格,北部的桂花廳,雖為傳統建築,但檐梁精美。臨北山路的那座兩層洋樓,名為無隱隱廬,合諧雅致。尤其是樓西的二畝池塘,留給人無限的記憶和夢想。


房主往事

劉錦藻與小蓮莊

很多後來在外地發家的富豪,在經歷了商場的浴血搏殺、爾虞我詐的驚心動魄之後,總是喜歡回到家鄉,在童年的單純里造一座夢想的天堂,這座園子裡的一磚一瓦一窗一幾一草一木,都是他們意境中的真實,這是他們靈魂的棲息地,是鋪平思想褶皺的最安全的堡壘。江南的許多園子都是這樣的。劉鏞也不例外,47歲那年,他在家鄉南潯買了一塊地,原來想建個家廟,誰知卻造就了一座江南名園——小蓮莊。

南潯小蓮莊真正的製作者是劉鏞的兒子劉錦藻。劉鏞有四個兒子,老大早逝,老二劉錦藻是劉家的代表人物,無論從文從商,劉錦藻都是劉家最出色的。劉錦藻14歲成秀才,28歲中舉人,34歲中進士,但很快以父親去世為名辭官,回浙江做生意。劉錦藻不僅功成名就、經商有道,而且思想開明,他在南潯辦電燈公司,在杭州發起成立浙江鐵路公司,參與創辦浙江興業銀行。除了辦實業、助公益之外,劉錦藻特別喜歡遊山玩水,喜歡建園林別墅。辛亥革命後,他辭去所有官職,開始遍游名山大川,大長見識後,回來造起了自己的莊園,南潯的小蓮莊,杭州的堅匏別墅,這中間最出色的是小蓮莊。

小蓮莊沿河而建,在一條叫鷓鴣溪的水邊,有小蓮莊的門樓。白牆上,雨水的青苔洇成一片片的水墨。小蓮莊現在成了旅遊勝地。門不大,兩手一撐就滿了。中式的,平常的門,白牆黑瓦,不著一點顏色,沒有一點排場。門前一個水碼頭,船靠岸,就看見門前的那棵老楓樹,木訥地,不動聲色地站著,看著這座園子。上百年了,園子的主人一代一代,來的來,走的走,它依然秋紅春綠,和那人字形青磚鋪就的小路兩相對望著,各守一方天,一塊地和一段流水。

園子裡的景色疏疏密密,要慢慢走著坐著看才好。那時,劉錦藻就喜歡引了當時的名人柳亞子、吳昌碩、王國維們,坐在他的“淨香詩窟”里,喝茶,吟詩,看荷花。有雨時,坐在木格的花窗下最好了。十畝荷塘搖搖擺擺地向廳前的詩人們走來,細細密密的珍珠,在荷的頭上翻滾跳躍,它們走得急,珠子落得快,那份急匆匆,那份嬌切切,把一屋子的文人都看得喘不過氣來。大師們在此留下了多少頌荷的詩句啊!

小蓮莊裡有一座小亭頗有些與眾不同,整個形狀像一把打開的摺扇。整個莊園裡原來有九座亭子,劉錦藻國內國外地遊了一大圈,有多少理想要在自家的園子裡實現。他的九座亭就生成九種模樣,有昆明湖長壽山上的銅亭,九寨溝的篷亭,山野草亭,江南竹亭等。沿湖,植著桂、柳、竹、桃。修竹蓮花,總是莊園主人們心中最圓潤的園子模式,只是做得好不好,與各人的情趣素養有關。

在杭州,他也建造了一座“小蓮莊”,精工細作了26年,抗戰前夕才全部完工。如今園內建築零落,沿街圍牆卻依然勾勒著湖邊的曲線。一堵樸素的白色花牆,靜靜地把近百年的時光隔斷,讓我們站在它的下面,那么近地讀到了一座建築對歷史的述說。

劉承乾與嘉業堂

劉錦藻的兒子劉承乾成了劉家的繼承人,他不僅繼承了劉家的千萬資產,同時也繼承了父親的學問和愛書的稟性。劉承乾並沒有經歷過太多的商場險惡,他的書生氣比他的經商能力重得多,這樣的性格,造就了一座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規模最大的私人藏書樓——湖州嘉業堂,也敗落了劉家的那份家業。

嘉業堂,即使在80多年後的今天來看,仍然是讓人驚嘆的。造這座大房子共用了五年時間,花錢12萬。嘉業堂的名字來源於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匾賜,據說金匾上的字是溥儀皇帝的老師捉筆的,這在歷代皇帝中是很多的。整座書樓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平面呈“口”字形,中間正方天井占地兩畝,天井裡方磚鋪地,不生一根雜草,是為夏季曬書所用。50多個房間的幾百扇落地長窗全部是特製的,用鏤空的精細木條拼出繁體篆書“嘉業堂藏書樓”6個字。門廳兩旁有一副長長的對聯,是劉承乾在藏書樓落成時集宋詞自撰的對聯。奇怪的是,80多年過去了,它竟然如新的一般,一問才知道,劉承乾用的材料果然不同,那字的原料是糯米、明礬、墨汁加細鐵砂合成。作為書樓,嘉業堂還為防火、防潮、通風做了周密的設計。

劉承乾收羅書籍20多年,全盛時期藏書約一萬三千種,18萬冊,60萬卷,被譽為民國私人藏書第一人。劉承乾在收集古籍的過程中,深深領略藏書之艱難,藏書樓造好後,他決定從自己開始改變舊式藏書家那種秘而不宣的做法,把善本孤本刻印出來,流傳到社會上,倘若再遇天災人禍就不怕失傳了。嘉業堂刻書,部分出售,更多的是送人,遇上沒錢又急需的文人學者,他總是無償贈送。上門看書的,不但完全滿足,還供應食宿。魯迅先生曾買過嘉業堂的十六本刻印書,他對劉承乾的刻書之舉十分讚賞,他在《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一文中說:“對於這種刻書家,我是很感激的,因為他傳授給我許多知識……”在給友人的信中又說,“非傻公子如此者,是不會刻的,所以他還不是毫無益處的人物。”

然而,嘉業堂只鼎盛了10年。由於絲業敗落,傻公子劉承幹家道中落,嘉業堂開支龐大,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為生計所迫,劉家不得不賣書,但劉承乾堅持的原則是儘量保持書的完整,寧可少得錢,他的大量珍貴古籍,都售給了大圖書館。

嘉業堂的建築和多數書籍能夠完好地保存下來,在幾十年動盪的中國歷史上不能不算是個奇蹟。抗戰時期,南潯的很多園子都毀於戰火,當年日寇來到南潯,站在嘉業堂外觀察了許久,竟沒有進入。原來,日本漢學家松崎鶴雄戰前曾多次得到過劉承乾的贈書,其中有許多是善本珍本的刻印本,他心懷感激。戰爭爆發後,松崎鶴雄的妻舅牧少將到中國前,松崎鶴雄叮囑他要保護文化遺產。牧少將到中國後,正好率軍進駐南潯一帶,於是就有了嘉業堂傾巢之下竟有完卵的奇蹟。

劉家人後來移住上海,杭州的別業堅匏別墅也只是偶爾來小住。除了堅匏別墅,南潯劉家在杭州曾留下不少建築。劉錦藻弟弟的孤雲草舍建於 1912年,是北山街上最早的歐式洋房。大佛寺上面原來有一座留余草堂,是劉承乾在杭州建造的藏書樓,解放初拆掉了。北山街84號裡面還有一座不為人知的“劉宅”。

寶石山下的小劉莊,隱沒在古木綠蔭、青苔階石間,進內探訪時,使人以為走進了時空隧道:一邊是21世紀車水馬龍的街道,一邊是有千年古塔、百年苔痕的山麓;一邊是時尚,一邊是孕育時尚的歷史。在劉氏眼中,荒江都邑原是一色,正如錢多錢少無甚區別,只要存心高雅,取用有道,名場錢市又怎能污濁到人之性靈。所以他們仍花錢在各地買大宅子,造漂亮園林,並讓這園林成為後人參看他見識氣度之所在。這份文雅實在,或許就是劉氏三代讓人咀嚼再三的地方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