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斯•亞歷山大

與此同時,亞歷山大還曾在陸軍情報中心等高級情報參謀機構擔任要職,參與了許多重要行動。 2001年,亞歷山大出任美國中央司令部情報部部長,負責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情報工作,並因工作出色於2003年7月被提為負責陸軍情報工作的副參謀長。 在此背景下,蒐集薩達姆等伊前政府高官和“基地”組織高級頭目相關情報,為“斬首”行動提供準確信息,就成為亞歷山大領銜的美國陸軍情報部門的工作重點。

基斯·亞歷山大,1952年生於紐約州錫拉丘茲市,1971年考入西點軍校,與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烏斯、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司令登普西和駐美南軍司令沃爾特·夏普是同屆同學。畢業後,亞歷山大曾先後在第1裝甲師、第7集團軍等多支王牌部隊情報部門任職,並於1991年以第1裝甲師助理參謀長的身份參加海灣戰爭。與此同時,亞歷山大還曾在陸軍情報中心等高級情報參謀機構擔任要職,參與了許多重要行動。而作為一名擁有4個碩士學位的學者型將領,其詼諧幽默的風格,也讓人印象深刻。美國陸軍前任副參謀長保羅·門諾爾就對他讚不絕口:“亞歷山大是我所遇到的最精明的同事,他具有超強的凝聚力……他總能取得成功,因為人們都願意與之共事。”
與彼得雷烏斯等一線統兵大將不同,亞歷山大軍旅生涯有些“默默無聞”。他屬於特業軍官和有限指揮軍官的行列,按照過去美軍一個不成文的慣例,特業軍官和有限指揮軍官最高只能晉升為中將,在美軍中處於“非主流”地位。按正常晉升模式,這位情報專家也許會以中將身份體面地退役。但是“9·11事件”,後相繼爆發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使得戰爭形態向非常規戰方向發展,情報和後勤部門的作用日益突出,這位“非主流派”軍官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顛覆性改變。2001年,亞歷山大出任美國中央司令部情報部部長,負責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情報工作,並因工作出色於2003年7月被提為負責陸軍情報工作的副參謀長。
伊戰後,伊境內針對美軍恐怖攻擊事件頻發,美軍傷亡不斷。為徹底根除駐伊美軍的禍患,美軍提出了以特種作戰為核心的“斬首”戰略,消滅各類反美武裝高級頭目。在此背景下,蒐集薩達姆等伊前政府高官和“基地”組織高級頭目相關情報,為“斬首”行動提供準確信息,就成為亞歷山大領銜的美國陸軍情報部門的工作重點。此間,他集中通信、武器、心理等多方面專家,組成團隊分析對手行動習慣特點,綜合各種信息搜剿伊反美武裝高級頭目。按照這一策略,特種部隊和情報分析人員在同一指揮系統下統一行動:特種部隊負責蒐集情報,而情報分析人員則對所獲情報進行分析,再對“蒐集者”下達新的作戰指示,從而使美軍情報與作戰部隊
日益融合,其指揮控制體系也由C41SR進一步向CSISR方向轉變,即“讓每名士兵都成為情報感測器”。在多方努力下,上任伊始的亞歷山大,便於2003年7月發現並擊斃了薩達姆的兩個兒子—烏代和庫賽,並於同年11月掌握了薩達姆藏身之所,全力配合第4機步師將其成功活捉。這位平叛行動中的“情報專家”,自然引起美軍高層的關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