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培高田地農業技術(raised field agriculture)是大約在3000年前秘魯山區農民發明的農業技術,這一技術的主要特點就是自我維持性和生產率很高。但是,這一技術隨後逐漸失傳,早在幾百年前就已被人們忘記。現在的科學家們發現,當用這一技術來種植秘魯當地的農作物,與採用現代的化肥和機械化相比,不僅產量更高,而且成本更低。現代試驗表明,重修這些土地只需要很少的勞動力,這對現代耕地面積不斷減少,人口數量不斷增加,有很好的啟示意義。
特點及優點
技術特點
培高田地農業技術使用的培高的田地寬13到33英尺(1英尺=30.48厘米),長達33到330英尺,高約3英尺。他們由渠道隔成大小基本相等的幾塊泥土平台,而作物就種植在這些泥土平台上,這些泥土平台的泥土主要來自挖取渠道里的泥土,因此,這種培高田地的主要費用來自挖去渠道和培高田地的費用。在種植作物的時候,人們可以在渠道里充水,這樣渠道里的水在乾旱的時候可以用來灌溉,白天可以吸收太陽光的熱量儲存起來,晚上在釋放出來,避免作物在冬季等季節受到霜凍的傷害;另外,渠道里還可以養魚,也可以容納家畜的排泄物,因此渠道沉積物里含有豐富的氮肥,可以為作物提供肥料。
優點
⒈渠水的溫度可以保護作物免受安第斯山山區寒夜裡經常出現的霜凍的侵襲;
⒉渠道可以及時將多餘的水排出,使作物免受洪水襲擊;
⒊由於毛細現象作用,渠水可以及時地被吸收到田地,而農民也可以很容易的通過手工從渠道中取水灌溉,
使作物免受乾旱的侵襲;
⒋作物可以從培高田地的泥土中所含的有機肥中吸取營養,這些富含有機肥的泥土取自旁邊的渠道,裡面含
有綠藻、家畜排泄物和植物枝葉,其營養程度優於有機肥;
⒌培高田地農業技術除了耗費勞動力以外,不耗費其他任何東西,而且當地村莊並不缺乏勞動力;
⒍渠道中養的魚提供的蛋白質,極大的改善了人們膳食情況。
試驗及推廣
由於具有以上優點,秘魯於1984年試驗培高田地農業技術,當時試驗田裡種植的土豆每公頃的產量是30噸,而其旁邊採用進口化肥和農機的對比田,每公頃產量僅為8噸。由於培高田地農業技術具有自我支持性和生產效率更高的特點,這一古老的技術已經在美國、印度尼西亞及好幾個拉美國家逐漸得到推廣。或許這一源於安第斯山,隨後又被人們遺忘數百年,現在又被科學家們發現的古老的農業技術,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將會在全世界得到重新運用。因此,儘管現在的高科技創造了無數奇蹟,我們仍可以從我們的祖先那裡學到一些有用的經驗。
技術示意圖
培高田地農業技術使用的培高的田地寬13到33英尺(1英尺=30.48厘米),長達33到330英尺,高約3英尺。他們由渠道隔成大小基本相等的幾塊泥土平台,而作物就種植在這些泥土平台上,這些泥土平台的泥土主要來自挖取渠道里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