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後村[山東煙臺市辛安鎮下轄村]

明成化年間(1465─1488年)紀姓建村。因建村於董家埠山之北,故命村名埠後。繼有朱、遲、孔、李等姓先後遷來定居。

概況

明成化年間(1465─1488年)紀姓建村。因建村於董家埠山之北,故命村名埠後。繼有朱、遲、孔、李等姓先後遷來定居。 埠後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北與辛莊、前黃塘村為鄰,東北和辛安村接壤,東南和大山所村相連,西南和卓格莊交界,西隔海灘和魯島村相望。 全村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8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薯類、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300戶,850人。有紀、朱、遲、孔、李等5姓,均為漢族。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村中僅有一處私塾。1944年,建埠後國小。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各類大、中專院校的學生40名,居鄰村之首。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不到100公斤,不少村民被迫討飯、逃荒、上關東。 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逐年上升。改革開放以來,家家糧食滿倉,吃燒不愁,全村80%的戶住上了新瓦房。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21平方米,人均存款3500元,全村有機車60輛,12馬力拖拉機5台,8馬力手扶農用車65輛,40馬力運輸車4輛,彩電260台,冰櫃50台,電話124部。 集體福利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村民的福利也逐步提高。1962年,村醫療站成立,為本村及鄰村治病,方便了民眾。1985年,建起自來水井,村民用上了自來水,吃水不花錢。1991年,成立了老頭隊,負責植樹、掃街、修路等工作。以前村中有三條主街道,雨天泥濘難行,經老頭隊的整修,解除了雨天行走之難。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4年,李炳俊、紀振永,經於洪溫、趙秀春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埠後村最早的黨員。1946年成立黨支部,有黨員10人。2002年,全村有黨員45人。先後有李炳俊、朱元勝、遲維正、朱鳳學、遲振芳、朱永利、朱永良、朱永山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孔召奎、孔召太、遲樂昌、紀振榮、遲澤治、遲振芳、遲澤榮、朱永貴、朱永山、遲澤治。1999年,遲澤治被選為首任村民直選村委會主任。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154戶通自來水,有190戶飲用井水,有1344戶通電,有119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74%和89.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6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1戶(分別占總數的57.84%和46.83%);該村委會到鄉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88輛,拖拉機112輛,機車85輛。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0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8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

截止2008年,該村有農戶1345戶,鄉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農業人口5164人,勞動力3576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苗族、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經濟

該村農民收入以種殖業和養殖業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94.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3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46.14萬元,占總收入的8.56%;畜牧業收入731.38萬元,占總收入的9.93%(出欄肉豬3939頭,肉牛238頭,肉羊473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收入1632萬元,占總收入的80.61%;工資性收入69.8萬元,占總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7人(占勞動力的13.19%),在省內務工647人,到省外務工30人,外出務工收入62.99萬元。

圖片 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