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坐落於廣東省海豐縣可塘鎮西北部,北臨國道,西與上寮、後寮接壤;南面東湖村,東北長橋村,東南鳳山村。由三山擁簇,西為葫蘆嶺,東為東畔嶺,北為後埔園。田園廣闊,有後湖、北廊、頭前、土裡埔、廊仔、瓦窯、鳳山湖、湖仔、橋邦、溝尾、黃土邱、四斗、翼後、烏面池等片良田。北遙坐筆架山,南遠望黃藤仔,左擁鳳山壩,右攬竹頭莊。四處土地平曠,皆良田美土。左側距東畔嶺約一公里,新溝自北向南繞帶而過,至離村前一公里開外,溝水歸為一港,名叫鹹草港。港上一橋,舊時村民投圩(趕集)必經之路。
歷史
關於建於何時,及歷史沿革如何,由於缺乏可信資料,難以考定。據傳,大約建鄉於清初,其先民三氏,即周氏、黃氏、陳氏。周氏遷自可塘圩東溪口,黃氏遷自可塘圩金錢埔桃仔園,(陳氏遷自何處,未明,待考)。舊時城格山,因封建禮俗,為烏旗陣營,常與鄰村竹苞械鬥。先人為防禦起見,築牆護村,牆高一丈,閘門三,一東南門,一正門,一北門。經數百年,今殘存東南門,余皆無存。至一九四九,四舊盡破,封建禁錮,改造殆盡。公社時期,歸入羅東,與竹苞同管區。改革開放後,從羅東管區析出,自為城格山管區。
文化
通行海豐話,信奉蔡媽夫人、帝爺公、華光爺、大王公、大伯爺、五穀母等。九月廿七華光爺誕,演大戲,謝神恩,宴賓客。舊時常宰豬哥(配種豬),鄰村戲稱說:豬哥肚,未做戲先“落後(下雨)”。七月十四盂蘭節,鄉仔連過二節,即十四一個,十五又一個。舊時,出虎獅(一種活動),水平高,名聲遠,傳獅術於公平勝高樓、可塘倉前等。
里邑
分大鄉、鄉仔(後嶺仔)、巷口。大鄉為周、黃混居,以周氏為主,居鄉前、中、右;黃氏為次,居村後;村左為巷口陳氏;鄉仔為黃氏。村里水井五,一為角仔井,一為頭前井,一為黃氏井,一為巷口陳氏井,一為鄉仔井(已廢)。角仔井,在村西北角,為周氏所用,井水清甜;頭前井,在周氏祠堂東南角,離池塘近,水質差。黃氏井,在周氏祠堂東,約三十米處,水質好;巷口井,在巷口陳氏祖祠右前方,為陳氏所用;鄉仔井,在東畔嶺北,約百米處,水量大,今已廢棄。
經濟
以農業種植為主,水稻占絕大部分,雜以少數經濟作物,如番茄、辣椒、番薯、瓜類、豆類等。改革開放後,不少年輕人多外出打工。近幾年,隨著可塘珠寶業的發展,不少村民以家庭作坊形式,加工珠寶等。除此,一些村民承包池塘,養鴨養魚,勤勞致富;一些承包荒山,種植荔枝等果樹。
僑胞
六十年代初,由於國內經濟困難,饑荒時有發生,尤其六二年間,一些村民偷逃香港。七十年代末,一些村民再度偷渡香港。幾撥偷渡潮中,約入港一二十人。大陸解禁回鄉令後,不少逃港者陸續歸來。他們或幫助親朋,或接濟窮苦,或報神恩,或修道路,做了不少慈善。他們的善舉,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桑梓的發展。光陰流逝,偷港者多以年壽過百,陸續西歸。而其後裔,早已是香港本地公民,回鄉甚少。
教育
一九九一年前,學齡兒童一至三年級,在本村周氏祠堂上學,屬羅東分校;四至六年級,在羅東分校就讀。九一年後,村里自建學校,並由周氏祠堂遷至新校區。自從,村中有了自己的完全國小。九四年前,凡升入國中階段的畢業生,在可塘中學就讀。九四年後,五羅各校學生,包括本村學生,劃歸可塘二中。近些年,由於人口外遷,生源劇減,由高峰時的二三百人,到三四十人。
交通
村路四通,二接國道,一接伯公仔,一接竹苞。以由國道經村東面繞至村前的新路為主道,余皆輔道,而且多已失修,坑窪不堪。由新路口往西,離縣城十三公里,往東,距鎮上三四公里。交通便捷,各路過往車,皆可停靠乘坐。
村產
除了耕地外,還有一些山林、零星地。由於產業開發,一些村產相續出租,或變賣。烏面池田地出租給黃寶清建機磚廠;酒廠的山林、零星地及鄰近的山地出租給泰商培育種植桉樹,年限五十年,即九七年至二0四起年支;翼後的山地、零星地買給謝建通建廠房,其餘買給本村村民;溝尾田地,被開發為池塘,先由租用,再被變賣;後寮湖兩百畝田地,為全村所有,用於出租。七十年代,竹苞路口東側一些屬本村的田地,劃借老農。
村委
自村民選舉法出台後,連續選出了幾屆村幹部。一般有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周其樂、周家宗、周義旦成擔任支部書記,周義家、周漢真、周梅、周自憶、周禮玉曾擔任村委主任或副主任之職。至二0一二年,村組成員有周義旦、周自憶、周禮玉、周漢武等人組成。
人物
周文火、黃華壽、周禮典、黃政石等曾任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