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農業

城市農業

城市農業是指滿足城市消費者需求為主要目的,採用集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城市廢棄物,在分散於城市或郊區各個角落的土地和水體裡種養各種農產品,並進行加工和銷售的產業。

基本信息

簡介

城市農業 城市農業

“城市農業”的概念:1977年美國農業經濟學家艾倫·尼斯明確提出了“城市農業”的概念。按照2003年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的定義,城市農業是指滿足城市消費者需求為主要目的,採用集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城市廢棄物,在分散於城市或郊區各個角落的土地和水體裡種養各種農產品,並進行加工和銷售的產業。城市農業在超大城市也稱都市農業,但不同國家強調的城市農業主體功能特徵、實踐經營模式存在很大差異。如:日本的城市間隙地農業,德國的“市民農園型農業”,荷蘭的“外向型農業”等。

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依託城市功能的輻射發展,形成一定區域條件下的具有超前性的農業形態。

城市農業是城鄉融合時代的新概念,是對城市和農業的廣義理解。

城市農業在中國的發展是具備相當大的潛力,尤其是在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單元形成購買力方面比較顯著,在陽光喬健康種植體系等一系列農業行為規範深度普及後,城鄉的融合在自然的環境中得以完成。

發展

城市自耕農 城市自耕農

我國當前發展城市農業最大的必要性在於:它可以為解決中小城市貧困和再就業問題提供一條新的思路。首先,在我國許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標準較低,難以滿足貧困人群的生活需求。引導貧困人群從事適當的城市農業生產,可以減少其購買食物的花費,使他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從而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緩解社會矛盾。廣州“城市自耕農”農業公司大力推廣城市農業。

其次,發展城市農業還可以使我國寶貴的土地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眾所周知,我國人均可耕地資源稀缺,但同時,城市土地資源不能有效利用,浪費現象也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中小城市,由於開發資金不足,圈占的城市土地閒置拋荒現象普遍。而城市土地地理位置優越,基本上都是肥沃的可耕地,由於我國城鄉土地所有制的差異,這些已經成為國有的土地退耕還農需要尋找新的方式,發展城市農業應該是一條很好的思路。在日本、荷蘭這樣的已開發國家,長久以來就重視城市農業生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耕地的不足,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值得借鑑。

再次,發展城市農業能夠更好地滿足城市居民不斷增長的生活需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精緻化。在許多城市,特別是中小城市,市民所需的時新蔬菜、水果、食用菌類等精細農產品還要靠長途運輸來滿足,不但增加了運輸成本,在質量上也受到影響。同時,與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城市環境的美化相關的農產品,如花卉、園藝、寵物、觀賞鳥類等;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關的經濟類農產品,如蠶桑、中草藥、花茶、食用鳥類(鴿子、鵪鶉)、蚊淨香草、薄荷、天竺葵等,都會給城市農業帶來很大的需求空間。

我國當前發展城市農業也有可能性。第一,城市中有大量急需尋找就業機會的勞動力資源,這些剩餘勞動力非常需要、而且適合從事城市農業生產。目前我國可以參加城市農業生產的勞動力資源主要有下崗職工、無業人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退休人員,特別是在企業改制、機構改革過程中提前退休的人員,城市化過程中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及城鎮的人口,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如聾啞人、輕度肢殘、輕度智殘人等。這些人力資源的特點是:在城市市場經濟模式下處於弱勢,很難和強勢群體實現公平競爭。受教育程度低,難以掌握現代專業技術。他們是城市農業的直接受益者。以上列舉的五類人員,其實也是城市貧困人群的主要組成部分,發展城市農業能夠使其增加收入,改善貧困狀況。對退休人員來說,參加農業勞動,還可以修身養性,延年益壽。至於農村轉移人口,由於失去土地,又沒有專業技術,他們大都長期無固定職業,流動性強。有調查認為,他們是犯罪率高發人群,開發城市農業可以使這部分人過上相對穩定的城市生活。他們是發展城市農業最好的人力資源。從我國現階段具體情況分析,這些人中有些有知青經歷,有些有農村生活背景。其共同特點是:雖居住在城市,但熟悉土地,熟悉農業,有些人還具備一定的農業生產技能。第二,城市中有大量可以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目前我國可以用來發展城市農業的土地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空置城市土地。城市化進程中暫時不能有效利用的城市土地。城市中還有很多有待開發的空間資源,如地下空間,屋頂空間,立體牆面空間等。這些土地的特點是:單位面積小,多為小塊土地;分散、不連貫;形式多樣,房前、屋後、陽台、地下、路邊、屋頂、牆面、小塊水面等等,這些和傳統農業土地概念相區別的小型而多樣化的土地形式,正好適合發展以精細為特徵的城市農業。

城市農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不同歷史時期應該有一個合理定位,這個定位應該與解決重大社會問題相結合。筆者認為,從發展目標上看,我國城市農業的研究和開發應合理定位於:解決中小城市貧困和再就業問題。與這一定位相聯繫,著眼點應在於社會效益而非簡單經濟效益,目的是解決下崗貧困人口自身生活需求,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暫時不應鼓勵做大,避免造成一窩蜂、一陣風。從內容上看,我國現階段發展城市化農業在技術上應該有高起點、高標準要求,其合理定位應該是: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知識密集型的精細農業,與大面積種植的農村農業不但要有區別,還應形成互補環保型農業。要和城市環境保護結合起來,注意開發那些可以利用城市垃圾做肥料的、可以分解有毒物質的、能夠吸收汽車尾氣的植物。適應居民生活需求,品種不斷更新。適應市場變化,能夠快速轉型。和城市綠化相結合,能夠美化城市。

城市農業的良好發展前景已經引起我國政界、學界的關注。學者們從理論上進行了探討。筆者認為,當前除了理論研究之外,應該做以下幾方面的具體工作:1、做好相關資源的調查和整合工作。城市土地管理部門、規劃部門、民政部門應該相互協調,對市區(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適合發展城市農業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進行調查登記,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循序漸進的城市農業發展規劃。2、制定相關法律規章制度,對已經存在的城市農業生產加強管理。同時,如何理順城市土地權屬關係,城市農業土地合法使用權的獲得及其與農村土地承包制的區別,違法違章使用土地的限制和處罰等等,都需要制定出明確的法律法規。3、完善技術支持措施。要運用市場經濟手段,促進城市農業科學技術項目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廣,建立技術培訓、技術支持的機構和網路。有條件的城市還可以在職業技術學院設立相關專業,為城市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做人才儲備。4、完善資金支持措施。如:制定政策吸引投資,為貧困生產者提供小額貸款,提倡集資經營等等。

農業發展除了種養還有什麼招數?央企中國城市建設集團就提出了“城市農業”的概念,提出發揮海口自然優勢,建設可玩、可耕、可小住的農業莊園。昨天從中國城建集團海南有限公司獲悉,目前已完成項目開工前的施工道路、園區用地範圍內圍牆建設,進行景觀樹種的栽培;項目的總體規劃正在進行第三輪修改。今年計畫投資5億元,建設5個樣板莊園。

“私人定製”服務高端

海口東山國際農莊展示園區項目位於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東北部約4.7公里處,占地約225.9公頃。這裡距海口城區約25公里,東距海南東線高速約7.7公里,西距G224國道約3.7公里,距離美蘭國際機場約25分鐘車程。

中國城建集團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龍兆介紹,項目定位為全國首個實現以城補鄉、城市資本進入農村的服務型、就業型農業項目。建設現代國際生態農業示範基地,打造世界旅遊觀光農業自然景觀開發區,符合海南旅遊文化特質的優雅純美之地,現代化低碳、環保、創建宜居城市的名片區域。

據介紹,項目服務於“北上廣”和東部沿海地區高端消費人群,適應海南國際旅遊島的私人農業生產、康體娛樂、農業旅遊觀光等需求。項目以自然環境為支撐,打造有機、生態、高科技的創新型高端生態農莊,滿足國內高端人群的居住與休閒度假需求。

一期投資16億元

現場看到,林地及水域占了現狀用地的大部分。總用地約225.9公頃中,花梨木占地約10.7公頃,果樹約5.9公頃,觀賞樹約10.7公頃,水域約39.2公頃。項目建設範圍(一期)共3000畝,建設期限5年,總投資16億元。

曹龍兆介紹,海口東山國際農莊項目是中國城建集團海南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項目,近一年時間已投入一億元進行前期準備。我們的目標是把這一項目建設成海南島上一個高端的、精品的城市農業莊園項目。海口東山國際農莊項目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城市和農業相結合的新產品,我們提出“城市農業”的概念。這個項目的特點是在滿足高端人士消費需求的同時,解決一批農民長期就業問題,這也是中國農村發展的未來。

中國城建集團總裁於煉在視察項目時,表示非常支持在海口建這個項目,總部要在資金上予以保證。

七大內容體驗農家生活

項目主要建設7大內容:國際農莊文化展示部分,每個小莊園即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度假園;中國農耕文化展示園以中國各時期傳統的農耕文化的發展為主線,並讓人們參與農事體驗,可作為青少年農業教育基地;熱帶珍稀植物園是一座具有科研、科普、觀光和植物資源保護功能的綜合性熱帶植物園;傳統農產品加工作坊以傳統方式進行農產品加工,布置釀酒坊、豆腐坊、精油坊、海南特色小吃坊、竹工藝品加工坊、陶器作坊等,整個加工作坊是開放式的,有專業的老師指導;莊園小集市主要功能是對內交換和對外銷售,再現原始的商品交易集市;生態美食村以海南特色民居形成院落式的村落,各家各戶經營不同的海南特色美食,環境質量助升餐飲質量,以健康、原生態為主題;鄉村酒店、鄉村莊園俱樂部計畫建設200套鄉村客舍,包括2-3個以接待小型會議為主的專業會議、娛樂和康體設施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