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城垣村位於東壚鄉東部,東鄰許坡村,西接東壚村,南部與崖下崔家、坑南相鄰,北鄰白窩、董壁。
耕地面積2238畝,灘地240畝。自然條件差,因溝坡地多,水澆面積占百分之四十。現有農產品小麥、棉花、蘋果等,有衛生所1個,小賣部2個,運輸業4個,油坊1個,人均收入4000多元。
人員概況:
1961年4月從東壚分離,成立城垣村黨支部、村委會,有6個居民組,195戶,744人,勞力470人,全系漢族。城垣村黨支部成立於1961年,有黨員5人,歷時50年,現在黨員21人。
發展歷程:
城垣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抗日戰爭時期,張量、張銘、張雲等革命青年奔赴延安參加革命。解放戰爭時期,張國基作為黨的地下組織負責人,在本村發展黨組織,秘密開展地下工作。
1947年,陳有財、張守策等人領導人民鬥地主、分田地、支援前線。農會主席陳有財不幸於1949年冬被孟當石匪幫殺害。1967年架線通電、建磨麵廠;1974年建鑼旋高溫軋油房,建立村保健站,組織“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連續幾年代表東壚公社進縣匯演。組織了板報組,建立了圖書室,是農業學大寨的一面紅旗;
1976-1980年,參加了大禹渡水利工程的修建,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放土地各家各戶;
1981-1983年,蓋4間磚房,鑿修水洞1300多米,全村實現了有線喇叭化,受到縣委的表揚和獎勵;
1983-1986年,修防滲水洞1300多米,防滲渠道3000多米;成立“紅白理事會”、“板報宣傳隊”和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實現人均1畝蘋果園;
1987年,新蓋教舍8間。
1990年,退宅還田擴大耕地40畝,打井1眼。1991年硬化道路4公里,為解決澆地難問題鑿水洞400米,復修水洞1300米,水池1個。
1993年修城垣至東壚2公里舖油,2000年低網改造,2002年修U型黃灌渠2000餘米,建水塔一座,鋪設飲水管道3000餘米,2004年修城垣至董壁道路鋪油1.2公里。
2006年完成城垣至坑南、坑北道路鋪油工程;2008年完成1800米長的巷道硬化工程。2010年重修城垣至東壚2.2公里道路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