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童年時期
1905年1月11日,曼弗德·利奧波夫斯基(Manford Lepofsky)生於紐約布魯克林,Benjamin Lepofsky和Rebecca Wallerstein之子,還有兩個姐妹;他的童年在布魯克林度過;
童年的李有一段被他稱為街頭暴力(brutality of the streets)的困難時期,此時他開始通過書本尋求庇護。(時間不詳)
1905年10月20日,丹尼爾·南西(Daniel Nathan)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Meyer H. Nathan和Dora Wallerstein之子;後來搬往紐約鄉下的埃勒米亞(Elmira);
1917年,丹奈全家回到布魯克林,住進娘家的房子;
1917年冬,丹奈左耳膿腫臥床,開始接觸偵探小說,他的阿姨就在他的床頭給他讀阿瑟·柯南·道爾的《冒險史》,這影響了他的一生;
1921年,時值高中的第三學年,16歲的丹奈輟學打工以便補貼家用;
青年時代
1926年,丹奈與Mary Beck結婚,育有2子;而大學畢業的李為自己找了一條通往廣告業的路。
1927年,李與弗朗西斯(Frances Guihan)合作,為無聲電影“Closed Gate”寫了劇本;
1928年,李與Betty Miller結婚;丹奈成為紐約一家廣告代理商的編輯和藝術主管;
1928年,二人歷時3個月寫出了《羅馬帽子之謎》,作為當時McClures雜誌和Lippincotts書屋聯合主辦的偵探小說有獎徵文參賽作品,原本應獲首獎,因雜誌社突然倒閉,繼任者將獎授予了別人;
1929年,Stocks出版社(Lippincotts書屋)將《羅馬帽子之謎》出版,共發行8000冊;
1930年,創作了《弗蘭西寓所粉末之謎》,獲得了更大的成功,為他們以後堅持創作埋下伏筆;
冉冉新星
1931年,二人正式放棄工作,改為專心寫作,預示了一個時代的來臨;
1932年,二人發表四部長篇偵探小說,兩部以“埃勒里·奎因”名義發表的《希臘棺材之謎》和《埃及十字之謎》,兩部以“巴納比·羅斯”名義發表的《X的悲劇》和《Y的悲劇》。四部堪稱解謎推理的經典作品;
1932年,二人帶著面具在哥倫比亞大學等會場展開辯論,當時人們以為埃勒里·奎因就是S.S.范·達因,而巴納比·羅斯是Alexander Woolcott,實際上在《羅馬帽子之謎》的序言中奎因就留下線索告訴讀者羅斯其實是奎因的分身;
1932年,在《X的悲劇》中首次使用臨終的線索,此後在1933年的《孿生之謎》中將“臨終的線索”帶入埃勒里系列,並成為奎因的標誌性詭計;
1933年10月,二人創建月刊雜誌《神秘聯盟》,遺憾的是維持了4期(第5期出好但沒有發行)就夭折了;
1932年-1935年,二人一共創作了6部奎因系列小說,另有四部署名為巴納比·羅斯(Barnaby Ross),即後來聞名於世的悲劇系列,塑造了哲瑞·雷恩這樣一位睿智的老人;
1934年6月,奎因的《中國橘子之謎》簡寫版發表在光面雜誌《紅皮書》(Redbook)上,同年10月期的《紅皮書》刊登了奎因的短篇小說《瘋狂下午茶》;
1935年,美國Liberty公司出品了首部埃勒里電影“The Spanish Cape Mystery”,Donald Cook成為首位扮演埃勒里的演員,並不成功,此後雖然多家電影公司拍攝了奎因電影(大部分不是基於原著改編的),但是都相當失敗;
1936年10月10日,世人第一次知道奎因和羅斯的真面目,《出版家周刊》的《神秘的面具作家》一文揭示了二人身份;
遭遇低谷
1936年,《半途之屋》已經可以看到奎因受到的光面雜誌影響;
1937年至1938年,奎因創作了《惡魔的報酬》(1937)和《紅桃四》(1938),作為他們進軍電影界的號角;此段時期他們的創作受到女性光面雜誌的影響較大,失去了一些公平性和智力的激情;
1938年,丹奈利用自己的藏書主編了偵探小說選集《挑戰讀者》,此後致力於收集短篇偵探小說,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私人短篇偵探小說圖書館,後將藏品賣與德克薩斯州大學圖書館;
1939年4月7日,二人首次合作播出系列廣播劇“Author! Author!”(Mutual廣播網),持續到1940年2月12日;
1939年,丹奈全家搬到長島的Great Neck;
1939年6月18日,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埃勒里·奎因懸疑廣播劇”第一篇“The Adventure of The Gum-Chewing Millionaire”,使用了“挑戰聽眾”的獨特手法,此後二人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廣播劇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每周的廣播劇一直延續到1948年;
1939年,丹奈寫好一部小說的大綱,卻發現情節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新作《無人生還》類似,不得不放棄;
1939年,《龍牙》成為奎因最後一部為了迎合電影及光面雜誌而寫的小說,奎因第二時期結束;
1930年代末期,奎因曾在好萊塢當過一陣子的編劇,這段在哥倫比亞、米高梅及派拉蒙片廠工作的期間,寫了不少迎合好萊塢口味的劇本,包括為“瘦子”系列創作了一個故事,但大都被束之高閣,沒有拍成電影;
1940年4月26日,366期(連載到375期)的《Gulf Funny Weekly》刊登了首篇奎因系列漫畫“The Adventure of the Secret Partner”(根據廣播劇改編);
1940年11月,一場車禍差點奪走丹奈的性命,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奎因逃過一劫,1941年初得以康復;
巔峰時刻
1941年,為了紀念埃德加·愛倫·坡《莫格街謀殺案》發表100周年,奎因選編了《101年的娛樂:偉大的偵探小說1841-1941》,這是史上重要的文選集;
1941年,偵探推理的頂尖雜誌《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EQMM)誕生,丹奈說,《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是要將偵探小說從通俗文學提升為正統的文學形式,通過提供這樣一個實踐的場所來鼓勵我們中間的人寫出更好的作品,培養和發展更多新的作家。直至今日,仍是這一領域的翹楚;
1942年,《凶鎮》發表,開創了埃勒里·奎因的新紀元,形成了埃勒里·奎因自己的模式。奎因小說完成了從解決心智遊戲到哲人偵探的轉變,EQ進入巔峰時代;1942年5月,EQMM改為雙月刊,不久改為月刊;
1942年,奎因出版《The Detective Short Story: A Bibliography》,一本研究短篇小說書目的專著,在當時很了不起;
1942年7月4日,經過三個月的求愛,李與Kaye Brinker結婚,後者是曾經奎因廣播劇中的女演員,他們育有8個子女,4男4女;
1943年,丹奈受邀參加BSI(貝克街小分隊,著名且相當嚴格的福爾摩斯迷協會)聚餐;
1944年,奎因選編《歇洛克·福爾摩斯失敗史》,收錄33篇小說,包括馬克·吐溫、歐·亨利等人作品,出版後遭到柯南·道爾之子埃德里安·柯南·道爾等人的反對;
1945年6月,丹奈的妻子瑪麗因為癌症瀕臨死亡,並在當年去世;丹奈為了自己和兩個兒子打算,堅強的化悲痛為力量,繼續進行EQMM的工作;
1945年,包括埃勒里·奎因、厄爾·斯坦利·加德納等人在內的一些偵探小說家聚集在紐約討論一個專業偵探小說家的組織。於是後來成立了著名的“全美偵探小說作家協會”(MWA,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
1945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埃勒里·奎因系列廣播劇獲得MWA埃德加第一屆最佳廣播劇獎;
1946年,奎因編輯出版《The Queen’s Award, 1946》,收錄EQMM年度最佳短篇小說,此後幾乎年年出版;
1947年,丹奈與Hilda Wiesenthal成婚,後者因為Isadore Silverman醫生死在二戰而成為寡婦,後育有1子;
1947年4月,李和妻子因為廣播劇的關係,隨之搬到洛杉磯;
1948年,丹奈與Hilda Wiesenthal唯一的孩子史蒂芬·丹奈呱呱墜地;
1948年,奎因編輯的選集和雜誌獲得埃德加獎最佳短篇獎;
1950年10月14日,首部埃勒里系列電視片“The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在Dumont電視台播出,持續到1951年;
1950年,丹奈成為BSI正式成員,受封“臨終的偵探”(因為奎因小說中經常出現臨終的線索);
1950年,獲埃德加最佳短篇獎:“十年以來自始至終為《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服務”;
1951年,《Queen's Quorum, A History of the Detective/Crime Story》獲埃德加特別獎,這本書精選了105本具有重要意義的短篇小說集加以介紹,是讀者和收藏家按圖索驥的好幫手,1969年出版了修訂版增訂至125本;
1951年,EQMM10周年特輯上奎因對Howard Haycraft的《Murder for Pleasure》(1941)中“讀者選出的里程碑式偵探小說列表”進行了增補,推出了“HQ書單”(THE HAYCRAFT-QUEEN DEFINITIVE LIBRARY OF DETECTIVE-CRIME-MYSTERY FICTION),在推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後又再次增補,1956年推出最終版);
1953年,Little Brown出版社出版《金色的夏天》,署名為丹奈的出生名丹尼爾·南西,這是一本具有自傳體性質的小說,記敘了小丹尼爾在鄉下的生活,其中包含一些丹奈寫的詩;
1954年,史蒂芬·丹奈因為腦部疾病夭折,這對於丹奈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1954年,Little Brown出版了《A Silver Anniversary Tribute to Ellery Queen from Authors, Critics, Editors and Famous Fans》,紀念《羅馬帽子》出版25周年;
1957年,奎因出版《In the Queens' Parlor, And Other Leaves From Editors' Notebook》。這本書總共收錄了五十則形形色色的文章,來源多半為EQMM的編輯手記。其中既有學術性很強的論文,也有輕鬆戲謔的散文。
1958年,埃勒里·奎因寫完了《最後一擊》,一個時代漸漸的畫上了句號;
王朝漸逝
1961年,埃勒里·奎因獲得愛德加“大師獎”(Grand Master award);
1968年,以研究、介紹奎因為主的雜誌《The Queen Canon Bibliofile》(後更名為“The Ellery Queen Review”)出版,1970年停刊,由Robert Washer編輯;
1968年,Iona學院授予給奎因哥倫比亞偵探小說獎(Columbia Prize in Mystery);
1969年2月22日,《紐約時報》發表Israel Shenker為《羅馬帽子》出版40周年作的訪談文章;
1969年,埃德加特別獎:紀念《羅馬帽子之謎》發行40周年;
1971年4月3日,曼弗雷德·本寧頓·李在New Milford去世。丹奈繼續從事《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的編輯工作,此後沒有丹奈發表過奎因的長篇偵探小說;
1972年,丹奈的第二位妻子Hilda Wiesenthal因為癌症去世;
1973年,Francis M. Nevins Jr和Ray Stanich合著了研究奎因廣播劇的專著《The Sound of Detection: Ellery Queen's Adventures in Radio》(2002年出版了增訂版);
1974年,Francis M. Nevins Jr.出版了研究奎因作品的專著《Royal Bloodline: Ellery Queen, Author and Detective》,獲得當年的埃德加特別獎;
1975年11月,丹奈與Koppel Rose結婚,這是一位藝術家,她給了丹奈較為幸福的晚年;
1977年,丹奈去日本會見了松本清張、鮎川哲也等人;
1979年4月17日,丹奈被Carroll大學授予名譽博士,頒發了人文學博士證書;
1979年,NBC(國家廣播公司)電視系列片“Ellery Queen”播出,持續到1976年,Jim Hutton扮演的埃勒里,David Wayne扮演理察,較為成功;
1979年,日本松竹映畫出品了基於《凶鎮》的電影“配達されない三通の手紙”(三封沒有送達的信,但電影中的偵探不叫埃勒里),丹奈為此去日本參加首映式;
1980年10月後,丹奈身體情況開始惡化;
1982年9月3日,弗瑞德里克·丹奈在紐約White Plains去世;
1983年,MWA設立了“埃勒里·奎因獎”,用來表彰具有埃勒里·奎因精神的出版者和編輯等;
1991年,丹奈的最後一位妻子Koppel Rose在愛爾蘭科克市的一家醫院去世;
1999年,EQMM出版雙月合輯埃勒里·奎因特刊,紀念《羅馬帽子》出版70周年;
1999年,為紀念奎因誕生70周年,《錯誤的悲劇及其他》一書出版,其中包括一部完成提綱卻沒有寫成長篇小說的大綱,六部短篇以及各種評論雜文。
作品列表
詳細列表
奎因第一時期作品
The Roman Hat Mystery--1929 | 《羅馬帽子之謎》 |
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1930 | 《法國粉末之謎》(法國香粉之謎,弗蘭奇寓所粉末之謎) |
The Dutch Shoe Mystery--1931 | 《荷蘭鞋之謎》 |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1932 | 《希臘棺材之謎》 |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1932 | 《埃及十字架之謎》 |
The Tragedy of X--1932 | 《X的悲劇》 |
The Tragedy of Y--1932 | 《Y的悲劇》 |
The Tragedy of Z--1933 | 《Z的悲劇》 |
Drury Lane's Last Case--1933 | 《哲瑞·雷恩的最後一案》 |
The American Gun Mystery--1933 | 《美國槍之謎》 |
The Siamese Twin Mystery--1933 | 《暹羅連體人之謎》(孿生之謎) |
The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 --1934 | 《瘋狂下午茶》(奎因冒險史)短篇小說集包括下列作品: |
The Adventure of the African Traveller | (非洲旅行者) |
The Adventure of the Hanging Acrobat | (吊死的特技演員) |
The Adventure of the One - penny Black | (黑便士) |
The Adventure of the Beared Lady | (有鬍子的女人) |
The Adventure of the Three Lame Men | (三個跛子) |
The Adventure of the Invisible Lover | (隱形的仰慕者) |
The Adventure of the Teakwood Case | (柚木煙盒) |
The Adventure of “The Two-heated Dog” | (雙頭狗) |
The Adventure of the Glass -domed Clock | (玻璃圓頂鍾) |
The Adventure of the Seven Black | (七隻黑貓) |
The Adventure of the Mad Tea -party | (瘋狂下午茶) |
The Chinese Orange Mystery--1934 | 《中國橘子之謎》 |
The Spanish Cape Mystery--1935 | 《西班牙披肩之謎》 |
奎因第二時期作品
Halfway House--1936 | 《半途之屋》(瑞典火柴之謎)註:非國名系列 |
The Door Between--1937 | 《生死之門》(日本扇子之謎,隔間的門)註:非國名系列 |
The Devil to Pay--1937 | 《惡魔的報酬》 |
The Four of Hearts--1938 | 《紅桃4》 |
The Dragon's Teeth--1939 | 《龍牙》 |
The New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1940 | 《上帝之燈》,短篇小說集【包括: |
The Adventure of theTreasure Hunt | (尋寶遊戲) |
The Adventure of the Hollow Dragon | (空洞的龍) |
The Adventure of the House of Darkness | (黑暗之屋) |
The Adventure of the Bleeding Portrait | (泣血的畫像) |
Man Bites Dog | (人咬狗) |
Long Shot | (長射) |
Mind over Matter | (心靈勝於物質) |
Trojan Horse | (木馬) |
The Lamp of God | (上帝之燈)】 |
奎因第三時期作品
Calamity Town--1942 | 《凶鎮》(又名《災難之城》) |
There Was an Old Woman--1943 | 《從前有個老女人》(住在鞋子裡的女人) |
The Murderer is a Fox--1945 | 《兇手是狐》(狐狸兇手) |
Ten Days' Wonder--1948 | 《十日驚奇》 |
Cat of Many Tails--1949 | 《九尾怪貓》 |
Double, Double--1950 | 《雙倍,雙倍》(雙面萊特) |
The Origin of Evil--1951 | 《惡之源》 |
The King is Dead--1952 | 《王者已逝》 |
Calendar of Crime--1952 | 《犯罪日曆》短篇小說集,【包括: |
The Inner Circle | (圈內小集團) |
The Presidents Half Disme | (總統的半角銀幣) |
The Ides of Michael Magoon | (馬古恩倒霉的日子) |
The Emperor's Dice | (皇帝的骰子) |
The Gettysburg Bugle | (葛底斯堡軍號) |
The Medical Finger | (醫藥手指) |
The Fallen Angel | (墮落的天使) |
The Needle's Eye | (針眼) |
The Three R's | (三個R的秘密) |
The Dead Cat | (死貓) |
The Telltale Bottle | (故事瓶) |
The Dauphin's Doll | (王儲的玩偶)】 |
The Scarlet Letters--1953 | 《血色的信》(猩紅色的信) |
The Glass Village-- 1954 | 《玻璃村莊》 |
Q.B.I. --1955 | 《奎因調查局》(QBI:奎因調查公司) |
Inspector Queen's Own Case--1956 | 《奎因探長自己的案子》 |
The Finishing Stroke--1958 | 《最後一擊》 |
奎因第四時期作品
The Player on the Other Side--1963 | 《另一方玩家》 (本書系Theodore Sturgeon 根據丹奈創作的大綱寫成) |
And on the Eighth Day--1964 | 《然後在第八天》 (本書系Avram Davidson 根據丹奈創作的大綱寫成) |
The Fourth Side of the Triangle --1965 | 《三角形的第四邊》 (本書系Avram Davidson 根據丹奈創作的大綱寫成) |
Queen's Full--1966 | 《奎因出擊》 |
A Study in Terror-1966 | 《恐怖的研究》 |
Face to Face--1967 | 《臉對臉》 |
The House of Brass--1968 | 《銅屋》 |
Cop Out--1968 | 《逃避》 |
Q.E.D. -- Queen's Experiments in Detection--1968 | 《奎因的推理實驗》 |
The Last Woman in His Life--1969 | 《他生命中最後的女人》 |
A Fine and Private Place--1971 | 《美好的秘密之地》 |
The Blue Movie Murders--1972 | 《色情電影謀殺案》(本書由愛德華霍克代筆完成) |
The Tragedy of Errors and Others--1999 | 《錯誤的悲劇》(未完成的小說大綱、短篇集以及紀念文集) |
The Adventure of the Murdered Moths--2005 | 《被謀殺的飛蛾》(短篇廣播劇集) |
衍生節目
埃勒里·奎因的形象並不僅僅活躍在奎因的小說里。同時也出現在當時他所能涉及的各個領域。藉此埃勒里這個充滿魅力的偵探形象在美國成了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系列小說被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廣播劇和漫畫等。
廣播節目
在1939年到1949年間,美國全部三個收音機網路都在播放廣播節目《埃勒里·奎因冒險記》。到了1970年代,在各地播放的湊時廣播《埃勒里·奎因的一分鐘推理》每次播放開始都有這么一段宣言:‘我是埃勒里·奎因……’,接著在一分鐘內敘述一個謎團。然後,電台慫恿聽眾去破解這個謎團,最先破解這個謎團的人將得到一筆獎金。
電視節目
海倫妮·漢夫的知名著作《查寧十字路84號》就是電視節目版的《埃勒里·奎因冒險記》,在杜蒙特(DuMont)電視網首播,但鏇即又換到美國廣播公司播出。在播映的初期,奎因一角由利伊·哈特(Lee Hart)演出,而在該演員去世後,改由利伊·鮑曼接演。在1954年,這部作品回到杜蒙特播映,並改由雨果·馬羅主演。喬治·納德爾則在《埃勒里·奎因繼續冒險記》(1958-59)里扮演奎因,但在最後一個事件里,被換成由利伊·菲利普斯擔當演出。
彼得·羅福特在1971年的電視節目─《埃勒里·奎因:別看背後》里,成為巨星。老牌演員哈利·摩爾根則扮演奎因的老爸奎因巡官;不過,在這個節目裡,埃勒里·奎因卻叫奎因巡官“叔叔”。
1975—1976年的電視連續劇《埃勒里·奎因》由曾負責《神探可倫坡》的William Link和Richard Levinson負責編寫,並模仿奎因的早期風格。奎因由吉姆·赫頓出演,並由大衛·韋恩飾演其父,上演1940年代紐約的探案故事。Tom Reese演出奎因巡官的助手維利,是系列影集的固定班底之一(這個角色曾經在小說、廣播與電視節目中出現,但在此影集出現前未被安排成主要的配角)。影集每集最後會由埃勒里(除去一集是由其父)召集所有嫌疑人齊聚一堂並指出他們中的真兇,而且這一幕之前,總是會有「向讀者挑戰」的宣言,大偵探奎因走進事件現場,並邀請觀眾親自去破解謎團。許多媒體都認為這個系列的作品是埃勒里奎因為電視節目帶來的最佳產物。2位編劇後來更是因《神探可倫坡和埃勒里奎因電視劇》(Columbo and Ellery Queen TV series)的貢獻獲得1979年愛倫坡特別獎。
電影
《西班牙岬角的秘密》(1935)——唐納德·柯克飾埃勒里·奎因,蓋伊·阿薩(Guy Usher)飾奎因巡官(演出作品《西班牙岬角的秘密》)
《橘子秘密》(The Mandarin Mystery)(1936)——艾迪·昆伊倫飾埃勒里·奎因,韋德·保特勒(Wade Boteler)飾奎因巡官(改編自《中國橘子的秘密》)
《大偵探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 Master Detective)(1940)——拉爾夫·貝拉米飾埃勒里·奎因,瑪格麗特·林賽伊飾妮基·波特,查理·格普溫飾奎因巡官
《埃勒里·奎因的屋檐之謎》(Ellery Queen's Penthouse Mystery)(1941)—— 拉爾夫·貝拉米飾埃勒里·奎因,瑪格麗特·林賽伊飾妮基·波特,查理·格普溫飾奎因巡官
《埃勒里·奎因與謀殺擂台》(Ellery Queen and the Murder Ring)(1941)—— 拉爾夫·貝拉米飾埃勒里·奎因,瑪格麗特·林賽伊飾妮基·波特,查理·格普溫飾奎因巡官
《埃勒里·奎因與完美犯罪》(Ellery Queen and the Perfect Crime)(1941)—— 拉爾夫·貝拉米飾埃勒里·奎因,瑪格麗特·林賽伊飾妮基·波特,查理·格普溫飾奎因巡官
《敵方密探遇上埃勒里·奎因》(Enemy Agents Meet Ellery Queen) (1942)—— 拉爾夫·貝拉米飾埃勒里·奎因,瑪格麗特·林賽伊飾妮基·波特,查理·格普溫飾奎因巡官
《埃勒里·奎因千鈞一髮》(A Close Call for Ellery Queen) (1942)——威廉·加爾根飾埃勒里·奎因,瑪格麗特·林賽伊飾妮基·波特,查理·格普溫飾奎因巡官
《給埃勒里·奎因的拚命機會》 (A Desperate Chance for Ellery Queen)(1942)—— 威廉·加爾根飾埃勒里·奎因, 瑪格麗特·林賽伊飾妮基·波特,查理·格普溫飾奎因巡官
《La Décade prodigieuse》(1971)(英譯《Ten Days' Wonder》)(十日奇蹟)─—克洛德·查布洛爾執導,巨星安東尼·帕金斯與奧爾遜·威爾斯演出(以《十日驚奇》為藍本,但劇中沒有登場任何偵探)
《配達されない三通の手紙》(1979)(英譯《The three undelivered letters》,中譯《信札疑雲》)─— 由日本導演野村芳太郎執導(以《災難之城》為藍本,但沒有任何偵探登場)
其中,妮基·波特(Nikki Porter)一角原本只登場於電影版的故事,而沒有登場在任何長、短篇小說;直到《There Was An Old Woman》(1943)中的一個角色(奎因的調情對象)主動改名為妮基·波特,並擔任奎因的秘書,妮基·波特出現在之後的小說與作品裡。有人推測此舉是為了將1940年到1942的電影間,兩人的愛情原素放到小說之中。
創作歷程
奎因早年的小說,從《羅馬帽子》到《西班牙披肩之謎》(1935),通常被認為是奎因的第一時期。除了以國名系列為代表的九部作品。他們還以另一個筆名“巴納比·羅斯”創作了聾偵探哲瑞·雷恩系列,包括《X的悲劇》、《Y的悲劇》等共四部。最初作者不肯公布這兩個筆名的真實身份,還製造了戴著面具的奎因和同樣戴著面具的羅斯同時登台比試推理能力的戲劇性場面。這時期,他們以傳統解謎小說為目標,很多都堪稱黃金時代最優秀的作品。小說的最大特色是推理分析縝密、細緻,布局絲絲入扣、一環套一環,線索公平合理、解謎趣味濃厚。勿需多言,凡是解謎偵探小說的擁護者必然會鍾情於他們的作品。
奎因第二時期的開始於《半途之屋》(1936),這是第一個標題沒有包含國名的埃勒里的案子。這時期丹奈和李主要受女性光面雜誌的影響,大約在30年代中期他們開始把小說賣給光面雜誌還有好萊塢。30年代後期他們曾經為哥倫比亞、派拉蒙和米高梅作過編劇。較之早期的名著,第二時期的小說智力遊戲上是薄弱的,有著過多的女性情感,人物出於改編電影的考慮而人性化。另一方面,闡釋了廣泛的看法,縱觀這個時期,我們看到整個第二時期為使埃勒里和奎因的世界更加人性化而努力,也是為集大成的第三時期作鋪墊。1939年的《龍牙》宣告了這時期的結束。
到第三期才稱得上是奎因個人創作思想的完全體現,即:偵探小說不僅是講述偵探案件的故事,同樣可以寫成具有嚴肅主題的小說。這時期的《凶鎮》(1942)、《十日驚奇》(1948)、《九尾怪貓》(1949)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偵探小說,更因為其中包含的深層次的社會、宗教、人文思想而成為具有文學水準的嚴肅小說。《凶鎮》中蘿拉和吉姆之間的關係,《十日驚奇》中霍華德和繼母之間的關係,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愛情元素,而是作者試圖探討的問題。這些小說不可以唯讀一遍,而是應當重複閱讀從中汲取作者的深層思想。此外,奎因將“神探已死”的理念帶入小說,給與埃勒里一種重生的洗禮。
第四期作品不再像第三期那樣主題嚴肅而沉重,轉而重新帶有遊戲性質。不過和第一期標榜挑戰讀者不同,第四期作品帶給讀者的是一種趣味性,這在短篇小說中更為明顯,詭計顯得雖然簡單卻不失巧妙,似乎也在預示著奎因組合正在走向終點。1971年4月3日,李去世了,雖然此後丹奈繼續從事他的偵探小說事業,但是沒有再發表過奎因的長篇偵探小說。1982年9月3日,丹奈在紐約去世,埃勒里·奎因也就終吉他半世紀的偵探歷程。
創作特點
從創作模式來看,奎因系列屬於典型的古典式偵探小說。一樁謀殺案,一系列線索,一群嫌疑犯,一個能把一些不相關的事實串聯成清晰、完整圖畫的天才偵探,所有這些古典式偵探小說的要素都貫穿“埃勒里·奎因”小說的始終。在早期,丹奈和李主要受阿加莎·克里斯蒂、范·戴恩等人的影響,十分重視情節設定。書中描述的案件恍如河面上籠罩著的一團團迷霧,讓讀者跟隨著穿過這一團團迷霧,走到陽光明媚的彼岸。丹奈和李信奉“均等線索”的創作原則,所有與案件有關的線索均被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而使讀者也能運用邏輯推理斷案,獲得親身參與的體驗。相比之下,他們對人物刻畫不是很重視,從《羅馬禮帽之謎》、《希臘棺材之謎》到《龍齒》,埃勒里·奎因顯得個性蒼白,無血無肉。關於這一點,連曼弗雷德·李也覺察到了。他在後來的文章中,喜歡稱早期的埃勒里·奎因為“迄今所出現的最大學究”。這樣的作品所推崇的是一個理想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著現成的社會秩序,而偵探是維護這種社會秩序的正義化身,一切社會矛盾都直接表現為他和罪犯的爭鬥。隨著該系列的不斷推進,丹奈和李也逐漸增加了埃勒里·奎因的描寫深度,人物形象變得豐滿,雖說還沒有達到立體的程度,但已經被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而且他的破案行動已經開始融入更為廣闊的社會背景。
所有這些,突出地表現在丹奈和李40年代和50年代的作品,如《十天的奇蹟》(1948)、《多尾貓》(1949)、《加倍,加倍》(1950)、《邪惡之源》(1951)、《猩紅色信件》(1953),等等。它們不但情節構思精巧,也強調背景描寫和氣氛烘托,人物刻畫較為深刻,複雜的邏輯推理與深層的人物分析交融在一起,反映出歷史、心理、宗教等方面的深度,體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
埃勒里·奎因的偵探小說有如下三個特點:
一、運用邏輯推理,對犯罪現象作科學分析,尤其注重犯罪目的與現場察看,並安排了引人入勝、錯綜複雜的情節,在尋常人不為注意的細節中演繹出動人的故事。兇殺現場氣氛神秘,作品有很強的可讀性,結局則有出人意料的安排。埃勒里·奎因的推理小說注重邏輯,崇尚公平性和解釋的唯一性。小說設局精巧,推理嚴密。不看到最後,讀者很難猜到罪犯是誰;看到謎底後,對作者無懈可擊的嚴密推理只能讚嘆。這對表兄弟對自己的作品中的謎題設定有著強烈的自信,他們從不屑於誤導讀者,從不向讀者提供無用的信息。每當故事進行到高潮,埃勒里·奎因總會以“挑戰讀者”的方式與讀者一決高下,而挑戰通常以讀者心悅誠服的失利告終。“挑戰讀者”的設定,也因此成為了奎因作品的商標和世界推理小說歷史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橋段。另外,奎因的作品絲毫沒有對暴力、色情的渲染,這在偵探小說中是難能可貴的。
二、故事的文學性很強,尤其是埃勒里·奎因這一形象令人難忘。埃勒里是紐約警長奎因的兒子,這對父子搭檔各有特點。父親奎因性格樸實,行事堅決,有很豐富的破案經驗;兒子埃勒里則是一個想像豐富的推理家。他們在破案時,各執一詞,但最後又互相配合,最終擒獲兇手。埃勒里·奎因這一文學形象也給讀者以充分的信任感,並贏得廣大讀者的喜愛。
三、通過神秘的謀殺案,反映資本主義社會中上層人物惟利是圖、爾虞我詐的卑鄙本質。他們為了金錢,採用移貨栽贓、陷害無辜的手法,可以乾出傷天害理的事情。在他們眼裡,骨肉之情、手足之情都可以拿來換金錢。利之所在,趨之若鶩,人與人的關係純粹是金錢利益關係。
除了兩人共用的筆名,“埃勒里·奎因”也是是丹奈與李筆下的名偵探的名字,而其靈感來自范·達因筆下的菲洛·凡斯。當他們獲知其作品《羅馬帽子的秘密》已經內定勝出後,他們便開始慶祝並準備成為正職的推理小說作家;然而,《麥克魯雜誌》卻突然宣布倒閉,並將大獎頒給別人。所幸,利普平科特出版社仍然同意出版他們的小說,於是埃勒里·奎因就在1929年蹣跚登場。之後,埃勒里·奎因開始以冷靜、知性的貴族姿態出現在“國名系列”中,將離奇的謎案逐一破解,並展開一系列精采的探案故事。
在早期的作品裡,奎因給人一種自負、狂妄的感覺,為了尋求刺激,他自己一個人研究並且獨立探案。他的個性源自他的去世的母親(一位紐約富翁的千金,嫁給其父奎因巡官)。在菲洛·凡斯系列作品大行其道時,奎因從他初次登場就一直保持狂妄的德性,並持續到第九、十部的作品。從1940年的《災難之城》開始,這種狂妄的個性卻不翼而飛,消失無蹤;奎因變得較有人情味,並容易受到旁人的影響而產生情緒,甚至企圖放棄探案。然而,在晚期的作品裡,奎因幾乎變成一個匿名、沒有特徵的登場角色,而只是為了去解決事件。
奎因小說中出現的推理過程往往是一個推理方程。埃勒里自己說道:“純粹的推理包含著當你窮盡了每個可能性,但有一個在一個給定的等式中,一個不管多么不可能,不管多么荒唐的可能性,它可能看起來未被證實,肯定是正確的那個。”(《羅馬帽子之謎》)這種手法和福爾摩斯的消去法很接近:“當你把絕不可能的因素都除去以後,不管剩下的是什麼——不管多么難以相信的事——那就是實情”(《四簽名》)。但是,奎因的手法更類似數學中求條件極值的方法。為了論證出真兇,在案情的基礎上,用包含多個參數的約束方程獲得唯一的解答。比如在《西班牙披肩之謎》中,埃勒里羅列出六個兇手必備的條件,也許會有其他人附合其中的若干條,但是有且只有兇手才能完全具備六個條件。埃勒里說:“如果結論和一系列前提條件結合得天衣無縫,那么結論的正確機率約對很高。”(《法國粉末之謎》)合理、全面的設定參數正是埃勒里作出正確推理的關鍵因素,反之就是讀者挑戰失敗的根結。
奎因的推理分析過程和科學發現的過程相當類似:從實際的觀測或試驗到成為定律或者經驗公式到系統的解釋規律的本質。奎因的小說中,先是進行調查、尋找線索,接著對線索進行分析,得出一些推論,最後再對推論本身進行分析,從中得出事件的真相和本質。比如在《法國粉末之謎》中奎因花費大量筆墨描寫埃勒里在弗蘭奇百貨公司和弗蘭奇公寓中收集線索的過程。埃勒里不放過任何微小的細節,無論是現場遺留的蛛絲馬跡還是相關人員提供的證詞。接著,埃勒里對於紙牌、口紅、香菸、帽子、鞋子、書檔等推理出一些論斷,其中既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既有階段性的也有結論性的,甚至我們在解答部分會看到奎因大部分的推理是指向正確方向而非誤導讀者。最終,埃勒里對於推論本身分析,尋找到附合兇手身份所需要具備的一系列條件,得出真兇身份。
縱觀奎因小說,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手法有這樣幾個:消失的線索、挑戰讀者、多重解答、臨終留言。儘管這些手法也存在於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但是不可否認奎因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消失的線索指某個事物原本應該出現的卻沒有出現。《羅馬帽子之謎》就運用了這一手法,原本應該戴在死者頭上的禮帽卻無端消失,其中必然和案件有所牽連。在《王者已逝》中,埃勒里羅列了大量證據和一長串的衣服清單,儘管令讀者迷惑不解,但是埃勒里卻從中找到了那個消失的線索。消失的線索在奎因早期作品的推理程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羅馬帽子之謎》中消失的禮帽,《西班牙披肩之謎》中屍體身上消失的衣服,《X之悲劇》中消失的兇器,等等。埃勒里在進行推理之時都將這些線索放在首位,思考它們之所以消失的原因。讀者不難發現,一旦合理的解答了“消失的線索”這一問題,推斷出正確的兇手也就顯得輕鬆許多。
挑戰讀者不僅是奎因的原創,更是奎因最具影響力標榜公平競爭的標誌。“讓讀者小心!”這是奎因化身J. J. McC.向讀者提出的警告。線索均以給出,讀者諸君能指出兇手,並且做出正確推理嗎?挑戰讀者不僅是對讀者的挑戰,也是對作家本人的挑戰,因為這樣做不僅需要勇氣,更要求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公平競爭性。我們看到,奎因的小說不僅不會隱瞞線索,甚至會給讀者提供一些正確的階段性的結論,可見奎因對自己作品信心之強。
多重解答是推理小說數學化的一個標誌,需要作者藉助將同一案件經由不同的推理得出不相同的結論。多重解答很早就出現了,最著名的是安東尼·伯克萊的《毒朱古力命案》(1929)提供了六種以上的獨立解答。奎因的《希臘棺材之謎》是此類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說隨著案情的發展,對各種不斷出現的線索做出演繹,逐漸拼接出犯罪的整個面貌,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讓讀者的腦筋幾乎難以跟上奎因數學分析的腳步。難能可貴的是,奎因不少多重解答仍然具有公平競爭的趣味,比如《非洲旅行者》,面對同樣的線索,奎因安排三個人物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且都合理有據,然而真相到底只有一個。這些手法歸根結底還是顯示了奎因側重推理分析,也正是無數奎因讀者最津津樂道的奎因特質。
另一個奎因系列的標誌是“臨終留言”,即被害人在臨死之前留下一些線索以指正兇手。因此偵探為了解決犯罪需要能夠讀懂被害人的意思。臨終留言並不是奎因最早提出的,在柯南·道爾的《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1917)就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手法。奎因最早運用它是在雷恩系列的《X的悲劇》中。雷恩這樣解釋臨終留言:“在這件謀殺案中,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是,死者臨死前所展現那種不可思議的精神力量。他沒辦法也沒時間在那一刻像平常人一樣思考、一樣行動,而是面對死亡,某種特殊的力量引發他腦中一閃的靈光,讓他能在那不容延遲的一刻,生死一搏,成功留下這個指明兇手身份的線索。因此,我們可以明白——在生命結束那個彈指之時,人類心靈所爆發出的瞬間力量,多么神奇強大而幾乎可說是無限的。”
其實臨終留言並不是謀殺案件所必須的元素之一,它很少會出現在真實犯罪中。臨終留言經常會有很多種解釋,變數也很多,諸如被害人寫了一半就因為某些原因中斷了,兇手或者第三者改寫臨終留言,被害人留下錯誤留言,甚至這根本就不是線索而純粹是偶然。因此,臨終留言的引入與其說為了案件不如說為了推理,它也是增加小說數學化分析的一種手法。正是因為奎因,臨終留言成為偵探小說主要詭計之一。
奎因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將真相保持到最後,這也是他的之所以小說複雜、費腦筋、不可思議、卻令人著迷的重要原因。喜歡解謎的讀者也是以將奎因的推理城堡摧毀為樂,於是,他們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然而,對於讀者來說,“不管(推理)成敗與否,這樣的過程必然是美好的經驗,所有的艱辛頓挫都會得到高度快樂的回報。”(《西班牙披肩之謎》)這便是奎因作品推理藝術的最大魅力。
人物影響
丹奈和李的一生的文學成就,無疑以“埃勒里·奎因”系列為最高。該系列跨越四十個春秋,規模宏大,品種繁多,而且大多數為暢銷書,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贏得了許多獎項,如愛倫·坡獎、美國神秘小說家協會大師獎,等等。
從整個西方偵探推理小說史來看,埃勒里·奎因屬於第三代作家。第一代是由福爾摩斯掀起的短篇偵探小說熱,其主要作家是柯南道爾、普斯特、傅爾曼等人;第二代作家的代表人物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安東尼·貝克萊、范達因等人,他們在20世紀20年代成名,創立了長篇偵探推理小說的新形式。經過兩代人的探索和創作,偵探推理小說的基本模式、寫作手法均已確立,為新一代大師的崛起奠定了基礎。30年代之後的偵探推理小說家注定成為該領域的集大成者,其中最著名的大師就是埃勒里·奎因。
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發端於1920年延續至1940年代。這時期出現了相當多著名的作家,成就了偵探小說的一個個高峰。而其中以黃金時代三巨頭最為耀眼,至今仍然讓人懷念。那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和約翰·迪克森·卡爾。安東尼·布徹甚至說:“埃勒里·奎因就是美國推理小說的同義詞。”奎因的小說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再版,銷量超過2億冊,其影響可見一斑。
奎因偵探推理小說開創了美國偵探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埃勒里·奎因曾先後五度獲得美國推理小說的最高獎項埃德加·愛倫·坡獎,在歷次“歷史上最偉大的10位偵探推理小說家”的評選活動中,埃勒里·奎因均榜榜有名。
1941年,奎因創辦了《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按他的話說,《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是要將偵探小說從通俗文學提升為正統的文學形式,通過提供這樣一個實踐的場所來鼓勵我們中間的人寫出更好的作品,培養和發展更多新的作家。例如拉丁美洲文學的代表人物博爾赫斯的處女作就發表在該雜誌上。時至今日,《埃勒里·奎因神秘雜誌》依然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成影響力最大的推理文學雜誌。
身為一個成功的系列推理小說作家,埃勒里·奎因不只是一個筆名,他已然成為推理小說中的英雄。埃勒里·奎因的作品衍生出一系列的電影、廣播節目、電視節目。奎因也是卓越的推理小說歷史學者,並編輯數本短篇故事選集,如《福爾摩斯的惡運》。他們在《現代圖書館叢書》里994頁的選集裡所作的《101年的娛樂,優秀的推理故事,1841-1941》,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許多年來被不斷重複印製。這對表兄弟因為對推理小說的巨大貢獻,在1961年得到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協會頒發的大師獎殊榮。
1945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埃勒里·奎因系列廣播劇獲得MWA埃德加第一屆最佳廣播劇獎;1948年,奎因編輯的選集和雜誌獲得埃德加獎最佳短篇獎;1950年,獲埃德加最佳短篇獎:1961年,埃勒里·奎因獲得愛德加“大師獎”(Grand Master award); 1968年,Iona學院授予給奎因哥倫比亞偵探小說獎(Columbia Prize in Mystery);1979年4月17日,丹奈被Carroll大學授予名譽博士,頒發了人文學博士證書;1983年,MWA設立了“埃勒里·奎因獎”,用來表彰具有埃勒里·奎因精神的出版者和編輯等。
作為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大師級人物,埃勒里·奎因嘗試了推理小說幾乎所有的可能性。為推理小說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身為一個內心燃燒著黃金時代火焰的人。挑戰不可能犯罪的題材是奎因的一種特殊的愛好。他的長篇不可能犯罪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是經典地位不容忽視。中短篇的不可能消失作品較多。設計也非常精妙.每一部都非常好看。奎因藉此表達了自身的能力、技巧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