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切維里亞,E.
正文
阿根廷詩人、作家、社會活動家。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20歲去巴黎留學,深受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影響,並接受聖西門和傅立葉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1830年回國,從事文學活動。他認為作家應該關心人民的疾苦和國家的命運,反映祖國的現實和歷史。1830至1837年間,先後發表長詩《埃爾維拉,又名拉普拉塔河的新娘》(1832)、詩集《慰安集》(1834)和《詩韻集》(1837),後者收入了著名長詩《女俘》。這首長詩敘述一對白人夫婦被印第安部落俘虜,在逃亡途中先後死去,反映了阿根廷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民族矛盾,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被認為是阿根廷民族文學的奠基石。1835年,阿根廷的考迪羅(即封建軍閥)羅薩斯取得政權,對全國實行恐怖統治。1838年,埃切維里亞聯合一批進步青年作家成立著名的“五月協會”,從事反對獨裁暴政的鬥爭和文學活動,遭到鎮壓,埃切維里亞被迫逃亡蒙得維的亞,在貧病交迫中死去。他曾創作短篇小說《屠場》,借一個屠場宰殺牲口的情景,描述羅薩斯統治時期的陰森可怖景象,寓意深刻,充滿浪漫色彩,在拉丁美洲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