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坨”在漢語中有“成塊或成堆的”意 ,坨子二字顧名思義就是成塊或成堆的東西,在鹽城方言中特指一種食物。
種類
肉丸種類
肉丸的種類繁多,加工材料、方法也不一,再加上各地因風俗和方言文化等差異對此叫法也不一。特別要說明的是鹽城和揚州接壤,很多文化都極其類似,互相滲透。
· 獅子頭
· 魚蛋、牛丸、山竹牛肉球
· 肉糰子
· 瑞典肉丸(Köttbullar)在各地的宜家家具大部份分店的食堂都有售買,是一種瑞典的傳統美食。
· 貢丸
· 魚丸
· 花枝丸
· 台灣肉圓
· 坨子
鹽城坨子的種類
鹽城坨子分類主要有三種:
糯米坨子
主要由上好糯米、雞蛋、豬夾心肉,配上蔥、姜、鹽、味素等調味料製成,成品之後,坨子中間糯軟而表層脆硬,是上好的美味佳品。但因為所採用豬肉多為肥肉以及少許瘦肉,故而一些年輕一輩因不喜肥肉而不愛吃肥肉,也是鹽城老百姓父母頭疼的事情之一。
藕坨子
藕坨子的由來自然離不開藕,鹽城作為江蘇省最大的市,同時也擁有中國最長的海岸線,水文資源豐厚,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藕也是鹽城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產出之一。智慧的鹽城老百姓將藕與坨子完美結合,做成了坨子中的“土豪金”-藕坨子。藕坨子原材料除去調味料,其餘全部為豬肉和藕,一些因不喜肥肉而不吃肉坨子的年輕人卻獨鍾家鄉的特產藕坨子,又因為藕是時令作物,因而並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品質上佳的藕坨子,儘管成本不高。卻讓藕坨子成為老百姓生活的一種“奢侈食品”。
肉坨子
在建湖恆濟鎮以及周邊鄉鎮,多數坨子均為肉坨子,而肉坨子的做法和上述坨子差不多,只是肉坨子的主要原材料只有豬肉,一般是多肥少瘦。這也是導致部分年輕人不愛吃的主要原因。
生產製作
糯米坨子
原料 | 豬肉 糯米 雞蛋 大蔥 青蒜 生薑 澱粉 食鹽 菜籽油或者棉清油 味素 |
原料選擇和用量以及加工方法 | 豬肉4~6斤,豬肉最好是五花肉,肥瘦各半。五花肉要反覆切成肉末,有條件的也可以絞肉機絞成肉末。 糯米6斤,做成糯米飯。然後起鍋裝在臉盆里放在外面自然冷卻。 雞蛋10~12隻 大蔥、青蒜各1斤,剝乾淨切成蒜花、蔥花 生薑3~4塊,剝乾淨切成薑末 澱粉若干 油若干 食鹽若干 |
加工步驟 | |
附註 | 以上加工量為5人份,加工完的坨子可以放入冰櫃冷藏,坨子的保質期較長,但儘快食用為佳 |
食用方法 | 一般剛出鍋的坨子可以趁熱吃,冷藏的獅子頭最主要是用來燒湯,放在豆腐湯之類的都可以,也有一些人家喜歡將其紅燒,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
藕坨子
藕坨子的加工方法和肉坨子類似,只是將原料糯米換成藕即可。稍有經驗的廚房食客均能在看完糯米坨子加工步驟後了解藕坨子的做法。
其製法是:將鮮嫩藕段切去兩頭藕節,再刨去外皮,將藕的橫截面在刨蘿蔔絲的銅刨上刨成碎粒與斬碎的豬五花肉一同放入缽內,加姜米、蔥花、雞蛋、糯米粉、醬油、精鹽、紹酒攪上勁,要得藕坨子好吃,必須使勁摔打攪拌,藕與豬肉的比例為一比一。用雙手摶成大肉坨子,用油煎至金黃,再入鍋放水、醬油、蔥姜、白糖、紹酒。大火燒開,小火燜制1小時,再上大火收稠湯汁。不需用澱粉勾芡,湯汁自來稠即成。藕碎不能用刀切,只能用刨蘿蔔絲的刨子刨成碎粒,這樣的藕碎毛茸茸的,極易和豬肉泥混成一體。其特點是:色澤金黃,藕香濃郁,味鮮糯嫩,肥而不膩 。
文化底蘊
鹽城人從前吃酒席,有一條當地人都知道的規矩。當地的童謠是這么唱的:“八仙桌上八位客,一碗坨子廿四,一個多不得,一個少不得,每人攤三隻,多吃多沾就是賊。”假如用鹽城方言來朗讀這首童謠,那一定是朗朗上口,很有地方氣息。每每是坨子一上,筵席的氣氛就開始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