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教育
正文
東非坦噶尼喀(1961年獨立)和桑給巴爾(1963年獨立)於1964年聯合成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獨立前,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殖民當局實行種族隔離政策,學校劃分為歐洲人學校、亞洲人學校和非洲人學校。教育結構以英國模式為基礎。教育領導權屬殖民政府教育部。學制是國小8年,國中4年,高中(大學預備學校) 2年。國內沒有大學。文盲率高達90%。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成立後,新政府對舊的殖民主義教育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①廢除了種族隔離政策,實現了教育制度一體化和統一的課程計畫。②取消了殖民時期的劍橋證書考試,確立了本民族獨立自主的考試制度。③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教育方針,大力普及初等教育,發展各種形式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並創辦了三蘭港大學。 到1980年, 坦尚尼亞已有國小9923所,國小生320萬;中學100多所,中學生68000人;師範院校學生10000人;三蘭港大學在校學生 2678 人,各類成人教育的學員340餘萬人;文盲率降至27%。坦尚尼亞 1977 年開始實行七年制的國小義務教育。兒童 7歲入學。一、二年級開設斯瓦希里語、算術、美術、家政/衛生、體育、手工、宗教等 7門課程。從三年級開始增設自然科學/農學、英語、政治和地理。五至七年級增設歷史。

1961年成立的三蘭港大學是坦尚尼亞唯一的一所大學。它的任務是傳授高級知識,開拓新的知識和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級人材。大學的最高管理權屬大學委員會。大學最高學術機構是大學評議會。坦尚尼亞的高等教育機構除三蘭港大學外,還有三蘭港技術學院、阿魯沙技術學院、國民教育學院、基伍科尼學院、文職人員訓練中心、秘書學院、商業教育學院、財政管理學院等。
在教育管理上,坦尚尼亞實行部分集中管理、部分分散管理的體制。教育政策的制定、宣傳和監督執行,由中央政府的國民教育部負責。初等教育和成人基礎教育的一般管理,由地方當局負責。國小後各類非正規教育,如農村教育、工業訓練、衛生培訓等等,由農業部、農村發展部、衛生部等政府部門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