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鹿—生活於熱帶的食草動物

 坡鹿又叫眉杈鹿、“梅花鹿”、澤鹿、眉角鹿等,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一般體長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體重60一100千克。體形狹長,頸部和四肢也較為細厘'米。體毛一般為赤褐色到黃褐色,背部顏色較深,背中央由頸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條縱行的黑褐色脊帶紋,帶紋兩側點綴著白色花形斑點,每個斑點如銅錢般大小,間距為3厘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許白色斑點。雄獸的毛色比雌獸的深,特別是在發情交配季節,顯得更為濃艷。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換成長而濃密的冬毛,白色的斑點也都褪去,幾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這些斑點才又逐漸顯現。體側及四肢外側的體色較淡,腹部和四肢內側則為灰白色。顏面部及耳朵的背面為黃褐色,耳緣帶有黑色,耳內為白色。

坡鹿又叫眉杈鹿、“梅花鹿”、澤鹿、眉角鹿等,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一般體長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體重60一100千克。體形狹長,頸部和四肢也較為細長,背鬣不明顯,主蹄狹窄而尖,側蹄小。雌獸的頭上沒有角,雄獸頭上角的形狀很特殊,有一個較大的眉杈,向前長出,然後稍微向上彎曲,而主幹則先向後,然後再彎曲向上,並向前伸展。主幹下面不分叉,看來好像沒有次叉、三叉,其實是分叉的位置較高,都長到了主幹的上端。主幹與眉杈接連起來,形成一個大角度的弧形,幾乎呈彎弓狀,上端生有3—6個長短不一、又尖又細的小尖,這種角型顯然與梅花鹿和其他鹿類不同。角的長度約為100厘米以上,粗12—13厘米,角尖相距78厘米以上,眉杈也很長,可達45厘米。體毛一般為赤褐色到黃褐色,背部顏色較深,背中央由頸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條縱行的黑褐色脊帶紋,帶紋兩側點綴著白色花形斑點,每個斑點如銅錢般大小,間距為3厘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許白色斑點。雄獸的毛色比雌獸的深,特別是在發情交配季節,顯得更為濃艷。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換成長而濃密的冬毛,白色的斑點也都褪去,幾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這些斑點才又逐漸顯現。體側及四肢外側的體色較淡,腹部和四肢內側則為灰白色。顏面部及耳朵的背面為黃褐色,耳緣帶有黑色,耳內為白色。尾巴的背面為栗棕色,腹面為白色或淡褐色。

坡鹿主要棲居于海拔200米以下的低山、平原地區,不見於高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中。棲息地一般地勢較為平緩,景觀開闊。由於地形和受乾燥的西南季風影響,氣候較為乾爽,溫度較高,雨季和旱季互相交替,發育著乾性草原或稀樹草原。地勢較高的山丘上長有天然次森林,為落葉或半落葉雨林,林內較明亮,林下生長著很多旱生常綠灌木,溝谷地帶有少數喬木,多數則為灌木、草叢,是熱帶和熱帶性稀樹灌木叢。這些地區大多還間雜著一些村落褐少許耕地,種植水稻、玉米、甘薯等農作物,有些地方尚有小片沼澤草地。雨季植物生長旺盛,旱季草本植物枯死,深根性耐旱樹種仍生長繁茂,這些植物多數是坡鹿喜歡吃的食物。

坡鹿性喜群棲,但長著長長的大角的雄獸卻大多單獨行動。通常可以看見成雙成對或3—5隻在一起組成群體,集散於小溪旁或溝谷內的草坡和濕潤的田地中,以及火燒跡地等,其中主要為雌獸和幼仔。在發情配偶期間,集群現象更為明顯,最多時約有12隻左右。覓食活動多在早晨和傍晚,尤其在大雨過後更是活動頻繁。它較為耐旱和耐熱,雖然喜歡在有水的草地附近覓食,但尚未發現有進行洗浴或泥浴的現象。據說過去坡鹿數量很多的時候,也常在白晝覓食,甚至接近或混入放牧的家畜群中,後來由於人們活動的影響,才被迫於早晨和夜晚活動。它的視覺和聽覺都非常銳利,奔跑更是十分迅速,特別善於跳躍。在覓食的時候警覺性也很高,每吃兩三口便抬起頭來四處張望,諦聽原野上的動靜,匆匆吃食完畢後,即行遁藏。一旦發現敵害,立即疾馳狂奔而去,雖有數米高的喬木、灌叢或數米寬的河溝,皆能一躍而過,因此還有許多關於它會“飛”的傳說。因為在坡鹿的產地也大多分布著水鹿,所以還流傳著水鹿喜歡咬食坡鹿的茸角的說法,因而這兩種鹿從不混居。事實上,水鹿的棲息地主要是海拔較高的山麓地帶,而坡鹿的活動區域有所不同。

坡鹿的主要食物是青草和嫩樹枝葉等,種類有竹節草、丁癸草、雞占、鵲腎等,也吃番茨葉、嫩稻苗、蔗苗等作物,尤其喜歡吃水邊或沼澤地里生長的水草。此外,它還經常舔食鹽鹼土,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鹽分等。

坡鹿的發情期多在4—5月份,這時已經進入雨季,樹木抽芽,野草茁壯,食物十分豐盛,使其身體逐漸肥壯。雄獸為了爭奪配偶而發生激烈的角斗,常常弄得遍體鱗傷,獲勝者便與雌獸交配,並且一直相伴到發情期結束,如此才能留下更為強壯的後代。懷孕的雌獸多在10—11月間生產,每胎僅產1仔。初生的幼仔體重約為3—4千克,身上長有白斑,毛色大體均勻,但臀盤不明顯。

在5月下旬,爭偶、交配之以後,雄獸便陸續離群獨居,然後於6—7月份脫去毫無光澤的舊枝角,從角座開始長出由像天鵝絨一樣的柔軟皮膚包裹著的新茸。鹿茸在10月份前後最為豐碩,以後皮膚破裂並脫落,茸角逐漸角化,呈現深褐色的光澤,角表面的複雜溝渠是茸角時期血管的痕跡。到了翌年夏季舊角再脫落,如此周而復始地進行。坡鹿的繁殖,以及長茸的季節均比棲息於同一地區的水鹿明顯較遲,時間也較為集中。

從前坡鹿的分布較廣,數量也很多,但由於有棲息地的縮小和亂捕濫獵,種群數量下降很快。在我國的海南島,海南坡鹿曾分布於東方、樂東、萬寧、崖縣、瓊中、屯昌、占縣、白沙、昌江等廣大地區,但70年代以後,只有西部和西南部的白沙縣邦溪、東方縣大田等局部地區還殘留著50—60隻,經過10餘年的保護工作,到90年代以後增加到了200隻左右。其他坡鹿亞種的命運也都相差不多,其中指名亞種在印度僅剩有10餘只。因此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坡鹿被列入附錄I。

海南坡鹿是棲息於島嶼上的一個特有亞種,在分類地位上學術界尚有爭議,對研究海南島的區系形成很有意義,也是熱帶地區的稀有動物,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在我國被列為國家I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