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地震預測主要是地震部門利用現有地震儀器和監測手段,採集,記錄提取地震異常信息,經過處理分析,對可能發生地震的地點、時間和震級作出的科學預測。地震預測屬於科學行為,它是依據真實、可靠的資料通過科學分析得到的結果,絕非是無根據的主觀臆測。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提出地震預測意見,但必須上報縣級以上地震工作部門和機構,而不得向社會散布。預測是預報的前提,地震預測意見提出後,由縣級以上地震工作部門或機構召開地震會商會形式產生地震預報意見,並報上級地震主管部門評審通過後,由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發布地震預報。由此可見,地震預報是政府行為,是向社會公告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範圍等信息的行為,地震預報只有政府才能發布。《地震預報管理條例》規定,一個完整的發布地震預報過程包括四個程式:地震預測意見的提出、地震預報意見的形成、地震預報意見的評審和地震預報的發布。這是一個科學嚴密的過程,除政府部門的公告外,任何其它渠道聽到要發生地震的傳言均是不可信的,廣大民眾應理智判斷,及時向政府或地震部門了解相關信息。
1966年以來,我國雖然在海城地震、松潘地震等取得了有減災實效的成功預報地震的例子,但地震預報仍是尚未攻克的世界性難題,各國仍在積極的探索和研究中,能做出預報的地震仍占少數。在當前尚未攻克地震預報難關的情況下,地震預報只能預測出一段時間內、一定區域發生一定震級的地震,凡是將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都說得非常準確的地震預報都是謠言。
相關詞條
-
地震預測
地震預報是針對破壞性地震而言的,是指在破壞性地震發生前作出預報,使人們可以防備。根據對地震規律的認識,預測未來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實現地震預測的基礎...
簡介 目的 預測方法 地震預報的水平和現狀 對地震預報的發布的規定 -
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是對未來破壞性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及地震影響的預測,是根據地震地質、地震活動性、地震前兆異常和環境因素等多種手段的研究與前兆信息監測所進行...
研究歷史 主要要素 主要方法 主要類型 主要案例 -
地震預報管理條例
地震預報管理條例,為了加強對地震預報的管理,規範發布地震預報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制定本條例,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
第五章 法律責任 -
地震應可預測
許先生的《地震應可預測》文集,反映了他為地震監測預報探索60年來的奮鬥歷程。文集內容包括地震活動性圖像分析、地震預測物理基礎、重點地區地震預測實踐、預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
地震預測預報
《地震預測預報(第2冊)》為《防震減災科普叢書》的第2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我國40多年來地震預測預報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全書共分6章:首先對我國地震預報...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地震[自然現象]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
簡介 地震位置 地震成因 地震分類 地震分布 -
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
簡介 地震位置 地震成因 地震分類 地震分布 -
地殼構造運動地震地震預報的新探索
地殼構造運動地震地震預報的新探索是地震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為周友華等,2009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
地殼構造運動·地震·地震預報的新探索
《地殼構造運動·地震·地震預報的新探索》是由周友華,胡奉湘,燕為民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9年地震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