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參與地震預報學科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分別是地下流體、電磁、地殼形變和地震活動性等學科。流體學科主要研究地下水的水位、流量、水中氣體含量及化學組分等與地震孕育發生過程的相互關係,它包括地下水化學和地下水動態兩個專業手段,有水位、地熱、流量、水氡、氣氡、水溶氣6個主測項及氣壓、降雨等輔助測項 。
電磁學科是基於地球電磁學的理論和方法技術,探索與孕震過程有關的地球介質電磁性質的變化以及相關規律,它包括地電和地磁兩個專業手段。地電觀測又分為地電阻率、大地電位等測項,同時還包括降雨等輔助測項。地磁觀測項目主要分為地磁絕對觀測和地磁相對記錄兩大類,包括地磁總強度、垂直分量、水平分量、磁偏角等若干測項。
形變學科通過分析形變觀測資料,檢索地殼形變和斷層運動的異常信息,為地震分析預報服務。形變學科的分析方法,就是將觀測資料進行各種處理,過濾掉正常年變和外界干擾等因素,檢索出地下岩體的區域形變異常信息,通過異常特徵、變化幅度和持續時間,預測地震三要素,提出本學科的地震預報會商意見。
地震活動性是指地震活動的時、空、強分布圖像及地震波特徵,通過對已經發生地震的特徵分析,就可能獲得未來地震的“震兆”信息。地震活動性預報方法主要包括地震活動圖像預報方法、地震序列方法、震源及介質參數預報方法、地震相關性分析方法和地震統計預報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