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 則
(一)為指導和規範地震群測群防工作,制定本工作大綱。開展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應遵循本工作大綱的基本要求。
(二)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是指非地震系統的公民和社會組織,依法從事的地震監測和地震災害的防禦行為。
(三)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防震減災社會動員機制和社區自救互救體系的重要內容。
(四)地震群測群防工作包括地震巨觀異常測報、地震災情速報、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社區地震應急和鄉(鎮)民居抗震設防指導。
1、地震巨觀異常測報
監視和收集地下水、氣體、地聲、地光、動(植)物氣象氣候等地震巨觀異常現象,並及時向上級地震部門匯報。
2、地震災情速報
震後及時收集災情,隨時向上級政府及地震部門報告。
3、防震減災科普宣傳
向社會公眾宣傳防震減災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
4、社區地震應急平時指導社區民眾做好地震應急的準備工作,臨震、震後組織社區民眾開展避震、自救互救和搶險工作。
5、鄉(鎮)民居抗震設防指導、宣傳房屋抗震知識,推廣鄉(鎮)民居抗震設防標準圖紙,指導鄉(鎮)民居抗震設防。
(五)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應堅持預防為主、測防結合、平震結合的原則。
(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震部內要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情況。研究制定本地區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強化對市(縣)工作的指導。
(七)市、縣地震部門應制定本地區地震群測群防網路建設方案,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制定和完善地震群測群防目標管理制度、培訓制度和獎勵制度,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做好地震群測群工作。
二、群防工作網路建設
(一)市、縣地震部門應根據本地區地震災害環境背景,積極推進地震群測群防網路建設、建立相應的地震群測群防網路體系。在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多震區,應全面開展地震巨觀異常測報、地震災情速報、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和社區地震應急、鄉(鎮)民居抗震設防指導等工作。在少震、弱震地區,應重點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鄉(鎮)民居抗震設防指導工作。
(二)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重點防禦城市的社區,宜設立防震減災聯絡員,建立志願者隊伍,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和地震應急工作。
(三)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和多震地區的鄉(鎮),應設立防震減災兼職助理員或聯絡員。
三、地震巨觀異常測報
(一)地震巨觀現象的觀察與觀測
地震巨觀異常測報員應注意觀察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如生物、地下水、地形變、電磁、氣象等,認識其正常的變化規律,了解造成這些變化的因素;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開展一些簡單的觀測,並把觀測結果進行記錄。
(二)地震巨觀異常的調查與核實
地震巨觀異常測報員發現巨觀異常後,應及時進行異常的調查核實。首先是調查出現異常本身是否可靠,其次是分析異常的原因;
調查人員應到現場訪問有關人員,把握異常的真實性,必要時也可進行簡單的測量、試驗與分析;
在巨觀異常的調查核實中,還要注意分析異常規模、出現的區域與時間等特徵;
巨觀異常調查核實後,可進行異常的識別,是否與未來的地震有關,即能否作為地震巨觀異常。
(三)地震巨觀異常的上報
經調查核實後的地震巨觀異常現象應及時填寫“地震巨觀異常填報表”(附屬檔案)上報。
上報的方式一般應將填寫的表格以儘可能快的形式報給市、縣地震部門,對突然出現的、規模很大的、情況嚴重的異常,除了按規定填報以外,還應以電話、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用最快的速度上報市、縣地震部門,也可同時上報省級地震部門。
四、地震災情速報
(一)地震災情的觀察和估計
地震發生後,地震災情速報員觀察所處環境及附近的房屋、景物的變化;根據觀察結果結合人的感覺,對照《中國地震烈度表》中的三類基本標誌性現象,粗略估計地震災害程度。
(二)地震災情的初次速報
速報員將地震災情的初步觀察結果應及時向市、縣地震部門報告。
(三)地震災情的調查
速報員在做出首次速報後,應儘快調查了解自己負責區域內的三類基本現象。調查重點是:
1、人員的傷亡及分布等情況;
2、建(構)築物、重要設施設備的損毀情況,家庭財產損失,牲畜死傷情況;
3、社會影響,包括民眾情緒、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產秩序受影響情況等;
4、地震造成的其他災害現象。
(四)地震災情的後續速報
將調查結果進行第二次速報;以後還應不斷調查核實和補充新情況、尤其人員傷亡變化情況須隨時上報。
五、防震減災科普宣傳
鄉(鎮)防震減災兼職助理員或城市社區防震減災聯絡員、村文書、中國小校教師或課外地震科普興趣小組等作為基層防震減災宣傳員,在市、縣地震部門的指導下,承擔對本鄉(鎮)、社區、學校、單位和周圍人群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任務。
(一)宣傳方式
1、設立宣傳櫥窗、牆報;
2、中、國小校普通教育和課外興趣活動的科普教育;
3、舉辦防震減災科普講座;
4、播放地震科普宣傳聲像資料片;
5、組織各種形式的防震減災知識競賽;
6、組織各種地震應急演練;
7、利用網際網路、“防震減災知識諮詢熱線”、鄉(鎮)、社區廣播站進行防震減災宣傳;
8、散發地震科普圖書、掛圖、宣傳頁;
9、利用科技周、“7·28’”、國際減災日等進行地震科普知識宣傳。
(二)宣傳內容
1、平時宣傳
我國及本地區地震環境和地震活動特點;地震基本科學知識;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應急與救援的有關知識;個人及社會防震減災基本技能常識;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知識與措施;國家有關防震減災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我國地震科學水平和防震減災工作成就與現狀。
2、臨震宣傳
各級政府及政府部門地震應急預案,城市社區、鄉(鎮)村地震應急對策措施的主要內容與啟動程式;地震監測預報的方法,現階段地震預報科學水平;地震巨觀異常現象的觀察、識別和臨震異常信息的上報;各類房屋建築和生命線工程在不同強度地震下的震害特點與抗震防災措施。社會公眾地震應急避險與自救互救知識;地震災情速報知識和速報渠道與程式;地震謠傳的識別與預防知識;有關地震預報、地震應急的法律、法規知識。
3、震後宣傳
有關地震震級、災情情況和震後趨勢判定公告的內容;黨和政府抗震救災的對策措施;傷病員搶救轉移的知識和方法;防止地震次生災害的知識;震後恢復重建時場地選擇及抗震設防要求方面的知識;有關識別和預防地震謠傳的知識。
六、社區地震應急
(一)社區地震應急準備
1、建立地震應急領導和指揮協調工作機制;
2、制定地震應急預案。包括社區應急、鄰里自救互救、人員疏散、人員密集場所疏導、重要目標崗位應急搶險搶修、家庭應急等;
3、組織建立志願者隊伍。明確組織者、人員、職責、任務,並進行培訓、訓練和演練;
4、指導社區居民掌握地震災害自防、自救、互救基木知識,熟知附近的避難場所,並開展適當的演練;
5、儲備必需的應急救助工具、物品。
(二)臨震應急措施
1、社區迅速成立臨震應急指揮機構,實施本社區的地震應急預案;
2、密切關注震情變化,隨時與上級地震部門聯繫,必要時可設立一些巨觀異常觀測點,及時向上級地震部門反映巨觀信息;
3、指導家庭貯存必要的食品、水、藥品和手電筒等生活用品,加固住房或睡床,合理放置家具、物品等;
4、根據政府和有關部門部署,組織居民避震疏散。
(三)震後應急措施
1、迅速成立應急指揮機構,負責社區內的快速反應工作;
2、迅速向政府報告災情和緊急救助情況,儘快爭取外界的支援;
3、迅速組織志願者隊伍和居民開展救助,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4、儘快疏散居民,協助發放救援物品;
5、協助公安部門維護社區秩序。
七、鄉民居抗震設防
(一)宣傳房屋抗震知識,包括鄉(鎮)民居震害和特點、抗震設防要求、房屋建造的抗震措施。
(二)推廣適合本地特點的、具有抗震能力的民房標準圖集。
(三)組織工匠學習房屋抗震知識,掌握抗震設防標準圖紙,指導民房抗震設防工作,引導農民建造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住房。
八、其他
(一)本大綱由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負責解釋。
(二)本大綱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