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概論
作者:趙曉燕、於仁寶
詳細信息
ISBN:9787302308706
定價:24元
印次:1-1
裝幀:平裝
印刷日期:2013-1-30
本書目錄
第0章緒言
0.1地震災害研究
0.2地震學的套用
0.3地震學研究進展
第1章地震對人類社會的重大影響
1.1華縣地震——有歷史記載傷亡之最
1.2三河、平谷地震——推動封建統治者革除弊政
1.3邢台地震——揭開中國地震監測預報序幕
1.4海城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準確預報的主震型地震
1.5唐山地震——20世紀讓人刻骨銘心的地震劫難
1.5.1歷史將永遠銘記的這一個時刻
1.5.2災後重建見真情
1.5.3地震預報是世界科學難題,經驗性預報沒有普遍的適用意義
1.5.4震後思考——抗震設防是關鍵
1.6南黃海地震——穩定社會的快速、準確的震後地震趨勢預報
1.7巴楚—伽師地震——啟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1.8江西九江地震——少震、弱震區仍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
1.8.1震級不高但震害不小
1.8.2此次地震再次提醒人們應重視規劃選址與抗震
1.8.3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1.8.4必須重視農村的抗震設防
1.9汶川8.0級大地震——共和國為平民的生命哀悼
1.9.1悲情巴蜀
1.9.2震後思考
1.10美國舊金山地震——促進地震研究發展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立法
1.11日本關東地震——震後次生災害遠遠大於主震災害
1.12智利地震——引發跨太平洋海嘯
1.13印尼大地震——啟發人們健全防災預警系統
1.14東日本大地震——敲響世界“核”警鐘的大地震
1.14.1大地震引發海嘯
1.14.2地震的破壞以及對日本領土的影響
1.14.3重大核泄漏事故
1.14.4“核輻射”恐慌與防護
習題1
第2章地震的成因與地震活動特徵
2.1古人對地震的認識
2.2地震成因
2.3地震類型
2.4斷層運動與地震
2.4.1斷層
2.4.2活斷層與地震的關係
2.5板塊構造學說
2.6世界地震活動分布
2.6.1板塊構造與地震活動
2.6.2全球地震活動
2.7中國地震活動特徵
習題2
第3章地震烈度與抗震設防
3.1地震烈度及地震烈度表
3.1.1地震烈度
3.1.2評定地震烈度大小的巨觀指標
3.1.3中國地震烈度表
3.1.4地震烈度影響因素
3.1.5地震烈度分布圖
3.1.6地震烈度異常區
3.2基本烈度與地震危險性區劃
3.2.1基本烈度
3.2.2《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3.2.3抗震設防和防震減災
3.2.4抗震設防目標和分類
3.2.5抗震設防烈度
習題3
第4章地震波的傳播
4.1地震波
4.1.1地震波的組成
4.1.2P波和S波的速度
4.2地震波的傳播
4.2.1地震波在分界面上的傳播
4.2.2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
4.2.3地震走時
4.3地震波的序列
4.4地震波的套用
4.4.1地震波是打開地心之門的金鑰匙
4.4.2地震波是一盞照亮地球內部的明燈
4.4.3地震波的其他套用
習題4
第5章地震參數及地震序列
5.1地震基本參數
5.1.1發震時刻、震源位置參數的測定
5.1.2地震震級
5.1.3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的區別與聯繫
5.2地震能量
5.2.1能量的積累和釋放
5.2.2震級和能量的關係
5.3地震序列
5.3.1地震活動期間地震序列的結構
5.3.2餘震預測
習題5
第6章地震監測預報
6.1中國地震監測預報的歷史回顧
6.2地震前兆現象
6.2.1巨觀前兆
6.2.2微觀前兆
6.3地震監測方法
6.4地震預測及其工作程式
6.4.1地震預測
6.4.2地震預測的工作程式與內容
6.4.3地震預測現狀
習題6
第7章防震減災
7.1防震減災法律法規
7.1.1防震減災工作
7.1.2防震減災法律法規體系
7.1.3《防震減災法》(2008.12.27)
7.1.4《防震減災法》在政府履行社會管理職能中的作用
7.1.5地震謠言
7.2防震減災規劃
7.2.1防震減災規劃的屬性及其法定效力
7.2.2防震減災規劃的宗旨
7.2.3防震減災規劃的編制、批准和組織實施
7.2.4防震減災規劃的編制原則和依據
7.2.5防震減災規劃的內容
7.2.6防震減災規劃編制的民主程式
7.2.7防震減災規劃的公布和修改
7.3地震預警
7.3.1什麼是地震預警
7.3.2地震預警技術(系統)
7.3.3中國地震預警現狀
7.4地震應急救援
7.4.1震前應急準備
7.4.2震時應急避險
7.4.3震後應急救援
7.4.4地震的自救與互救
7.5震後安置重建
7.5.1震後安置重建的工作重點
7.5.2震後安置重建的基本原則
7.5.3過渡性安置的方式
7.5.4震後安置重建工作中的職責
7.5.5震後安置重建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習題7
附錄A《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2008.12.27)
附錄B《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1995.2.11)
參考文獻
作品介紹
作者:趙克常(作者)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月1日)
平裝:18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301199565
條形碼:9787301199565
商品尺寸:22.8 x 18.2 x 1 cm
商品重量:340 g
內容簡介
《地震概論》是北京大學本科生素質教育通識課程地震概論的教材,是介紹和研究地震這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的,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紹地震學的研究範圍和發展簡史;第二章研究地震波的類型及其性質;第三章敘述地震波傳播理論;第四章介紹地球內部的結構;第五章研究地震發震的機理;第六章講述地震儀的工作原理以及地震基本參數的測定方法;第七章論述地震預報的進展情況以及臨陣逃生技巧;第八章重點介紹巨觀地震調查、烈度以及工程地震學方面的內容;第九章敘述勘探地震學方法;第十章介紹由地震引發的海嘯的機制以及如何減輕海嘯災害。
《地震概論》是針對非地震學專業的學生編寫的,通俗易懂,把地震學的基礎知識和研究方法介紹得系統而全面,對提高讀者自身的自然科學修養大有裨益。同時也是一本相近學科甚至是專業地震工作人員全面了解地震學新進展的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地震學的研究範圍和歷史
第一節 什麼是地震學
第二節 地震學的研究範圍和主要的研究方面
第三節 地震學的基本名詞和概念
第四節 古代人類對地震的認識
第五節 地震學發展簡史
第二章 地震波
第一節 波的性質簡述
第二節 地震波
第三節 地震波的類型
第四節 地震波的波序
第三章 地震波傳播理論
第一節 地震波傳播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地震波傳播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體波各種震相和走時表
第四章 地球內部的結構
第一節 地球內部結構的發現
第二節 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
第三節 反演問題
第四節 地震層析成像與地球內部三維結構
第五章 地震機制
第一節 斷層
第二節 彈性回跳原理
第三節 震源機制解
第四節 板塊構造學說
第五節 全球地震活動概況
第六節 不同類型的地震
第六章 地震儀及地震基本參數的測定
第一節 張衡的候風地動儀
第二節 現代地震儀
第三節 地震台與地震觀測台網
第四節 地震定位
第五節 震級測定
第七章 地震預報
第一節 地震災害
第二節 地震的預報及其方法概述
第三節 地震預報的地震地質方法
第四節 地震預報的地震統計方法
第五節 地震前兆
第六節 地震預報的進展、困難和前景
第七節 應震措施
第八章 巨觀地震學
第一節 烈度和地震烈度區劃
第二節 地震的巨觀現象和巨觀調查
第三節 決定強地面振動的因素
第四節 工程地震學
第九章 勘探地震學
第一節 勘探地震學基礎
第二節 地震資料的野外採集
第三節 地震資料的數據處理
第四節 地震資料的解釋
第五節 勘探地震學小結
第十章 海嘯
第一節 海嘯的形成
第二節 海嘯的特點
第三節 海嘯的分類
第四節 海嘯災害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