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巨幅捲軸《地獄變相圖》,是四十多年前畫家江逸子答應恩師李炳南要繪製的,源於唐代畫聖吳道子首創的《地獄變相圖》,能給當時的長安帶來極大的教化作用,可惜毀於戰火而失傳,江逸子完成後又編寫《因果圖鑑》畫冊,流通達五萬本。
![地獄變相圖](/img/6/4d0/wZwpmL2gTM5YzM2QDNwE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Q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江逸子的《地獄變相圖》,完成於二○○三年,過去曾數次展出,但因畫幅太長,受限於場地,均為分批展出,幸好中正紀念堂展覽廳非常寬敞,才得以首度以完整面貌呈現在國人面前。
江逸子,於1938年出生於福建,師從李炳南大師,從事繪畫已有50多年,曾任台灣孔廟管理處主任。代表作品包括《極樂妙果圖》、《地獄變相圖》、《虎溪三笑》、《江山無盡圖》以及孔門弟子立體塑像等。
於1964年舉辦第一次個展,翌年以《田單復國圖》獲得教育部長獎,此作代表國家贈與來訪之大韓民國總統朴正熙氏,現存於漢城國家博物館,此後連年得獎。在30歲那年,覺悟外在功名虛幻不真,而隱居作畫。在首次個展時,其恩師李炳南大師就指出藝術不應只是欣賞和裝飾,藝術應有道氣,要能移風易俗,淨化人心,因此他的畫作和雕塑雖無言說,但卻又無盡的意蘊在裡面。
內容
序言
封面 盲龜遇浮木孔 |
![]() |
因果圖鑑 序一 |
《華嚴經》云:「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森羅萬象,無一不從吾人心性變現。是故宇宙有無限維次空間,各維次空間亦有芸芸眾生。無限維次空間,即佛家所云「法界」。一念純淨純善,高登極樂維次空間;一念瞋恚嫉妒,墮入地獄修羅法界。現代科學家透過極繁複的試驗,逐漸發現事實真相;而釋迦牟尼佛於三千年次前,早已將此自然法則,講述明白,後人紀錄會集而成《大藏經》。 佛法傳入中國,與中國聖學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傳統聖教,以五倫十義為綱領,自親職教育為兒童奠定良好處世根基。隨後進入學校、社會,為國服務,所受薰陶,皆不偏離道德規範。特於縣市地區處處供奉城隍,展示閻羅十殿,勸化人心,影響至深。即如不識字之販夫走卒,亦深明是非善惡,宅心仁厚。是故五千春秋歷史,政權幾經鼎革,文化歷久彌新;民風淳謹,恪盡本分;即遇戰亂變故,亦能迅速安定。 近百年次來,西風東漸,崇尚科技,視倫理道德為封建,斥宗教教育為迷信。背棄倫常、縱慾妄為,舉世動盪不安,千百年次來所未曾有!仁人志士,深感恢復倫常道德之迫切;淨宗十三祖印光老法師高瞻遠矚,強調因果教育為至要。近代畫家江逸子居士稟承師訓,苦心繪製「地獄變相圖」,巨幅長達五十米,勸導世人明因識果、去惡修善,獲得廣大迴響。為思普及,製作光碟,略為解說,並譯為日、英等外語,流通海內外。今乃編輯精美畫冊,詳明其要,便於閱讀,亟欲引人時時警策,念念提攜,力挽狂瀾於亂世洪流。其深悲宏智,誠屬難能可貴! 印祖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多有不信因果者,任意毀謗地獄苦果為古聖先王鎮撫民心之權說。殊不知,生命如長河,因果決不虛。大乘金句闡明心性至理,廣大精微,雖為今日科技所遠不及。然如日本江本博士歷經十年次研究,發現心念善惡確能轉化水結晶美醜,亦實證「十法界不離一心」之佛語。故知,善惡禍福,如影隨形,地獄極樂,自作自受。閱覽地獄圖,細思聖賢語,今生來世,何去何從,智者必已瞭然於胸中。故人逸子是作也,余師本願也。囑為序,不以學陋文拙而不為,義不敢辭,責不能貸也。 二○○五年次三月二十四日 釋淨空 謹識 |
因果圖鑑 序二 |
我在童年次時代的大陸農村,每遇鄰里有人過世,邀請法師、齋公、或道士,做超度薦亡道場,必會見到十殿閻王的地獄變相圖繪,一套十幀,懸掛於壇場的兩側,看了雖是似懂非懂,確有怵目驚心的感受!故知那是普勸世人改過遷善的一種莊嚴用物,也是誘導世人深明因果報應的一種文宣工具。唯由於畫工粗陋,尚說不上有多少藝術價值。 近得優婆夷謝淑琴女士轉來華藏淨宗學會出版,古閩江逸子老師恭繪的《因果圖監-地獄變相圖》並附釋文,以銅版紙精印的長捲圖軸及書冊本各一套,說是作者惠贈給我們法鼓山珍藏的,同時囑我為其再版寫序。 江逸子老師畢竟既是虔誠的淨業行者,也是一位傑出的老畫家,所畫的因果圖監,不僅能夠達成「闡明因果大道,普益群倫」的目標,兼具高度藝術創作的造詣。這是一幅「縱六十二點五公分,橫五○○○公分之巨構」,乃在民國紀元「第二癸未之春開筆,不及一年次,遂成此圖」,這是作者在五十餘載作畫以來,第一件大作品。因此他要說:「若非佛力加持」是不能成就的。 這幅地獄變相圖,與此前我所見過的相比,多了文本解釋,也嘗試對墮獄者的衣著略略予以現代化,並且在地獄中見到了世界各大民族人種與各大宗教的「宗教人物、神職道侶」。足徵墮落地獄的眾生,應該是不分種族和宗教的。 地獄的觀念,在世界各大宗教,都有介紹,並且相當強調,唯於早期的漢文化中,只有陰陽二界,生者住於陽上,亡者則下至陰間。至於陰曹地府,十殿閻王,乃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帶來了六道流轉中的地獄信仰,才形成的。特別是地獄變相圖的廣泛流傳,加上《地藏菩薩本願經》等普遍被民間持誦,地獄的懲惡罰罪,產生了警世導迷、移風易俗的功能,並且成了佛道二教共通的勸世教材。 在佛典中的地獄,梵語落迦,又譯為泥犁,有八大熱地獄及八大寒地獄,以及孤地獄等;八大熱地獄又有十六小地獄。 《長阿含經》卷十九的「地獄品」中說,有八大地獄及十六小地獄。八大地獄的名稱是:想(等活)、黑繩、堆壓、叫喚、大叫喚、燒炙、大燒炙、無間;十六小地獄的名稱是:黑沙、沸屎、五百釘、飢、渴、一銅釜、多銅釜、石磨、膿血、量火、灰河、鐵丸、釿斧、豺狼、劍樹、寒冰。 《俱舍論》卷十一亦說,八大地獄各有四方的四門,每一門外又各有四個游增地獄,即是煻煨增、屍糞增、鋒刀增、烈河增。另有《順正理論》卷三十一,《立世阿毘曇論》卷八等,對於地獄的刑罰,均有詳細的描述,說在地獄中有諸獄卒、驅迫墮獄罪人行種種酷刑的記述,已非地獄變相圖所繪者之所能及。尚有大小乘經論。例如《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 《大毘婆沙論》卷百七十二,《大智度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四等,對於地獄都有大同小異的敘述,尤其是《正法念處經》自第五至第十五卷介紹的「地獄品」,描述得極其細緻。足徵地獄的存在,以佛教而言,乃是諸佛、諸菩薩、諸阿羅漢共同一致的教說,所以也必須是佛教徒們共同一致的信仰。只是現代的佛教界,著重人間疾苦的慈悲救濟,已少有人宣導地獄的觀念了。如今能有江逸子居士在淨空法師的全力支持下,適時畫出這套地獄變相圖來,真是功德無量的大事。 此在印度,即有《正法念處經》卷四十八及《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七等,稱嘆彩繪地獄圖的功德。現存印度的阿羌塔第十七號石窟,以及中亞地方出土的廢寺遺蹟壁畫中,亦有描繪地獄眾生的種種受刑苦相。此外,有敦煌千佛洞發現地獄變相的繪畫斷片,唐代段成式的《塔寺記》及宋代的《佛祖統紀》卷四十等,均提及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次,景公寺中門東壁的地獄變相圖面世之時,都人觀之悚然而懼,皆不食肉,兩都的屠戶酒肆,亦為之轉業。佛教經中國傳入日本後,在日本自平安朝以來,也隨著對於閻魔王(中國亦稱閻羅天子)及地藏菩薩的信仰,寺院壁畫之繪有地獄圖的記錄,亦是不少。 也許是由於地獄景象的陰森恐怖,以致現代人,雖都會說六道五趣,大多不願細談地獄因果,如今難得有了江老師的圖釋鉅作,彩色鮮麗,筆法明快,既有勸世的功效,也具欣賞的價值。不論是站在哪一種角度,都是應該普及流通的,故樂為之序。 二○○五年次三月二十六日 聖嚴 撰於台北法鼓山丈室 |
序 |
商書伊訓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古語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因果,經語皇皇。而今作善者如是少,作惡者如是多,何也?世出世法皆言,善惡之報,必通三世。報在今生者,事顯可見。報在次生,或更在後者,內典史籍言之綦詳。生造殺盜淫妄業,死墮地獄餓鬼畜生。但以事隱,人不之見,致造三途惡業而不知,豈不悲哉。 老友江逸子居士,悲心深遠,畫藝精湛,新作地獄變相圖,警惕人世。諸如抱柱、火床、寒冰、膿血、糞屎、倒烤、抽筋、拔舌、剝皮、刀山、虎啖、割舌、油釜、鐵丸、火狗、毒蛇、蹲峰。如是諸地獄,不勝枚舉。一一獄中,罪人無數。一一罪人,受無數苦刑。苦極而死,死而復生,生又受苦。《地藏經》云:「行惡眾生,業感如是。」夫惟業感,隨業現形而受,他人固不得而見之。不見則不知其可畏焉。唐吳道子,為作獄變於景雲寺,是可見矣。但須跋涉至長安,觀於寺壁而已。今觀逸子,其作獄相於一長卷,人皆可見。如是苦果,事相顯而易見。見而知畏,可謂幸矣。 逸子運其神筆,根據於經,察乎人事,不一年次,成此巨構。淨空老和尚,即囑根據制千五百卷,分贈世界諸大博物館,暨諸大學圖書館,永久庋藏,適時展覽。甲申之冬,原作特展於日本京都西山光明寺。觀眾摩肩,嘆為希有。光明寺主柴田康英和尚,稱讚此展,乃光明寺八百年次來,未曾有之盛事。 京都展畢,函電紛馳,鹹望編冊繫辭,流通周遍。逸子許之,根據卷編為一冊,附文以釋,題曰因果圖監。將付梓行,囑余為序。余展讀再三,視其圖,獄相畢現,此示惡果也。見果必俟徹見其因,方能深信。於是三復其文,見其散韻隨宜,不泥一法,蓋出以變體,乃能暢說一切作惡者之惡念罪行。詳明墮獄之由,令人知因識果,轉相勸化。以是流傳,相期去惡為善,一轉念間,地獄可化為天堂,進而階之以出三界。誠如是,人天歡喜,逸子欣然,余亦樂為序耳。 民紀第二乙酉年次仲春下澣 廬江 徐醒民 識於台中 |
緣起 |
甲辰年次秋天,我習畫十載,而初辦畫展,展出歷來稱意之作百餘幀,以就教於方家。而其中對我啟迪最深的,莫過於先師 雪廬老人。他在畫展序文中提到:「藝術之道,不可僅止娛於人而已,貴在道氣沛然,庶可淑世正俗,輔弼教化焉。若宋之鄭俠繪流民圖,能令暴政趨仁;唐之吳道子作地獄變相圖於長安寺壁,致使屠戶放下孽刀,因而改業者夥。教化功深,可窺其一斑。遺憾者,斯作今皆不傳,日後有緣,願汝亦構一圖,必獲諸天菩薩加護讚嘆。」慚愧的是我當時年次少,涉世未深,對於人間百態缺乏洞察之明,雖然當下恭謹允諾而不知從何下筆,日後雖然兼瞻內典,卻著於梵像功夫,或偶繪經變圖,而對地獄變相仍無緣涉筆。 直到前年次中秋,故舊淨空老和尚來訪台中蓮社,邀我見面暢敘,提及城隍感應之囑,敦促我作地獄變相圖,且說:「圖成遂廣為流布,其意誠真。」我答以:「甲子初度,我曾發願以一年次之功,恭繪千手千眼觀音,為世析福。尚願有生之年次,再作一卷西方淨土變,以報 師恩。至於地獄圖,縈懷四十年次之久,今既緣熟,豈敢推辭。但求圖成之時,乞請上人慈悲演說其義,以普化群迷,消弭一切災厄,方為功德圓滿。」 秉著懺悔之誠,於今春正月提筆,每當握管,總覺神隨筆馳,難以自休。一年次未滿,遂成此卷。這其間有許多不可思議之處,也有許多悚惶悽慘之狀,令人不忍宣述,不得不信報應之可畏。但願有緣披讀者,惕戒在心,深明因果不空之要道,引以為監,方不愧此生為人,及菩薩之悲願。 癸未除日 夢蓮居士 江逸子 於澹寧齋 年次六十六 |
生淨土
![]() |
生天道
![]() |
生人道
![]() |
歸地府
![]() |
![]() |
![]() |
第一殿
![]() |
孽鏡台 |
![]() |
![]() |
![]() |
![]() |
![]() |
![]() |
![]() 智識才能,能造福人群,亦能貽害眾生。打著宗教名號,不能奉持經戒,依教奉行,一旦無常到來,苦報難受,更何況尚有「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的余報。 |
![]() |
![]() |
![]() |
第二殿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殿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殿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殿
![]() |
望鄉台 |
![]() |
![]() |
![]() |
![]() |
53、心愛的女兒,遭人欺負,逼上火坑。 見此種種傷心事,最是苦痛望鄉台上人。![]() |
![]() |
![]() |
![]() |
第六殿
![]() |
![]() |
![]() |
![]() |
![]() |
![]() |
![]() |
![]() |
第七殿
![]() |
![]() |
![]() |
![]() |
![]() |
![]() |
![]() |
第八殿
![]() |
![]() |
![]() |
![]() |
![]() |
![]() |
![]() |
第九殿
![]() |
![]() |
![]() |
![]() |
![]() |
![]() |
![]() |
第十殿
![]() |
![]() |
![]() |
奈何橋 |
![]() |
醧忘台
![]() |
![]() |
輪迴業
![]() |
![]() |
![]() |
![]() |
結語
三夢地藏菩薩來應 |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游畢地獄變相圖,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造作罪業,墮地獄的可怕。雖說萬法皆空,但因果不空。那么,假使已造作諸多惡業,又該如何呢?佛云:真心懺悔,永不再造,即可消業。 最後,希望我們皆能秉承佛陀的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夢境或問我繪地獄變相圖,本據何籍?曰:實乃當今世間眾生現象耳。問其悲願,曰:至誠感通而已,嘆吾身陷於五濁,心攀意緣無非三毒五逆而渾不自覺,感慨良深也。憶 雪公曩昔之殷屬,今既緣圓而構此圖,因年來念念在茲,繫心此道,感應頻仍,然其中以三夢地藏菩薩來應,皆處我半寤之頃最為殊勝,其祥和清晰歷久不渝之法悅,淨空上人聞悉,屬我繪示其境,以征斯誠,而乃繪三夢緣於後,是謂夢中道場也。 造像 癸未九月十九寫至泰山殿,夢我為菩薩塑像,同時虛空現法身,謂我已塑四尊矣,醒後復之,連雪公像計四尊無訛,傳 公乃地藏應身,老人謙曰:願同也矣! 謁聖 十一月十六午休,現十殿與諸天聖眾,同參地藏菩薩,法會殊勝莊嚴,實非丹青妙手可傳述其百一也。 流布 全圖將竣,臘月二十三日凌晨,菩薩入夢,宣召諸道眾生於光中,顯地獄悚怖狀,苦口宣說因果報應種種業相,菩薩慈悲真誠,無止無休不勝感傷,醒來不覺淚透枕巾焉。 菩薩三度密集入夢,只在繫心一誠字耳,不可思議也。甲申三月江逸子敬志。 綠川道影人懷師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