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楓皮[植物]

地楓皮[植物]
地楓皮[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楓皮(學名: B. N. Chamg et al.)是木蘭科八角屬植物,灌木,高1-3米,全株均具八角的芳香氣味,根外皮暗紅褐色,內皮紅褐色。嫩枝褐色。樹皮有縱向皺紋。葉常3-5片聚生或在枝的近頂端簇生,革質或厚革質。花紫紅色或紅色,腋生或近頂生,單朵或2-4朵簇生。果梗長1-4厘米;聚合果直徑2.5-3厘米,蓇葖9-11枚;種子長6-7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分布於中國廣西西南部(都安、馬山、德保至龍州等縣)和廣東南部。常生於海拔200-500米的石灰岩石山山頂與有土的石縫中或石山疏林下。海拔700-1200米的石山也有分布。 皮為祛風除濕中藥,主治風濕性關節痛、腰肌勞損等症。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形態特徵

地楓皮 地楓皮

灌木,高1-3米,全株均具八角的芳香氣味,根外皮暗紅褐色,內皮紅褐色。嫩枝褐色。較粗,直徑3-5毫米,樹皮有縱向皺紋,質鬆脆易折斷,折斷面顆粒性,氣芳香。葉常3-5片聚生或在枝的近頂端簇生,革質或厚革質,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7)-10-14厘米,寬(2-)3-5厘米,先端短尖或近圓形,基部楔形,邊緣稍外卷,兩面密布褐色細小油點;中脈在葉上面下凹,乾後網脈在兩面比較明顯;葉柄較粗壯,直徑1.5-4毫米,長13-25毫米。

花紫紅色或紅色,腋生或近頂生,單朵或2-4朵簇生;花梗長12-25毫米;花被片(11-)15-17(-20),最大一片寬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5毫米,寬10毫米,肉質;雄蕊20-23枚,稀14-17枚,長3-4毫米;心皮常為13枚,長4.5-5.5毫米,花柱長2.5-3.5毫米,子房長2-2.5毫米。果梗長1-4厘米;聚合果直徑2.5-3厘米,蓇葖9-11枚,長12-16毫米,寬9-10毫米,厚3毫米,頂端常有向內彎曲的尖頭,長3-5毫米;種子長6-7毫米,寬4.5毫米,厚1.5-2.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近種區別

該種與厚皮香八角( Illicium ternstroemioides A. C. Smith)近似,後者蓇葖12-14枚頂尖漸尖。與短柱八角( Illicium brevistylum A. C. Smith)的不同點是後者蓇葖11-13枚,尖頭長1-3毫米,可以區別。該種葉密布褐色細小油點,在擴大鏡下葉背尤其明顯,也是與厚皮香八角和短柱八角的不同點。

“地楓皮”有兩種:一種叫南寧地楓皮,其原植物即地楓皮( Illicium difengpi B. N. Chamget al.)歷來藥用;另一種叫桂林地楓皮,其原植物為假地楓皮( Illicium jiadifengpi B. N. Chang var. jiadifengpi)和大八角( Illicium majus Hook. f. et Thoms.)是地楓皮的偽品,服用會引起嚴重中毒,不能代替地楓皮入藥,應分清真偽,注意鑑別。南寧地楓皮藥材性狀為小筒狀或指狀,氣芳香、鬆脆,易折斷,折斷面顆粒性。藥材用水浸泡後,無粘液滲出,而偽品地楓皮藥材性狀一般為板狀、槽狀、半捲筒狀,乾後微具樟木香氣,質地較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整。藥材用水浸泡後有濃厚粘液滲出。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西西南部(都安、馬山、德保至龍州等縣)和廣東南部。常生於海拔200-500米的石灰岩石山山頂與有土的石縫中或石山疏林下。海拔700-1200米的石山也有分布。分布區年平均溫19.1-22.1℃,1月平均溫11.1-14℃,極端最低溫-0.4至-3℃,7月平均溫24.9-28.1℃,年降水量1036.9-1792.5毫米。土壤為石灰岩,中性。為陽性樹種,適應乾旱風大的石山境地,常生在石山山頂陽光充足的地方,紮根於岩縫石隙中,很少出現在林萌下和陰暗溝谷。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因種皮薄,在乾燥時油脂變質,過濕時又易腐爛,極易喪失發芽力,故宜隨采隨播。

主要價值

地楓皮樹皮為祛風除濕中藥,主治風濕性關節痛、腰肌勞損等症。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Ⅱ級。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1991年9月——瀕危(EN)。

物種現狀:地楓皮分布區狹窄,莖皮供藥用,市場上大量收購,產區民眾亂砍濫伐,數量越來越少,既未繁殖栽培,也沒有採取保護措施,有瀕臨滅絕的危險。 分布面積狹小,已知分布點少於10個,生境明顯退化。

致危因子:直接採挖或砍伐。

保護措施:建議產區的藥材收購部門有計畫地控制每年的收購量,輪流進行收購,使幼苗、幼樹得以生長。同時應大力宣傳合理採收,嚴禁挖采和收購根皮。並加強保護母樹,進行採種育苗,人工栽培。藥材收購部門等應儘可能建立地楓皮生產栽培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