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以氫原子和氦原子為主要成分的地球高層大氣。由於氫原子和氦原子發出微弱的輻
射而得名(geocorona,terrestrialcorona)。
發現過程
1955年,在80千米的高空,觀測到氫原子的賴曼a(La)輻射,從而發現氫原子在高層大氣中的存在,導致地冕的發現。在月球上所拍攝到的地球的遠紫外輻射照片顯示了地冕賴曼a輻射強度的全球分布。氫原子密度在80千米高度最大,在此之上隨高度增大而緩慢下降,在1000千米高度約為1×10^5厘米-3,到10萬千米高空,每立方厘米內有幾個氫原子。由於太陽輻射壓力的作用,在大約8個地球半徑之外,在背陽面氫原子密度要比向陽面的大,形成所謂地冕。地冕中氫原子和氦原子的密度有11年周期變化。氫原子密度在太陽活動高峰年較小,在低年則較大,而氦原子密度的變化則相反。地冕發射中最強的譜線為氫原子的La輻射,其次是氫原子的賴曼β(Lβ)、巴耳末a、氦原子的共振線和波長為10830埃的譜線。其中氫巴耳末a和氦10830埃的譜線可以在地面觀測到。特點
與地球高層大氣相似,一些行星的高層大氣也發現由氫原子和氦原子組成,形成行星冕。對行星大氣的探測中已觀測到金星、火星、水星和木星大氣的氫原子和氦原子的輻射。在月球上用遠紫外線照相攝譜儀所攝得地球的外大氣層(離地面幾千千米高空的稀薄大氣地冕層)受太陽粒子轟擊誘起電子激發而放出波長121.6納米左右的超紫外輻射引起感光的低密度氣暈,叫做地冕。地冕可擴展到6萬千米高空。圖中明亮的新月形區主要是由原子氧和分子氮激發而生的白晝氣輝,叫內地冕;其外的灰白色帶為漫射輝光氫之激發氣體,叫外地冕;右下方在地球黑夜一側的弓形淺色條紋為南磁極上空之極光活動效應。
圖集
地冕 |
地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