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1).土法製造。 章裕昆 《文學社武昌首義紀實》:“當時軍隊仍襲綠營之舊。其武器則弓箭戈矛土造札火槍等類,兵士多老弱,習氣甚深。” 茅盾 《子夜》十六:“逕啟者:本會迭據 廣東 土造火柴行商業公會函稱……等情,並附呈工商部稿一通前來。”
(2).用泥土製造。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雜類·泥孩》:“因遺女金環,女密箱篋中,明日啟視之,乃土造者。”
“土造”冰櫃
記得有一年的春節前,江寧縣鄉下的親戚殺豬過年,給我們家送來了近20斤的新鮮豬肉。離春節還有10多天的時間,豬肉的保鮮成了難題。誰料南京突降大雪,望著紛紛揚揚的雪花,父親靈機一動,帶領我們兄弟三人在後院的空地上動手造起了“自然冰櫃”。
我們把乾淨的積雪集中堆放在一起,用報紙和稻草把鮮肉裹好,放在雪堆的中央,然後在雪堆的表層灑上一些水,並用鐵鍬反覆地拍緊,這樣,在凜冽的寒風中,雪堆便很快生成一層堅硬的外殼,足以防止貓和老鼠的偷食。此法看上去雖然“土裡土氣”,但卻使我們在春節里如願吃上了新鮮的豬肉。
此後我們年年如法炮製,並將這一“經典之作”傳授給左鄰右舍。如今家家都有冰櫃,“雪中藏肉保鮮”已成為歲月當中一段忘不掉的溫馨回憶。
土造哲學
“人不是管出來的,是教出來的。”少華走到哪裡,就把這句話帶到哪裡。少華是一位民企老闆,他每周都要給員工上一堂課,每堂課都要總結出一句標語,然後將之貼到牆上。積累得多了,索性就出起了書。
昨日,少華帶著他的新書《誰是我》來到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向數百名師生講起自己的“土造哲學”。
少華的“土造哲學”始於2002年。當年,少華收購了大英縣的一家紡織廠,成了100餘名員工的老闆。雖然僅有國小文憑,但從小就愛動腦子的他常常琢磨怎么打造企業文化。於是,每周一次的員工例會在他的企業里變成了課堂。一周一課,雷打不動。
在這個課堂上,少華揪住企業內部的問題,“放大,再放大”,從小細節見大道理。一次,公司兩名中乾鬧糾紛,私下鬥氣,少華就拿這個在員工課堂上開講,最後,以一句短語“兩人爭鬥小人贏”作結。為了讓課堂上總結出來的觀點常駐人心,少華還安排專人將之列印出來,貼在牆上。日子久了,車間、辦公室、會議室和走廊的牆壁上,隨處可見這些短語。幾年下來,這樣的短語竟累積到了300多條。少華將這些短語稱之為“ 土造哲學”,“這些都是從員工身上提煉出來的,話有些‘土’,但淺顯易懂”。
面對一面面短語牆,不少人都建議少華將之編成一本書。
去年10月,少華聯繫到成都時代出版社,準備自費出書。一個多月後,少華的部分短語被整理成99段人生悟語,配上線描插畫後,被編成圖文並茂的《誰是我》出版。原本打算作為員工讀物的小冊子,因為廣受歡迎竟兩度再版。目前,該書的姊妹篇正在編輯中,初定書名是《誰是老闆》。
在出書的同時,少華也將自己的課堂搬到了全國各地。他的這些經歷和“土造哲學”的獨特魅力,引來不少企業、 學校邀請其演講授課。從省內的廣安、遂寧到千里之外的北京,他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人不是管出來的,是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