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橋清真寺

土橋清真寺

土橋清真寺是成都的清真古寺之一,分土橋清真上寺和土橋清真下寺兩座。土橋清真上寺位於成都市金牛區金科北路,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土橋清真下寺位於成都市金牛區金牛壩路3號,門臨成灌公路,土橋清真下寺大門原朝向正西,成都土橋清真下寺正對土橋老路,通寺大路由寺後面的成灌老路繞道進寺大門,形成所謂“倒牽牛”路徑。

歷史沿革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賽典赤·贍思丁任陝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大德八年(1304年)贍思丁第三子忽辛出任四川行省左丞,成都為其中樞所在。他們的部屬、家眷、工匠、阿訇、隨行商人也在成都居住,實行軍民屯田制,穆斯林們定居下來,繁衍子孫。明末清初,成都遭遇長期戰爭,沃野荒蕪,之後經過“湖廣填四川”,許多穆斯林來川並散居四川各地。後又有較多的穆斯林由陝甘、湖廣、雲南遷徙來川,成都有了不少的穆斯林,尤以在皇城壩經商定居者為多。

位於成都市西郊的土橋,舊名金泉場。清朝年間是一條窄窄的土路,是走阿壩、松潘到陝甘經商的必經之路。位於成都天府之國的土橋,民風淳樸、水草豐美,清朝年間,不少西北方向的穆斯林先後騎馬坐轎以至於走路來到土橋。逐漸地,穆斯林在土橋越聚越多,一些穆斯林經土橋到市內皇城壩發展,而一些穆斯林則留在土橋定居而形成村落。

穆斯林有一大特點:即只要有穆斯林的地方,必然要設法修建清真寺,作為禮拜之地。清真寺系阿拉伯文的意譯,音譯為“麥斯吉德”。清雍正二年(1724年),土橋及金牛壩地區的穆斯林先在金牛壩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後名“下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50名誥目(即穆斯林教眾)集資又在土橋場口修建一寺,稱為“上寺”。上寺、下寺的叫法是根據水流方向而稱之。

建築特色

占地面積2170、74平方米,為清式庭院全木質機構,大殿為宮殿式,四合院有廊房、淨身水房等。

上下寺院

土橋清真上寺

土橋清真上寺 土橋清真上寺

土橋清真上寺位於成都市金牛區金科北路,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占地面積2170、74平方米,為清式庭院全木質機構,大殿為宮殿式,四合院有廊房、淨身水房等。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上寺又添建南北廂房。清鹹豐年間土橋誥目多從雲南、陝西等地募捐,對上寺進行擴建,併購置水田幾十畝,在土橋場上修建了一些街房,以房地租金收益作為清真寺的固定經濟收入。建寺始末,均記錄在一座高7尺的石碑上,豎立於大殿右側階沿上,但此碑於文革期間被毀。

上寺的建築全是木質結構,大殿為宮殿式,四合院有廊房,淨身水房等。進上寺大門,叢叢芭蕉,花蕊批庭,綠樹拂窗,檐宇清幽。二門上懸匾額,上書:清真古寺。左邊聯為:經傳百代煥文光。右聯為:教著千秋昭世澤。

上寺建築布局緊湊,房檐結構為斗拱形,具有抗震緩衝作用,幾百年來歷經浩劫、自然災害等仍完好無損。整個建築東西向成矩形,大門上書三個綠色大字——清真寺,下面橫書阿拉伯文。二門內兩側有花台,中間石砌通道直通大殿,大殿內懸有一巨大匾額,為清代果親王題:“世守良規”。

大殿 大殿
在做禮拜的大殿抱住柱上,一對楹聯書法遒勁,讀後莫不為之動容深思,上書:
毋污濁而敗行,不作偽而欺世,方弗愧清真二字;
善修身以克己,體仁義以待人,莫虛於天地兩間。

大殿鋪設綠色地毯,莊嚴肅穆,可容數百人禮拜。一席布簾,將男女分開。殿外彩繪雕飾,門窗做工精細,富麗堂皇,充分顯示了穆斯林的天才和藝術風格。

土橋以街道中部的南華宮為界,以北多居漢人,以南多居穆斯林。土橋穆斯林待人寬厚,幾百年來,與當地漢族人民相處甚好,勝似一家。

土橋清真上寺內庭 土橋清真上寺內庭

民國十五年(1926年),上寺以穆斯林蔡心如,周子賓等辦有清真大學與國小兩部。國小階段學習阿拉伯文、漢文,挑“巴巴”、背《索爾夫》、學《赫聽》、《雜學》等。大學階段學習《古蘭經》、《滿倆》、《白亞尼》、《偉嘎業》等,注重講誦並重,經書兼通,並在阿訇的帶領下參加宗教活動。土橋清真上寺歷任阿訇有:馬性初(人稱踏水橋阿訇)、羅老阿訇(人稱羅蠻王)、馬如九、馬敏生、黃學古、黎光華、馬道明、羅學海、以明軒、伍進修、周子賓、買阿訇、馬學畲、羅良安、張紅春(現任)。

土橋清真下寺

成都土橋清真下寺 成都土橋清真下寺

土橋清真下寺位於成都市金牛區金牛壩路3號,門臨成灌公路,土橋清真下寺大門原朝向正西,正對土橋老路,通寺大路由寺後面的成灌老路繞道進寺大門,形成所謂“倒牽牛”路徑。民國十四年(1925年)四川軍閥揚森修建成灌公路,馬路修好之後,清真寺大門便改為朝向正東。下寺比上寺的歷史略顯久遠一些。下寺距土橋清真上寺不足1公里,與金牛賓館東西相望。下寺在土橋街上置有許多的街房,有客棧(稱之為:興盛店)還有馬棧(稱之為:營接店)以及回民清真飯店等,街房收益都是作為寺內的經濟來源之一。清乾隆十四年(1750年)加以擴建。寺內現有園林面積約7畝,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周圍翠竹環繞,綠樹成蔭,典型的川西園林風光。寺門為古典式有棚欄的大門,外修圍牆、小橋。寺大門內為四合院庭院,上為禮拜大殿,四角起翹。殿內可容200餘人禮拜。窯窩上方懸有直徑1?5米的圓形木質匾,上面浮雕阿拉伯文綠色清真言。大殿左右建有講堂、廂房各5間。庭園前部一座“邦克樓”,是中國古典亭閣建築形式,上為六方形,內懸木梆,敲梆叫拜,建築嚴謹,別具風格,已有270年的歷史。

大殿走廊南北各立木碑1座。碑高2?5米,寬0?9米,厚0?15米。碑上浮雕雙龍戲珠圖,碑為乾隆二十七年立。南面碑為《修寺碑記》,記錄了建寺經過。北面碑為修建下寺“乜貼”的碑記(乜貼:即穆斯林教眾捐資捐款)清雍正二年(1724年),下寺以蔡永公、李星成、賈世錦、馬應儒4人為首,共8家人,由蘭須貴出地興建。公推掌教蔡智先、黑推補李星燦、麻淨蘇世林、穆夫提買弘仁、鄉老蘭須貴、馬化林、馬林、馬鎮。起初該寺規模較小,後來人煙臻集,大殿不夠跪拜之用,於乾隆十四年(1750年),三掌教眾鄉老各助銀兩,不憚山川之苦,又有李星燦、王芝琳等赴城鄉募化,清乾隆十四年,又由240餘名穆斯林捐銀1000餘兩進行擴建。其中馬良柱捐銀610兩,為最多。大殿北面木碑則專門記述了他的功跡。馬良柱系甘肅張掖人,曾任建昌和松潘等地鎮守使,環眼美髯,人稱獅子頭馬大人。臂力過人,年73年尚能開三石之弓,騎咆哮之馬。卸任後其住宅距清真寺不遠,經常騎馬到寺禮拜。

建國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對土橋清真下寺進行了維修。因其在金牛賓館對面,常有外賓和中央首長進寺參觀。1958年陳毅副總理參加中央召開的著名的成都會議期間,曾從駐地金牛賓館來到下寺參觀並和羅阿訇親切交談。

土橋清真下寺歷任阿訇已知者有:馬自安、寶阿訇、羅靜亭、羅良安等。

土橋清真下寺至清代起,許多穆斯林便自發在周圍栽種樹木。幾百年來,各種林藩、楠木、柏木等長得遮天蔽日,鬱鬱蔥蔥,夏天是消曙歇涼的好去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土橋清真上、下寺均遭破壞。下寺樹木被砍伐貽盡,曾被作農業中學。房屋也被街道工業和居民占用。1985年金牛區政府撥款10萬元對下寺進行整修,將工廠和居民遷出,恢復原貌。1980年對外開放土橋清真上寺。1995年,下寺開辦成都市土橋穆斯林頤年院。土橋清真上、下寺歷經風雨坎坷,1984年被金牛區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土橋清真上寺位於成都市金牛區金科北路

土橋清真下寺位於成都市金牛區金牛壩路3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