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灣記憶

徐家匯的土山灣是中國西洋畫的搖籃、近代上海工藝和海派文化的源流,也是中國工藝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先導。 ”清同治三年(1864年),上海耶穌會在此建立土山灣孤兒院,創辦了土山灣孤兒工藝院。 20世紀60年代初,伴隨著土山灣孤兒工藝院的閉門,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使得土山灣及其文獻資料散失軼盡,蕩然無存。

內容介紹

《土山灣記憶》內容簡介:上海徐家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門戶。徐家匯的土山灣是中國西洋畫的搖籃、近代上海工藝和海派文化的源流,也是中國工藝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先導。1891年,一思先生在《益聞錄》中詩讚土山灣:“曾不讓泰山,林泉幽且間。”清同治三年(1864年),上海耶穌會在此建立土山灣孤兒院,創辦了土山灣孤兒工藝院。中國近代的新工藝,如西洋油畫、木雕泥塑、彩繪玻璃、印刷出版以及鍍金鍍鎳等皆發源於此。土山灣製作的許多作品還代表中國參加法國、比利時、美國等多個國家的世界博覽會,讓西方世界真正領略到東方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好鳥鳴岩樹,涼風生澗灣。”一批中國近代美術家、教育家、藝術家和工藝大師從土山灣走出,一批批學有所長的成年孤兒走向社會,有的成為印刷、機械、電工等方面的技術人才,有的自己開辦作坊、工廠,成為私營業主,共同推進了新技術、新工藝、新事物在中國的發展,推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20世紀60年代初,伴隨著土山灣孤兒工藝院的閉門,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使得土山灣及其文獻資料散失軼盡,蕩然無存。為了挖掘這段被湮沒的歷史文化,2008年6月20日,徐匯區文化局聯合復旦大學歷史系和宗教學系、《新民晚報》社副刊部、徐家匯街道辦事處等單位共同舉辦了“土山灣文化歷史”講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