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全文
鄉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
錐不入地,蘴籟深奧。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
心常嘆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注釋
河朔:黃河朔方。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
隆寒:隆冬嚴寒。
流澌:江河解凍時流動的冰塊。
錐:錐子。
蘴藾:蘴(fēng):古同“葑”,蕪菁。藾(lài):蒿類植物。
深奧:幽深隱秘。奧,房屋的西南角。泛指室內深處。
水竭:水竭盡。
可蹈:可踏。可以行走。
士隱者:隱藏的士大夫。隱士。
勇俠:英勇豪俠之人。
輕非:輕視蔑視是非與錯誤。
嘆怨:嘆息怨恨。
戚戚:憂懼貌;憂傷貌。心動貌。
白話譯文
這裡的鄉土與黃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到了深冬,河裡漂浮著冰塊,舟船難以前行;地被凍得用錐子都扎不進去,田地荒蕪長滿乾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河水凍結不流動,上面由堅硬的冰覆蓋,人都可以行走。有識之士窮困潦倒,而好勇鬥狠的人卻不在乎隨意犯法。(我)為此嘆息怨恨,心中充滿了悲傷和憂愁。
作品賞析
鄉土不同,河朔隆寒——各地的風土人情有很大的不同,此時此刻,黃河以北的地區天氣寒冷。鄉土:指各地風土人情。河朔:泛指黃河以北地區。隆寒:嚴寒。
流澌浮漂,舟船行難——河中漂浮著冰塊,舟船難以行走。澌(sī):漂浮的冰塊。
錐不入地,蘴籟深奧——冰封大地,堅硬得連錐子都無法刺破。蒿草聚集在一起,到處是一片荒涼的景象。蘴(fēng):蕪菁,蔬類植物,俗稱大頭芥。一作豐。籟:當作藾(leì),蒿類植物。奧:聚集。
水竭不流,冰堅可蹈——河水枯竭不再流動,結成厚厚的堅冰,人可以走到上面任意踩踏。蹈:踩,踐踏。
士隱者貧,勇俠輕非——隱居在河朔地區的士人生活貧賤,這裡的俠士勇武好鬥,容易犯法。輕非:輕視非法的行為,即輕易犯法。
心常嘆怨,戚戚多悲——看到這些,我的心充滿了嘆息和怨恨,情不自禁地傷心難過。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多么值得慶幸啊,用詩歌來吟唱我的志向。
這首詩描寫了河朔地區的風土民情。前八句選取典型場景將筆墨落實在河朔氣候寒冷,“流澌浮漂”、“錐不入地”、“冰堅可蹈”,令人不寒而慄。隨後兩句寫河朔士人貧困、俠士任氣輕法之事。由此引起詩人的憂心,從而感受到社會安定以及北征的重要。
《土不同》所寫的是曹操由易水到鄴縣之間的所見所感。曹操平定烏桓,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九月從柳城班師返回,十一月至易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一月回到鄴縣。易水到鄴縣之間原是軍閥袁紹統治的地方。由於袁紹殘酷的統治,又由於連年戰爭,使這一帶大批田地荒蕪,農業生產遭到破壞,社會動亂不安。詩中反映的就是河朔地方怨聲載道、生活痛苦不堪的現實,抒發了詩人憤懣之情。
《土不同》和《冬十月》的篇法、基本形式是相同的。詩的前八句是寫景,中四句是寫事,後兩句是加的“套語”。前八句的景物描寫突出了“寒”、“荒”、“難”。隆冬寒冷是自然現象,大片土地荒廢,有的地方河水流冰,有的地方河水乾涸所造成的人們生活的艱難是比船隻難行更為“難”的。這景物構成的荒涼環境同樣是為中四句寫事鋪墊的,也為下面的描寫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中四句的寫事,著重在描繪社會風尚和人們的心理狀態。雖然僅僅四句,詩人卻突出地反映了社會現實的焦點,用士人的隱居、貧窮同有力者的為非作歹形象地勾勒出社會動盪的景象,用人心怨憤,憂慮疑懼形象地勾勒出人們的心裡狀態,再同前面的景物描寫聯繫起來,一幅荒涼凋蔽、民不聊生、怨聲沸騰的社會動亂畫面就形成了。這畫面里熔鑄了詩人憤懣難平的感情,即對軍閥混戰、國家分裂給人們造成的災難的憤懣,反映了詩人希望儘快於戰後出現和平安定局面,實現他為之奮鬥的政治抱負和理想。詩中反映的是“人們”的痛苦生活,詩人眼中的人們絕非社會最底層的小百姓,因為他是站在地主階級立場,為維護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詩人的同情不是如在《蒿里行》中寫的“萬姓”、“生民”,詩中也確無此類字樣,然而,土地荒蕪,“萬姓”、“生民”無所依靠,生活自然無著,當然他們更苦,詩在客觀上反映了這種苦。
《土不同》和《冬十月》的內容各異,恰成鮮明對照,基本形式卻是一樣的,連句式也大致相同。值得突出提到的是詩中所寫的景、事選取得當,映襯格外諧調。天寒地冷,荒野無收的描寫有力地襯託了社會動亂,民不聊生,所構成的畫面反映了悽苦之情,詩人的憤懣不平之情也就揉合在其中了。
創作背景
《步出夏門行》是漢末文學家曹操用樂府舊題創作的組詩,作於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烏桓勝利時。這組詩共分五部分,開頭是序曲“艷”,下面是《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四章。全詩描寫河朔一帶的風土景物,抒發個人的雄心壯志,反映了詩人躊躇滿志、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作品意境開闊,氣勢雄渾。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跡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