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頭魴顆粒飼料養殖法

3、魚苗放養。 鰱、鱅魚苗應在團頭魴入塘後15~20天放入,以利團頭魴的馴化。 4、魚苗消毒。

團頭魴是一種以植物性飼料為主的雜食性優質魚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青睞。筆者在多年的實踐中摸索出以投餵顆粒飼料為主養殖團頭魴的技術,供同行參考。

1、池塘條件。池塘面積5叫O畝,水深2米左右.長方形,不滲漏,池底平坦,淤泥厚 20厘米左右。水源充足無污染,每5叫O畝水面配1台2千瓦的增氧機。每池配1台投餌機,注排水設備考。生產用具齊全完好。

2、放養前的準備。冬季或早春把池水排乾,讓池底冰凍日曬,以殺死病原菌。然後挖出過多淤泥,修補堤埂,堵好漏洞,整平池底。魚苗放養前15天,每畝用生石灰 100~150千克進行千法清塘,以殺滅病原菌和敵害生物。清塘4天后力。水到1米左右深,力。水6天后即可放養魚苗。進水時用細紗網嚴格過濾,以防野雜魚混入。

3、魚苗放養。魚苗要規格一致、健康無病。團頭魴、鰱、鱅魚苗尾重50~100克,鯽魚苗尾重10~20克。放養時間以放養成活率高的冬季12月或早春2月為宜。鰱、鱅魚苗應在團頭魴入塘後15~20天放入,以利團頭魴的馴化。放養密度應根據設計產量、出池規格、飼養技術來確定。一般每畝水面放養數為團頭魴1500--2000尾,鱅魚 50尾,鰱魚150尾,鯽魚400-600尾。

4、魚苗消毒。團頭魴易受傷感染,放養的團頭魴魚苗必須消毒。消毒常用方法: (1)用濃度為每升10毫克的漂白粉溶液浸浴魚苗10分鐘,對防治細菌性魚病效果較好。(2)用3%的食鹽水浸浴魚苗5-10分鐘。可防治細菌性爛鰓病白頭白嘴病、列印病、車輪蟲病、斜管蟲病年。三代蟲病等。 (3)用濃度為每升20毫克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浴魚苗20-30分鐘。

5、飼料及投餵。選擇高質量的顆粒飼料可以使魚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獲得最佳的養殖效益,還可減少環境污染。投餵飼料最好採用人工馴化、機械投餌的方式。魚苗下塘的第二天,用團頭魴1號餌料對魚進行馴化,使魚類集群上浮攝食,一般'7~10天即可馴化成功。依據水溫、天氣、水質和魚吃食的情況,每次投餵量最好達到魚吃飽量的90%。同時,隨著魚體的增大調整飼料粒徑,使之有較好的適口性。投餵堅持”四定”原則,每天投餵2—4次。

6、水質調節。魚苗放養前池水深度要達到0.7~1米,引入河水要經過過濾,防止野雜魚等進入。5月底6月初加深池水達 1.8米,7、8、9月最好每月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不少於池水的1/3。使池水保持30厘米以上的透明度,溶氧量每升5毫克左右,DH值在7—8。

7、堅持巡塘。5月以後,每月定期抽樣測定魚的生長情況.發現異常要及時採取措施。飼養中後期要適時開機增氧。

8、預防魚瘸。魚苗下塘前10-15天要用生石灰徹底清塘,以殺死病原體和敵害生物.4-9月每隔15天每畝水面用25~30千克石灰乳全池潑灑;7月潑灑1次滅蟲王,濃度為每立方米水體0.5克;8月潑灑1次氯:爭,濃度為每立方水體0.25克;9月潑灑1次魚康.濃度為每立方米水體0.5克。另夕卜,對團頭魴的各種操作要細心,儘量使魚體少受損傷,切斷魚體感染疾病的途徑。在運輸奉。放養中:水溫不能突然升高或降低,否則易引起魚的應激反應。

(本文已被瀏覽 642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