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圩

團結圩,開挖丹陽新河、薛丹撇洪渠和紀村新河,在花津河口築壩封閉,將原30多圩�聯成一個大圩。

開挖丹陽新河薛丹撇洪渠和紀村新河,在花津河口築壩封閉,將原30多圩�聯成一個大圩。因受益有丹陽、新市、薛津和龍山4公社,又是全縣人民參與修築而成,故名團結圩。其中的“保岱”、“近城”圩�開發較久,旁於漢丹陽縣治。
全圩總面積55.7平方公里(外有來水16.37平方公里),耕地5.98萬畝。圩東北為丹陽新河,西南瀕紀村河、姑溪河。大聯圩後,鄒村橋下至紀村大閘下為圩堤,長14.15公里;鄒村橋上至紀村大閘上為山河堤,長19.12公里。圩內原有花津渡(今丹陽河)和煉堆港(今煉丹河),上納橫山、雲台、靈墟、龍山等山來水,經紹師、陶家兩橋分匯丹陽、煉丹兩河,再流入姑溪河。經陸續聯圩並�,行洪河變為內河,山區來水經新河分流入丹陽湖和姑溪河。
建國之初,依靠集體力量,由鄉或公社舉辦聯圩工程。將上下八卦圩、毛家圩、徐家圩聯成八卦圩;將成子(奉化)、浮石、新圩聯為聯三圩。興建共青閘,將黃土、新華兩圩聯為黃新圩。60年代將寶義、鹹禾兩圩聯並,沿瓦窯崗開渠,將近城、六溝、塘西、秦塘圩聯為一個圩。
1974年丹陽湖水位10.22米,沿丹陽河圩�告警,八卦圩出險12處。汛後,薛津公社擬堵煉丹河聯圩。冬修動工,沿靈墟、香塘和薛鎮東橋開挖山河兩條,將八卦、仁義、寺前、香塘、芹菜蘭等圩�聯成八聯圩。與此同時,丹陽公社河東大隊聯烏皮圩、寺東�,名團結圩,由董塘大隊在沙塘沖築堤防山洪。至此,沿丹陽河除傍崗小�外,都實行聯並,縮短防洪堤長33公里。接著,按聯圩規劃調整站網布局和健全圩內分級控制工程。1976年,省將薛丹博聯圩列入項目,同年12月5日正式動工,團結圩屬第一期工程。在全縣人民通力奮戰下,“兩河一渠”初具規模,花津河口築壩建閘也在汛前竣工。
1983年大水期間,廛村至紀村閘老堤高水位長期浸泡,發生滲水和塌坡。4個鄉鎮按受益耕地劃段包修,填塘固基,挑足堤腳,分年上頂,把沿姑溪河和原黃土圩退建埂(即小農場,標準低,堤基沉陷)作為重點培修加固。現圩堤頂高程達13~13.5米,堤頂寬7~8米,坡度1∶2~1∶3。同時,對風浪埂繼續進行塊石護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