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

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

正文

由多個子系統共享一個書目資料庫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它將圖書館的採購編目流通、連續出版物管理和目錄查詢等子系統連為一體,以書目資料庫為核心,各子系統共享一個中央資料庫。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克服了分立系統的缺點,能夠向用戶提供具有內在聯繫的信息,滿足多種需求。
發展概況 早期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是面向套用的單功能系統,這些系統單獨組織數據,彼此孤立,一個圖書館內形成了若干個分立的計算機系統。由於書目資料庫和各系統的信息不能共享,圖書館的功能在總體上並沒有最佳化。到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美國有人提出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應是一個總體系統,應綜合和包括圖書館的各個子系統,隨後有5個大學圖書館和1個公共圖書館率先進行試驗。70年代中期,隨著計算機技術、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和系統方法在圖書館的實際套用,一些圖書館出現了“集成排架”、“集成藏書”和“集成科學情報系統”等,促進了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概念的發展。1978年,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首次以“圖書館集成系統”(ILS) 作為該館新研製成功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正式名稱。當時這一概念是指用一個書目資料庫處理所有圖書館業務的小型計算機系統。1983年,在美國又進一步提出了“圖書館在線上集成系統”(IOLS)的概念,認為只有在在線上互動式系統的環境下,才能真正實現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的目標。80年代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有了較大的發展,國際上已有多個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的套用軟體,如 DOBIS/LIBIS、 GEAC、ILS、VTLS、CLSI等。中國80年代中期以後,有少數圖書館建成了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並投入了運行。
類型 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按功能的集成程度可分為全集成系統和部分集成系統。全集成系統包括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系統和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兩方面多個子系統。各圖書館通常按需要和可能建立包括一部分子系統的圖書館部分集成系統。
數據共享方式 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的數據共享方式有兩種:一是共享文檔方式,二是資料庫方式。
共享文檔方式是使圖書館多個書目文檔形成一個整體,並同其他文檔建立必要的聯繫,同時為所有子系統服務。共享書目文檔技術在結構與組織上又採用不同的模式,概括起來有以下3 種:①非冗餘單文檔結構:以包括所有書目記錄的書目文檔為核心,採購、編目、流通與連續出版物等子系統各自單獨同書目文檔相聯繫。這是早期的模式,結構較簡單。②冗餘多文檔結構:除包括作為中心的書目文檔外,又由書目文檔生成幾個供流通、書目查詢等子系統用的文檔,如部分簡化記錄文檔、著者索引文檔、題名索引文檔、主題索引文檔等,以提高處理與檢索速度。③非冗餘多文檔結構:中央書目文檔是虛擬的,實際數據分散存儲在相應的題名、著者、主題和簡化記錄等文檔中 (見圖)。這些文檔之間由記錄控制號連結,當需要完整書目記錄時,則可以通過記錄控制號和欄位標識符調出數據重組,整個過程對用戶來講是透明的,用戶看到的仍是所需要的記錄。

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
資料庫方式是將先進的資料庫技術引入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力圖提供一種完美的、高級的數據管理技術,其資料庫是一個通用化的綜合性數據集合,具有最小的數據冗餘度、較高的數據獨立性、較好的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為較大範圍內的用戶所共享。按照選定的某種數據模型,在計算機廠商提供的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支持下,能夠建立一個靈活而可靠的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