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圓夢巨人](/img/8/270/nBnauM3X2EDM1kDMwczM5AjM3QTMxkDN2QDOyQTNwAzMxAzL3M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這個巨人是好心眼兒巨人,好心眼兒巨人專門蒐集好夢,把夢分門別類地裝在一個個玻璃瓶子裡,再挨家挨戶地把捕捉來的好夢吹到孩子們睡覺的臥室里。他與其他巨人國中的巨人不一樣。其他巨人都吃人,他只吃自己種植的食物。
為了阻止其他巨人繼續吃人,聰明的蘇菲她讓BFG調製出一個關於巨人吃小孩的噩夢,並想要把這個夢吹到英國女王的臥室里。兩人由此開始了一段奇幻的冒險之旅。一路上,他們面臨著巨人國吃人巨人們的重重威脅;與此同時,小女孩與好心眼兒巨人也從一開始的彼此不信任,成長出一場非同尋常的友誼。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飾演 |
索菲 | 魯比·巴恩希爾 |
好心眼兒巨人 | 馬克·里朗斯 |
吃人肉塊巨人 | 傑梅·克萊門特 |
維多利亞女王 | 佩內洛普·威爾頓 |
Bloodbottler | 比爾·哈德爾 |
Mary | 麗貝卡·豪爾 |
Manhugger | 亞當·戈德利 |
ButcherBoy | MichaelAdamthwaite |
Bonecruncher | 丹尼爾·巴孔 |
Meatdripper | PaulMonizdeSa |
Gizzardgulper | ChrisGibbs |
職員表
製作人 | 凱薩琳·甘迺迪、約翰·麥登、弗蘭克·馬歇爾、麥可·西格爾、史蒂文·史匹柏、山姆·莫西、Adam Somner、克里斯蒂·麥克斯科、梅麗莎·馬西森 |
原著 | 羅爾德·達爾 |
導演 | 史蒂文·史匹柏 |
副導演(助理) | Erica Fabian、Phil Booth、Gordon Piper、Beth Welch、Adam Somner |
編劇 | 克里斯多福·阿波特、梅麗莎·馬西森 |
攝影 | 賈努茲·卡明斯基 |
配樂 | 約翰·威廉士 |
剪輯 | 麥可·卡恩 |
藝術指導 | 瑞克·卡特、羅伯特·斯托姆伯格 |
美術設計 | Todd Cherniawsky、Grant Van Der Slagt、Chris Beach、Margot Ready、Rebecca Milton |
服裝設計 | 喬安娜·約翰斯頓 |
視覺特效 | Mike F. Hedayati、Kevin Andrew Smith、Mark Gee、Ken McGaugh |
布景師 | Elizabeth Wilcox、Michael A. Billings |
角色介紹
![]() | 索菲 演員魯比·巴恩希爾 倫敦的孤兒院的十歲女孩,她十分頑強並且很無畏,具有能把人們團結到一起的勇氣,她被帶到了巨人國,雖然開始時嚇了一跳,但她很快就跟好心眼兒巨人成為了朋友,他們制定了一個保護全世界的孩子、使他們永遠不受巨人危害的計畫,而且設法讓英國女王來幫助他們。 |
![]() | 好心眼兒巨人 演員馬克·里朗斯 站立起來高24英尺,有著一對大耳朵和敏銳的嗅覺,每天晚上,他從巨人國里出來,在街上偷偷摸摸地走動。好心眼巨人很溫柔,他從來不傷害人類。他只吃一種叫大鼻子瓜的蔬菜。他把夢裝進罐子裡,像收集螢火蟲一樣。當其他巨人外出搶掠的時候,他四處遊蕩,用一個巨大的喇叭,把美夢從正在睡覺的孩子們的窗戶吹進去。 |
![]() | 吃人肉塊巨人 演員傑梅奈·克萊門特 以吃人著稱的巨人們的領袖,令人討厭、非常易怒,塊頭有好心眼兒巨人的兩倍大,可怕的程度也至少是兩倍,他龐大的鼻子對潛在的人類氣味十分敏感,因而注意到了索菲的存在。 |
![]() | 維多利亞女王 演員佩內洛普·威爾頓 英國的女王,居住在倫敦,淡定但卻愛開玩笑,她最開始對於巨人的存在很吃驚,但後來接受了與好心眼兒巨人面談,並按照索菲想出的計畫一同解決巨人吃孩子的危險局面。 |
幕後花絮
史匹柏邀請英國演員吉恩·懷爾德出演角色,但對方婉拒。
1991年派拉蒙公司打算拍攝該片,當時的主演人選是羅賓·威廉士。
創作期間,編劇MelissaMathison多次造訪位於英國白金漢郡的故居“吉普賽之家”。她被特別允許進入達爾的書房和圖書室。
約翰·麥登原本打算執導該片,後來他僅僅保留了執行製片人的身份。
《圓夢巨人》是史匹柏五十多年的導演生涯當中第一次與迪士尼合作。
巨人BFG身高24英尺(7.32米),而Gizzardgulper、Bloodbottler、Fleshlumpeater身高分別為39、43和50英尺。有意思的是原著作者羅爾德·達爾的身高接近兩米,在普通人中間也算得上是個小巨人。
夢工廠與迪士尼合作製作本片,這是迪士尼公司35年來首次與其他大製片廠一起合作製片。
影片的編劇梅麗莎·馬西森在2015年過世,這時她的最後一部作品,直到電影快要完成時,她才被診斷出患有神經內分泌腫瘤。
羅爾德·達爾將《圓夢巨人》中的小女孩命名為索菲,而這正是他的親孫女SophieDahl的名字。
在《吹夢巨人》登入倫敦影院期間,史匹柏製作了32個捕夢瓶錯落放置於倫敦的景區、商業中心,同時配合了不同主題的慈善宣傳。
扮演索菲的小演員魯比·巴恩希爾此前並沒有任何大銀幕的表演經歷。她只在電視劇《4O'ClockClub》中客串過幾回。
該片是史蒂文·史匹柏作為導演首次與迪士尼合作。
製作發行
製作發行公司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
安培林娛樂 | 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 | Ascot Elite Entertainment Group |
夢工廠 | Pinema | Entertainment One |
華登傳媒 | eOne Films | Reliance Entertainment |
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 Walt Disney Studios Japan | Entertainment One |
甘迺迪/馬歇爾電影製作公司 | Entertainment One Benelux |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
Reliance Entertainment | Metropolitan Filmexport | Odeon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亞塞拜然 | 2016年6月30日 | 馬來西亞 | 2016年6月30日 | 塞爾維亞共和國 | 2016年6月30日 |
哈薩克斯坦 | 2016年6月30日 | 馬其頓共和國 | 2016年6月30日 | 俄羅斯 | 2016年6月30日 |
賽普勒斯 | 2016年6月30日 | 喬治亞 | 2016年6月30日 | 阿爾巴尼亞 | 2016年6月30日 |
烏克蘭 | 2016年6月30日 | 白俄羅斯 | 2016年6月30日 | 澳大利亞 | 2016年6月30日 |
墨西哥 | 2016年6月30日 | 波赫 | 2016年6月30日 | 捷克 | 2016年6月30日 |
克羅埃西亞 | 2016年6月30日 | 以色列 | 2016年6月30日 | 哥倫比亞 | 2016年6月30日 |
希臘 | 2016年6月30日 | 立陶宛 | 2016年7月1日 | 芬蘭 | 2016年7月1日 |
美國 | 2016年7月1日 | 土耳其 | 2016年7月1日 | 波蘭 | 2016年7月1日 |
保加利亞 | 2016年7月1日 | 愛沙尼亞 | 2016年7月1日 | 加拿大 | 2016年7月1日 |
葡萄牙 | 2016年7月7日 | 泰國 | 2016年7月7日 | 斯洛伐克 | 2016年7月7日 |
西班牙 | 2016年7月8日 | 阿根廷 | 2016年7月14日 | 荷蘭 | 2016年7月20日 |
影片評價
多虧了馬克·里朗斯的精彩表演,本片才超過了預期值;影片極具想像力而又快活地展現了這部兒童名著的精華部分。(《ThePlaylist》評)
無人可以挑剔電影在美術設計方面的成就,但是在想像力方面,電影卻顯得有點斷層。(《電影舞台》評)
該部電影吸引人和可愛之處一如片中的好心眼兒巨人,考慮到原著的極具吸引力和受喜愛程度,電影在斯導作品中相對不太具有開創性和勇氣,導演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並未有何進步。(《國際銀幕》評)
不管故事如何荒誕,該部出色的改編作品為所有年齡的觀眾理解電影史上最不可能的友誼提供了可能,全息的馬克·里朗斯也以他大大的心贏得了認可。(《Variety》評)
除了展現無與倫比的技巧,史匹柏在該片中還嫻熟地處理了油畫般的視覺效果和低調的敘事之間的平衡,這才是他這部新作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所有這些因素都保證了《吹夢巨人》是一部值得欣賞的好片。影片中精彩的片段貫穿始終,史匹柏這一次明顯著力於雕琢這個他創造的奇異世界,而沒有野心勃勃地去搭建一個前所未有的電影宇宙。(Mtime時光網評)
該部電影表現了導演一種更加沉思、甚至哲學的傾向,對推進電影的興趣越來越少,而更多地反思什麼對自己最重要——夢想,與使它們成真的能力。這大概即影片的主題,但不幸的是,太過明確和專注於此之後,那基本上也是它的全部了。《好萊塢報導》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