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匯兌實務

《國際匯兌實務》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在2011年編輯出版的圖書,作者:黃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寫除了上述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外,還考慮到: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注重實務性.對重要知識點均以實例說明。以:便於學生理解:理論簡單明了。重點突出, 同時注意介紹國際金融領:域最新的發展和成果。本書與其他已經出版的《國際匯兌實務》教材:相比,最大的特點在於加入了國際金融市場方面的知識。這主要是考。慮到我國企業目前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活動日益頻繁.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接軌也是大勢所趨,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學生對:目前熱點的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等業務都會有所了解,這是適應當前:市場發展的。

國際匯兌實務

本書可以作為高職高專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教材使用。

目錄

第一章 國際收支

第二章 國際貨幣體系

第三章 外匯與匯率

第四章外匯交易實務

第五章 國際金融市場

第五節 金融期貨和期權市場

第六節 國際金融市場的創新

第六章 外匯管制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試讀章節

第一章 國際收支

第一節 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三)國際收支為流量概念

國際收支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所有對外經濟交易的記錄,描述了一定時期內的發生額,所以是一個流量概念。而國際借貸(BalanceofInternationalIndebtedness)也稱為國際投資頭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是指一國在某一時點上對外資產與負債的綜合,是一個存量概念。國際收支與國際借貸之間的關係是:國際收支是因,國際借貸是果。一國國際收支中的資本金融賬戶差額的歷年累積,就是該國的國際投資頭寸。

(四)國際經濟交易的統計以所有權變更日期為準

在國際經濟交易當中,簽訂買賣契約、貨物裝運、交貨和付款等行為一般都是在不同日期進行的,那么,國際收支平衡表記錄的經濟交易是以什麼日期為準呢?按照IMF的規定,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記錄日期以所有權變更日期為準,實際上就是以債權債務的發生時間為準。例如,在延期付款進口貨物以後,由於拖欠了他國的款項,應當借記進口並貸記其他投資。再如,編表時期內,由以前對外債務引起的到期應支付但實際上未支付的利息,應當在其到期日將該筆未付利息作為新增的負債記錄。

二、國際收支平衡褒的概念和內容

目前各國通用的國際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就是按照廣義國際收支概念編制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是根據交易的特性和經濟分析的需要分類設定科目和賬戶(Account),按照複式記賬原理進行系統記錄的一種統計報表,反映了一國(或地區)對外經濟狀況。IMF規定各會員國必須定期向IMF報送本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在匯總後定期發表在《國際金融統計》上。為了便於會員國編制平衡表,並使各國的平衡表具有可比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48年首次頒布了《國際收支手冊》,制定了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標準格式,後來又先後於1950年、1961年、1977年和1993年修改了《國際收支手冊》。

簡介

本書是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國際匯兌領域的深入研究編寫而成的。主要包括:國際收支、國際儲備、國際貨幣體系、外匯與外匯匯率、傳統外匯交易實務、衍生外匯交易實務、外匯風險防範與進出口報價、中國的外匯市場及個人外匯買賣實務、外匯管制實務等內容。概括起來,該書的定作著重突出以下特點:(1)在教材內容、知識體系和編寫體例上都有新的突破;(2)注重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3)突出技能的訓練;(4)注重實用性、套用性和通用性;(5)注重系統性。

本教材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的教材,同時也可作為國家公務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習國際匯兌知識或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教材。

目錄

第一章 國際收支

第一節 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第二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第三節 國際收支的失衡及其調節

第四節 我國的國際收支與調節

第二章 國際儲備

第一節 國際儲備概述

第二節 國際儲備的管理

第三節 我國的國際儲備管理

第三章 國際貨幣體系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系概述

第二節 國際貨幣體系演變

第三節 歐洲貨幣體系

第四節 中國的貨幣制度

第四章 外匯與外匯匯率

第一節 外匯

第二節 外匯匯率

第三節 匯率的決定與調整

第四節 匯率制度

第五節 匯率變動的影響因素及匯率變動的經濟效應

第六節 人民幣匯率

第五章 傳統外匯交易實務

第一節 外匯交易市場

第二節 外匯交易的發展與信息處理工具

第三節 外匯交易方法

第六章 衍生外匯交易實務

第一節 衍生金融工具市場

第二節 外匯期貨交易

第四節 外匯期權交易

第五節 互換交易

第七章 外匯風險防範與進出口報價

第一節 外匯風險概述

第二節 外匯風險的防範措施

第三節 匯率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第八章 中國的外匯市場及個人外匯買賣實務

第一節 中國的外匯市場

第二節 個人外匯買賣業務

第三節 我國銀行個人外匯買賣業務介紹

第九章 外匯管理實務

第一節 外匯管制概論

第二節 我國的外匯管理

第三節 我國對外貿易企業的外匯管理

附錄

參考文獻

簡介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2001年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指導方案》中主幹課程國際匯兌實務的教學基本要求,而編寫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是國際商務專業主幹課程教材之一。

本書主要內容有:國際收支、外匯與匯率、外匯風險防範、進出口報價、外匯管理制度、我國的外匯交易、實訓練習等。本書在內容上求實求新,編寫上突出基礎性,注意國際匯兌知識與實際操作的結合。

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國際商務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供其他專業教學使用。

目錄

第1章 國際收支

第1節 國際收支的含義

一、狹義的國際收支

二、廣義的國際收支

第2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

一、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原理

三、“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方法

四、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內容

第3節 國際收支不平衡及其調節 措施

一、國際收支平衡與不平衡

二、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

三、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

四、國際收支失衡的一般調節 措施

複習思考題

實訓題

第2章 外匯與匯率

第1節 外匯

一、外匯的概念

二、外匯的作用

三、外匯的存在形式

第2節 匯率

一、匯率的概念

二、匯率的標價方法

三、匯率的種類

第3節 匯率的確定和匯率的變化

一、匯率的確定

二、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三、匯率變動對經濟和貿易的影響

第4節 匯率制度

一、固定匯率制度

二、浮動匯率制度

三、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的比較

第5節 人民幣匯率

一、人民幣匯率的標價方法和掛牌貨幣

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變及其特點

三、人民幣走向自由兌換

複習思考題

實訓題

第3章 外匯風險防範與進出口報價

第1節 外匯風險

一、外匯風險的概念

二、構成外匯風險的三因素

三、外匯風險存在於國際企業運行的全過程

第2節 外匯風險防範方法

一、在交易契約中訂立有關防範外匯風險的條款

二、利用外匯交易與借貸投資業務防止外匯風險的方法

第3節 匯率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一、即期匯率下的外幣折算與報價

二、用不同貨幣改報出口商品底價的方法

三、根據不同貨幣的浮動情況調整對外報價

四、為了加強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對第三國貨幣的浮動情況也應注意

五、合理運用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複習思考題

實訓題

第4章 外匯管理制度

第1節 外匯管制概述

一、外匯管制的概念

二、外匯管制的機構、對象和類型

三、外匯管制的主要內容和措施

第2節 我國的外匯管理制度

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二、我國現行外匯管理的主要內容

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我國出口收匯核銷等政策的調整

複習思考題

實訓題

第5章 外匯交易

第1節 外匯交易市場

一、什麼是外匯交易市場

二、外匯交易市場的構成

三、外匯交易市場的作用

四、外匯交易市場的作用

第2節 外匯交易方法

一、即期外匯交易

二、遠期外匯交易

三、套匯交易

四、掉期交易

五、擇期交易

六、投機交易

七、外匯期貨交易

八、外匯期權交易

第3節 我國的外匯交易

一、經營外匯交易的銀行

二、代客外匯交易

三、出口押匯業務

複習思考題

實訓題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附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