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

1937年底奉令組建,首任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 ,下轄韋雲淞的第三十一軍桂系部隊,屬第五戰區指揮管轄,曾參加徐州會戰,在明光、滁縣一線頑強抗擊日軍。後該集團軍改轄覃聯芳的第八十四軍、張義純的第四十八軍、何知重的第八十六軍等部參加武漢會戰。1939年,該集團軍指揮第八十四軍和劉和鼎的第三十九軍。10月,李品仙調任豫鄂皖邊區游擊總司令兼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夏威、黃琪翔先後接任集團軍總司令,並參加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後第三十九軍轉歸第三十三集團軍指揮,第八十四軍轉歸第二十一集團軍指揮,9月,第十一集團軍在第五戰區撤銷。1941年末,第十一集團軍番號調歸昆明行營使用,宋希濂任總司令,張軫任副總司令,曾在雲南怒江一線抗擊進犯日軍。1944年春,第十一集團軍調歸中國滇西遠征軍司令部指揮,下轄王凌雲的第二軍、黃杰的第六軍、鍾彬的第七十一軍等部。5月中旬,該集團軍參加滇西反攻戰役,經過極其慘烈的8個月激戰後攻克龍陵、松山、畹町等地,與滇西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及中國駐印軍反攻部隊共同打通滇緬路,在芒友勝利會師,殲滅日軍第二、第十八、第五十六師團等部,創造了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對日作戰單一戰場戰績最重大的一次勝利。同年9月,黃杰繼任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後該集團軍的第七十一軍編入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用於擔任戰略反攻任務的四個方面軍中的第三方面軍,第二軍編入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直轄部隊,第十一集團軍番號撤銷。

引言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

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抗日戰場是同盟國在亞洲地面作戰的主要戰場,中國抗日軍隊在八年對日作戰中,殲滅、消耗及牽制了日本法西斯的絕大部分陸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陸軍先後編成40個番號的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

第十一集團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集團軍

1939年,該集團軍指揮第八十四軍和劉和鼎的第三十九軍。10月,李品仙調任豫鄂皖邊區游擊總司令兼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夏威、黃琪翔先後接任集團軍總司令,並參加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1940年5月,第八十四軍第一七三師師長鍾毅將軍在唐河戰役中殉國。後第三十九軍轉歸第三十三集團軍指揮,第八十四軍轉歸第二十一集團軍指揮,9月,第十一集團軍在第五戰區撤銷。1941年末,第十一集團軍番號調歸昆明行營使用,宋希濂任總司令,張軫任副總司令,下轄第七十一軍及預二師、新三十九師和新二十九師等部,曾在雲南怒江一線抗擊進犯日軍。1944年春,第十一集團軍調歸中國滇西遠征軍司令部指揮,下轄王凌雲的第二軍、黃杰的第六軍、鍾彬的第七十一軍等部。5月中旬,該集團軍參加滇西反攻戰役,經過極其慘烈的8個月激戰後攻克龍陵、松山、畹町等地,與滇西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及中國駐印軍反攻部隊共同打通滇緬路,在芒友勝利會師,殲滅日軍第二、第十八、第五十六師團等部,創造了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對日作戰單一戰場戰績最重大的一次勝利。同年9月,黃杰繼任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