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經典誦讀

國小經典誦讀

《國小經典誦讀(9)》主要內容簡介:古今中外,凡讀書之法,有閱讀、朗讀和誦讀,其中以誦讀為本。中國古代的啟蒙教育傳統,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源遠流長,而誦讀經典則是古代中國啟蒙教育的基本形式。事實上,誦讀經典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一種國文的啟蒙教育形式,而是一種更普遍、更綜合的兒童啟蒙教育模式。

內容簡介

《國小經典誦讀(9)》:小學生國文與國學經典誦讀工程·大學

圖書目錄

第一課 大學之道
第二課 格物致知
第三課 修身為本
第四課 克明峻德
第五課 其命維新
第六課 知其所止
第七課 有斐君子
第八課 知本知至
第九課 誠意慎獨
第十課 修身正心
第十一課 修身齊家
第十二課 興教齊家
第十三課 興仁齊家
第十四課 宜兄宜弟
第十五課 平天下在治國
第十六課 為民父母
第十七課 慎德道善
第十八課 君子有大道
第十九課 以義為利
後記

後記

《大學》是《札記》中的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篇。後來朱熹又把它和《中庸》、《論語》、《孟子》合編並加注,稱為《四書》,也就是儒家的四部最重要的經典,《大學》就成了《四書》中的基本篇目。
《大學》據傳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等人所作,其內容是對《論語》的注釋和補充,“大學”意思就是“人人之學”,古代三歲啟蒙,八步讀“國小”(主要是識字和讀詩),十五歲讀“大學”。《大學》就是十五歲以後首先要讀的經典,內容是“一經八目十章”:“一經”即闡明大學的根本宗旨是修古代聖賢的美德,然後再親近和教化百姓,並且在修養和親民兩方面都達到最好的效果;“八目”即實現大學目標的八個步驟:格物(研究事物)、致知(增進知識智慧)、誠意(意念忠誠)、正心(端正心思)、修身(訓練行為)、齊家(搞好家族)、治國(治理國家)、平天下(使天下公平安定)。在八個步驟中,“修身”是最根本的,上至天子,下到百姓,都以修身為根本;“十章”即解釋一經和八目的十個概念: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以及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

編輯推薦

《國小經典誦讀(1)》:小學生國文與國學經典誦讀工程·經典古詩

目錄

步出夏門行3
大風歌5
江南7
山居秋暝9
垓下歌11
雜詩一首13
鳥鳴澗15
天行篇17
大道曲19
山中雜詩21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23
和約法師臨友人25
重別周尚書27
人日思歸29
蕪城31
步出城東門33
寄行人35
亭亭山上松37
園果39
長歌行4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