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陝西省大遺址保護管理研究

由西北大學劉軍民副教授擔任課題組長的陝西省文物局文物科學與技術研究課題。

2016年3月3日,由西北大學劉軍民副教授擔任課題組長的陝西省文物局文物科學與技術研究課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陝西省大遺址保護管理研究”(課題編號:2011-K-015)、“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在陝西省大遺址保護實踐中的適用性評估”(課題編號:2011-k-016)順利結項,通過專家評審。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陝西省大遺址保護管理研究”課題組從考古遺址公園的概念出發,在充分分析國內外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後,基於目前正在或即將進行建設的考古遺址公園,提出考古遺址公園的準確定位。

同時,通過對已建成的考古遺址公園中的成功案例分析,指出建設考古遺址公園的大遺址應具備的條件及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為考古遺址公園提供科學的建設理念。在分析了國內8處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效後,報告指出,建成後的考古遺址公園應具有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形成優美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眾現實生活、動員社會各界參與保護遺址的功能。根據陝西省大遺址的特點和保護需求,建議陝西將大遺址保護管理工作應繼續堅持“四個結合”基本理念,不斷探索並推廣大遺址保護的新理念、新模式,為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再立新功。

由於東西方文化背景、價值觀、建築材料等諸多差異,基於西方價值觀形成的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在中國是否適用,如何用這些理念來指導陝西省大遺址保護的實踐?“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在陝西省大遺址保護實踐中的適用性評估”課題組以價值判斷作為理論起點,剖析西方文化遺產價值觀形成的文化背景與思想淵源,系統分析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形成及其演變規律。

探討國際文化遺產保護普適性理念在中國的適用性,以及真實性、完整性、可識別性等原則在中國語境下的解讀與釋義,尋求一種既遵循國際普遍性又兼容中國特殊性的保護準則。在國際文化遺產保護理念於中國語境的本土化釋義基礎上,結合大遺址的遺產特性和歷史文化背景,通過對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秦始皇陵遺址、甘泉宮遺址、長城保護的具體實踐,提出陝西省大遺址保護應強調真實性保護、推動整體性保護、創新可讀性展示、深化社會性保護,為陝西省大遺址保護實踐提供理論體系支撐。

陝西省文物局高度重視此次科研課題評審驗收工作,邀請了省內相關領域專家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劉克成教授、楊豪中教授、王翠萍教授,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周萍研究員、西安市博物院向德研究員,以及西安市規劃局曹凱寧研究員組成驗收專家。與會專家在聽取課題組匯報之後,經質詢、討論之後,一致同意該課題通過驗收,同意結項,並對這兩個課題的深入研究和成果提升提出了指導建議。

課題評審會在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會議室舉行,省文物局羅文利副局長、科技處李斌處長、孔煜調研員、孔琳,課題辦馬濤、馬宏林參加了課題驗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