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國家競爭優勢,又稱“國家競爭優勢鑽石理論”,“鑽石理論”。由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en::Michael E. Porter)在其代表作《國家競爭優勢》(en::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中提出,屬於國際貿易理論之一。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既是基於國家的理論,也是基於公司的理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試圖解釋如何才能造就並保持可持續的相對優勢。

簡介

哈佛大學的麥可·波特教授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在繼承發展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獨樹一幟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為貿易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該理論著重討論了特定國家的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地位的各種條件。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在開放型經濟背景下,一國產業結構狀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國產業發展具有很強的能動性和可選擇性,固有的比較優勢不應成為謀求增強國際競爭優勢的障礙。其核心理論介紹如下:

影響因素

生產要素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它包括: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基礎設施。生產要素又分為初級要素和高級要素兩類。初級要素是指一個國家先天擁有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級要素則是指社會和個人通過投資和發展而創造的因素。一個國家若要取得競爭優勢,高級要素遠比初級要素重要。

需求因素

國內需求條件是特定產業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波特認為,國內需求對競爭優勢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三個方面進行的:一是本國市場上有關產業的產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場,則擁有規模經濟,有利於該國建立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二是若本國市場消費者需求層次高,則對相關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優勢有利。因為老練、挑剔的消費者會對本國公司產生一種促進改進產品質量、性能和服務等方面的壓力。三是如果本國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為它服務的本國廠商也就相應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廠商的前面。

產業因素

即與企業有關聯的產業和供應商的競爭力。一個企業的經營要通過合作、適時生產和信息交流與眾多的相關企業和行業保持聯繫,並從中獲得和保持競爭力,如果這種接觸是各方的主觀願望,那么產生的互動作用就是成功的。一個國家要想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在國內獲得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和相關產業的支持。

企業競爭

它們是指一國國內支配企業創建、組織和管理的條件。各類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有其不同的規模、組織形式、產權結構、競爭目標、管理模式等特徵,這些特徵的形成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外部環境。此外,國內市場的競爭程度,對該國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優勢有重大影響。國內市場的高度競爭會迫使企業改進技術和進行創新,從而有利於該國國際競爭優勢地位的確立。

除上述四個因素外,一國的機遇和政府的作用,對形成該國的國際競爭地位也起輔助作用。機遇包括重要發明、技術突破、生產要素供求狀況的重大變動(如石油危機)以及其它突發事件。政府因素是指政府通過政策調節來創造競爭優勢。波特認為以上影響競爭的因素共同發生作用,促進或阻礙一個國家競爭優勢的形成。

四個階段

波特認為,國家經濟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即生產要素導向階段、投資導向階段、創新導向階段和富裕導向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是國家競爭優勢發展的主要力量,通常會帶來經濟上的繁榮,第四個階段則是經濟上的轉折點,有可能因此而走下坡。

要素導向

在經濟發展的最初階段,幾乎所有的成功產業都是依賴基本生產要素。這些基本生產要素可能是天然資源,或是適合作物生長的自然環境,或是不匱乏且又廉價的一般勞工。這個階段中的鑽研體系,只有生產要素具有優勢。在這種條件下,只有具備相關資源的企業才有資格進軍國際市場。

投資導向

在這一階段中,國家競爭優勢的確立以國家和企業的投資意願和投資能力為基礎,並且越來越多的產業開始擁有不同程度的國際競爭力。企業有能力對引進的技術實行消化、吸收和升級,是一國達到投資導向階段的關鍵所在,也是區別要素導向階段與投資導向階段的標誌。

創新導向

在這一階段,企業在套用並改進技術的基礎上,開始具備獨立的技術開發能力。技術創新成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主要因素。處於創新導向階段的產業,在生產技術、行銷能力等方面居領先地位。有利的需求條件、供給基礎及本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使企業有能力進行不斷的技術創新。在重要的產業群中開始出現世界水平的輔助行業,相關產業的競爭力也不斷提高。

富裕導向

在這一階段,國家競爭優勢的基礎是已有的財富。企業進行實業投資的動機逐漸減弱,金融投資的比重開始上升。部分企業試圖通過影響和操縱國家政策來維持原有的地位。大量的企業兼併和收購現象是進入富裕導向階段的重要跡象,反映了各行業希望減少內部競爭以增強穩定性的願望。

兩種理論

簡介

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奠定了近代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而波特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是對比較優勢理論的超越,二者比較,有以下不同:

前提不同:比較優勢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作為理論前提,競爭優勢理論則以不完全競爭市場作為理論前提,後者比前者更符合當前的現實。

角度不同

比較優勢理論從全球角度考慮,認為一個國家只要按照比較成本原則分工,就會增加自身福利,並提高世界範圍的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水平。競爭優勢理論從國家角度出發,考慮怎樣才能使一國在貿易活動中得到的福利更多一些,生產效率提高得更快一些,在國際分工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

範圍不同

比較優勢理論只考慮某些產品或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而且主要是對其成本即價格的競爭能力進行比較。競爭優勢理論則是將一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即生產力發展水平與它國進行比較,而且,它除了考慮現實情況之外,還要考慮潛在的利益對比。

性質不同:比較優勢是相對性的概念,一國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在另一些方面必具有比較劣勢。這種理論的邏輯結果是,任何國家都應安於現狀、保持現狀。因為這樣可以在付出最小代價的情況下使本國獲利。競爭優勢是絕對性的概念,一個國家或者處於競爭優勢,或者處於競爭劣勢,界限相當清楚,沒有半點含糊。任何國家都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取得或保持競爭優勢。

原因不同

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認為,比較優勢主要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初始條件,這些初始條件或來自自然原因,或來自歷史原因,如一個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而經濟落後、開發不足、技術低下,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分工,只能生產和出口礦產品、農產品,在國際分工中處於較低層次。而競爭優勢理論認為,競爭優勢主要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創新機制,取決於企業的後天努力和進取精神。只要敢於創新、積極競爭,一個後進的國家也有可能成為有競爭優勢的國家。

雖然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存在著根本區別,但同時它們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比較優勢是競爭優勢的基礎,一國在生產要素方面的比較優勢有利於它去建立國際競爭優勢,而一國的國際競爭優勢的建立才能獲得持久的比較利益。比較優勢並不必然等同於競爭優勢,但比較優勢可隨著生產要素的動態變化轉化為競爭優勢。

理論起源

傳統的以H-O理論基本上是一個靜態的理論體系,缺乏動態的眼光分析各國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為了克服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缺陷,一些經濟學家開始在H-O理論的框架之外尋求新的貿易理論和貿易政策選擇,目前在這方面最有影響的理論是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原理

簡介

根據HO理論,多數國家必定會有相對優勢。如果國家在某一產品上的相對優勢不是可持續的,那么這一相對優勢就不是這個國家的競爭優勢。

國家競爭優勢論有四個點,組成一個四邊形,通常被稱為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鑽石。

要素條件

土地(包括自然資源),資本,勞力,勞力教育水平,國家基礎設施質量等。這些要素條件,有些是自然因素,另一些則是政府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

需求條件

國內市場是否足夠大。多數公司首先的目標是著重於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如果國內市場很小,公司很難開發出新產品。

相關產業

波特聚類自然形成。

公司競爭

國內的競爭環境造就了公司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理論構成

波特的國際競爭優勢模型(又稱鑽石模型)包括四種本國的決定因素和兩種外部力量。四種本國的決定因素包括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及支持產業,公司的戰略、組織以及競爭。兩種外部力量是隨機事件和政府。

主要內容

麥可·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認為,一國競爭優勢的構建主要取決於生產要素、需求狀況、相關產業,企業組織、戰略與競爭度,以及機遇和政府作用。該理論能合理地詮釋一國國際貿易的現狀,預測一國貿易發展的前景。

波特在反思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解釋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的菱形模型,也稱為“鑽石模型”。

波特認為,一國的國內經濟環境對企業開發其自身的競爭能力有很大影響,其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以下四項因素:生產要素、需求要素、相關和支持產業以及企業戰略和組織結構。在一國的許多行業中,最有可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是那些國內“四因素”環境對其特別有利的那些行業。因此,“四因素”環境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最重要來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