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四庫:中華傳世格言

《國學四庫:中華傳世格言》是由《國學四庫》編委會主編,吉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國學讀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國學四庫:中華傳世格言

《國學四庫·中華傳世格言(全彩精華版)》內容簡介:中華傳統文化是現代中國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知識營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格言無疑是最具中國人思維模式和語言表達模式的精神產物。格言,既涉及政治經驗、治國方略、大千世界、管理方法等精神理論,也涉及民族精神、哲學智慧、物理人情、科學思想等深層次的東西。事實上,從人們關注格言的那一天開始,格言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已經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

本書目錄

格物篇

10·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1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2·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13·聖人乾慮,必有一失;愚人乾慮,必有一得。

14·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15·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15·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16·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1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8·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9·不日堅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緇。

20·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21·茂林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

22·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23·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24·柔弱勝剛強。

2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26·寒者不貪尺玉,而思短褐;飢者不願乾金,而美一餐。

2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皆黑。

28·萬物必有盛衰,萬事必有弛張。

28·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久懣者思嚏。

2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0·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31.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

32·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33·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33·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34·風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

34·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35·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

3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6·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37·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

38·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

38·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39·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處世篇

40·激雷不能追既往之失辭,班輸不能磨斯言之既玷。

41·唯善人能受盡言

42·慎於言者不華,慎於行者不伐。

42·聞毀勿戚戚,聞譽勿欣欣,自顧行何如,毀譽安足論。

4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5·聞榮譽而不歡,遭憂難而不變。

46·利旁有倚刀,貪人還自賊。

46·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48·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49·人生何謂富?山水繞吾廬。人生何謂貴?閉戶讀我書。

50·恃人不如自恃也;人之為己者,不知己之自為也。

51·花開笑春風,卻被風吹落。自無堅貞性,但怨風輕薄。賴有護花幡,眾芳得所託。恐此亦偶然,莫便矜灼灼。

52·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53·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

54·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

55·非宅是卜,維鄰是1、。

56·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57·外舉不隱仇,內舉不隱子。

58·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59·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60·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隱行者必有昭名。

6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6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事篇

64·智若禹湯,不如嘗更。

65·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66·天下之事,以為無足慮,則必有大可慮者。

66·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67·不遠復,無祗悔。

68·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68·以死心處死地者成,以生心處死地者敗。

70·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70·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71·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

72·敬則未有不勝者矣,不敬則未有能勝者矣。

72·晝之所為,夜必思之。

73·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74·三思而後行。

74·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75·末流之竭,當窮其源;枝葉之怙,必在根本。

76·成大功者,不小苟。

77·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78·反水不收後悔無及

78·聖人不能為時,而能以事適時。事適於時者其功大。

79·西施宜笑復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

80·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81·時未至而為之,謂之燥;時至而不為之,謂之陋。

82·智者棄其所短而采其所長,以致其功。

83·取果半青黃,不如待自落。

84·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

84·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85·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86·射幸數跌,不如審發。

86·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

人心篇

88·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89·人情輕似土,世情險于山。

90·才乘一線憑雲去,便有愚兒仰面看。

91·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92·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92·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93·為善者不雲利,逐利者不見善。

94·世事波上舟,沿涸安得住。

95·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96·古往今來共~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96·共患易,共利難。

97·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98·冶容色者侮之招,麗服飾者盜之招,

多才能者忌之招。

98·若將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萬盤。

99·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100·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101·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102·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102·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104·遇事則委難以責人,事平則抑人以揚己。

105·富貴多士,貧賤寡友。

106·譽生則毀隨之,善見則怨從之。

106·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107·十履而一跣,則跣者恥;十跣而一履,則履者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