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智庫看“一帶一路”

國外智庫看“一帶一路”

《國外智庫看“一帶一路”》是201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靈桂。

內容簡介

本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選取全球數十家主要智庫在過去一兩年里針對“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發表的兩百多篇評論文章,擇其主要觀點編譯成集,不論這些智庫的目的、動機如何,其政治敏銳、戰略視野、國際思維值得予以肯定。相信這個集子對我們的新型智庫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會有重大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靈桂,法學博士,研究員。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出版了《中國伊斯蘭教史》《一脈相傳阿拉伯人》《一脈相傳猶太人》以及阿拉伯文版的《伊斯蘭教在中國》等專著,在《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180餘篇。主要譯著有埃及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督斯的代表作《黑色的眼鏡》和《處女與白髮》等。

目錄

序言

印度智庫觀點摘要

全球關係委員會

史迪威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東方的絲綢之路

加固絲綢之路經濟帶

擴張中的上合組織中的印度

印度需要中國的“綠色絲調之路”

隨著投資的增長,中國打破印度對尼泊爾經濟的壟斷

提供給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國家的一個印度民主樣板

新多邊金融構架

習近平訪巴基斯坦:“我感覺就像到自己兄弟家中探訪一樣”

巴基斯坦和“一帶一路”

印度與阿富汗的耐心比拼

新絲綢之路是為了建立一個公正的世界秩序嗎?

印度和中國的安全約定

“一帶一路”和印度的安全擔憂

莫迪:印度的首席推銷員

和平與衝突研究所

中國和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背後的戰略是什麼?

斯里蘭卡和中國:創新驅動經濟發展

安倍對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成功訪問:兩個政治挑戰

斯里蘭卡:正在使情況改變

解碼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外交

中國的維吾爾問題:新絲綢之路真的有用嗎?

印度洋:為什麼印度要尋求非軍事化

阿富汗—巴基斯坦:為什麼中國在扮演調解者的角色?

國家海事基金會

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超越“經濟學”

“海上絲綢之路”“季風計畫”和海運史的動態對話

關於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安全維度辯論

觀察研究基金會

大陸中國

印度還是中國大放光芒?投資計畫說明了一切

南亞分析集團

安東尼訪華和印中安全缺陷

伊朗—巴基斯坦天然氣管道:通往穩定的道路

中國注視著印日關係

中國和印度的雙邊經濟紐帶:問題以及前景

美國轉向亞洲的下一階段:來自中國的回應

中國國家主席訪問“鐵哥們”巴基斯坦(4月20至22日)

莫迪訪問中國——孟加拉國怎么看

中國制定強硬的軍事戰略

維韋卡南達國際基金會

中國的海上“絲路”提議:印度必須謹慎應對

巴基斯坦與塔利班和平對話:在極端衝突中有解決辦法嗎?

習近平的訪問聯合了不同派別,引發了自由活動分子的不和

與中國的艱難過招

強調印度在全球版圖中的重要地位

堅持公平公正將有助於對中印關係產生積極影響

勇士國家:當代世界的巴基斯坦

澳大利亞印度研究所

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中國促進雙邊經濟發展

美國智庫觀點摘要

東西方研究所

Piin—FenKok在亞洲新聞頻道談論中國經濟外交

外交政策研究所

再平衡問題:馬來西亞與中國關係

峰會之後的亞洲:APEC和G20的利益和不確定性

中國和俄羅斯:有限責任夥伴關係

有爭議的邊境:中國、印度和亞洲世紀

印度洋的中國潛艇和印度的反潛戰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阿富汗經濟能夠被拯救嗎?

印度應該向阿富汗提供直接的軍事援助嗎?

中國把中亞上海化了嗎?

從維爾紐斯經喀布爾到里加:東部夥伴關係和新絲綢之路

喬治亞的政治轉型:在該地區保存歐洲大西洋的未來

中亞是多么重要

踏著絲綢之路的蹤跡

2014年全年綜述

中國—巴基斯坦軸心

中國藉助中巴經濟走廊增強軟實力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後,中國將賭注押在巴基斯坦

史汀生中心

印度洋地區的新地緣政治?

衝突還是合作:“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

中國的新絲綢之路把三個大陸聯繫起來

“絲綢之路”倡議

美國和平研究所

印度、中國和緬甸:挑戰美國“轉向亞洲”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

第九屆奧扎爾紀念講座:振興美國與土耳其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在中東的崛起

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

智慧財產權在“新絲綢之路”倡議中的重要性

詹姆斯敦基金會

喀喇崑崙走廊:中國在巴基斯坦的交通運輸網路

北京構建其歐亞交通運輸網路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遇見阿聯的“東向”政策

摩卡特斯中心

新絲綢之路:中國在全球強勁崛起

梅肯研究院

中國亟待進行改革

國家亞洲研究局

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影響:持續的競爭以及戰略轉變

為什麼華盛頓需要新絲綢之路與轉向亞洲的整合

我們可以改變規則嗎?外界參與者和2014年以後的中亞

在亞洲心臟尋求安全:2014年以後的阿富汗

中國對2014年後阿富汗的看法

中國對印度互聯互通的啟示

烏克蘭危機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中國的新絲綢之路

合作的極限:中亞、阿富汗和新絲綢之路

布魯金斯學會

2014年後阿富汗的挑戰與機遇

“西進”:中國應對美國的再平衡戰略

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的利益:在哈薩克斯坦的連線點

非洲新聞:約翰·克里即將訪問肯亞和吉布地;抗議蒲隆地總統恩庫倫齊扎

參選第三屆任期,以及中國投資非洲基礎設施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在阿富汗的區域戰略是可行的嗎?

為什麼美國不再得到亞洲

阿富汗2011~2014:從支援行動到可持續和平

重回獨立20年後的南高加索到歐洲絲綢之路上的南高加索地區

對敘利亞的被動政策

蒙古國的第三個鄰居

2014年阿富汗的中國因素

卡內基—清華全球對話——一個新興的中亞以及地區大國的作用

中國外交政策中的矛盾

絲綢之路經濟帶顯示中國新的戰略方向:促使與鄰國相互融合

攪乳海:中印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競爭

在中國的支持下:烏克蘭可促進歐亞聯盟

俄中:俄羅斯自由派的“復仇”

一個中印共享能源利益的機會

中國與其鄰國:大數據說明

莫迪政府在尼泊爾的挑戰

中國外賣:“一帶一路”

中式外賣:印度人民黨眼中的北京

通往北京的絲綢之路

習近平明天到達,希望下午即與莫迪共商“南方絲綢之路”

中國外賣:不忸怩作態

中美俄三邊動態及其對全球穩定的影響

歐亞大陸和亞歐首腦會議

世界的未來:兩極地緣經濟?

中國外賣:斯里蘭卡選擇暫緩考慮

習近平與歐巴馬會見:中美關係有了一個更有前途的開端

“東方行動”並不容易

偉大博弈的腳本

美中俄的三邊安全關係

俄羅斯對印度必須刮目相看

中國外賣:北京在阿富汗的角色

東南亞投資和經濟的發展

中國施展外交力量匹配其經濟規模

科倫坡的政權更迭是德里的機會

來自里加的一封信

中東要繞過中國新絲綢之路?

中亞國家如何認知新興的歐亞經濟聯盟

外交應聚焦鄰國

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展望新興國際金融機構

中國對阿富汗持續關注的背後是什麼?

聚焦絲綢之路:中國外賣

莫迪的薩加爾馬拉

莫迪與海洋:海上大國及其責任

從“中國製造”到“非洲製造”?

馴服這條龍:俄羅斯如何從中國在上合組織的金融野心中獲益?

官僚主義和腐敗阻礙俄羅斯轉向亞洲

不是零和博弈

重塑三角關係

博弈腳本:中國在萬隆

超越邊界

中國新絲綢之路可以幫助希臘擺脫經濟困境嗎?

莫迪訪華

外交關係學會

對阿富汗的憂慮時時縈繞中印心頭

條條大道通北京

艾麗莎·薩德:中國在中亞的反恐努力

中國對金磚國家2015年的展望

亞洲周五更新:2015年4月24日這一周最受關注的五個新聞

為什麼美國應該與印度合作促進阿富汗地區的穩定

美國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

亞太環通——中亞的大博弈

亞太環通的兩個故事實為一個:在亞太地區的競爭

亞太環通——中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挑戰

中國:亞洲的新和平製造者

興建中國的“一帶一路”

中亞共享繁榮的願景

俄羅斯智庫觀點摘要

戰略和科技分析中心

中國“向西看”政策:與巴基斯坦的新連線

巴基斯坦和美國談判

不尋常的中印峰會及後續

不斷深化的中巴友誼:並不都是幸運糕點?

英國智庫觀點摘要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

印中在印度洋的競爭

習近平和莫迪解決邊界爭端的道路崎嶇不平

中國的遠見卓識推動亞洲緩和

加拿大智庫觀點摘要

地緣政治監控中心

隨著中國擴大它的影響範圍,上海合作組織繼續成長

對中國而言,所有絲綢之路都會穿過阿富汗

蒙古國:歐亞大陸的未來?

中國:中東地區的新和平製造者

阿富汗:為絲綢之路而戰

亞太地區基金會

加拿大需要更多貿易架構來保持競爭力

防禦和國際事務研究所

中國和巴基斯坦:投資巨大是因唇齒相依

巴基斯坦智庫觀點摘要

伊斯蘭瑪巴德政策研究中心

“巴中友誼:把它推向新高度”之會

俾路支的政治觀

美國撤軍和地區困境

外國宣傳不會動搖牢固的中巴關係

中印關係與中巴關係的發展

亞太地區:對巴基斯坦的意義

習主席訪問南亞

巴中關係向前進

巴基斯坦的戰略夥伴關係:中國與美國

中國代表團的伊斯蘭瑪巴德政策研究中心之行

恐怖分子不能分裂我們

巴基斯坦—緬甸貿易關係:可能的前景

為什麼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亞洲很重要

對中國—巴基斯坦合作的挑戰

中國主席訪問巴基斯坦

莫迪訪問中國的成果

巴印關係:死路一條!

印度—中國斷裂帶

新加坡智庫觀點摘要

南亞研究所

中國眼中的巴基斯坦:棋子、支點還是世界觀的指針?

東南亞研究所

中國在多樣化能源供應方案上採取的冒險策略

中國的兩條絲綢之路可能對東南亞產生的影響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

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對印度是不確定的金杯毒酒?

邁向一個新的戰略機遇

分析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

中印會談中的戰略動因

澳大利亞智庫觀點摘要

獨立研究中心

中國新絲綢之路的亞洲地緣戰略

中國國家主席啟動連線巴基斯坦的經濟走廊計畫

發展政策中心

抵制中國的影響力

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

習近平在印度:聚焦經濟滿足雙方

中國通往巴基斯坦的經濟征程

巴基斯坦如何玩轉中東地區

日內瓦智庫觀點摘要

海灣研究中心

美國不可逾越的障礙:阿富汗問題中的伊朗因素

土耳其智庫觀點摘要

國際戰略研究機構

回到印巴迷局的基礎

從區域的角度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勢緊張根源

中國倡議的絲綢之路計畫:在中亞地區的問題和優先項目

中國:設定議程

雙軌睦鄰政策:鞏固中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

巴基斯坦經濟外交的新選擇

印度莫迪與中國展開對話

荷蘭智庫觀點摘要

國際關係研究所

阿富汗與荷蘭的合作機遇

瑞典智庫觀點摘要

安全和發展政策研究所

溫和的中亞伊斯蘭教?

歐亞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

以色列智庫觀點摘要

薩達特戰略研究中心

中國在烏克蘭可能是贏家

國家安全研究院

中國經濟的未來方向?2015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哈薩克斯坦智庫觀點摘要

哈薩克斯坦戰略研究所

解決“崛起”兩難窘境:“絲綢之路”倡議與美國

比利時智庫觀點摘要

布魯蓋爾研究機構

中國正在對新興世界推進“先建設,再付款”的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