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圈圈裡的棕色女孩Brown Girl in the Ring
牙買加裔的加拿大女作家娜洛·霍普金森的第一部小說就令人驚艷。將豐富的加勒比海民間傳說與信仰生動地揉合到「大都會」式的未來幻想小說體裁中,故事緊湊,氣勢磅礴,神靈與人的關係活潑有趣又令人深思。
豐富優美而飽含異國情調的語言風格,正是娜洛·霍普金森無與倫比的魅力。她自己打造了一套語彙,融合英語和克里奧語,轉換間乾淨利落,活力怒放。此外她更將加勒比海民俗文化與民間傳說漂亮地跟未來世界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截然不同於白人英美科幻文學況味的科幻世界,讀起來十分過癮。
內容簡介
加拿大多倫多經歷「大暴動」之後,整個城市已經淪為法外之地,當地政府無力管制,實際上是由最大黑幫「武裝部隊」控制。武裝部隊頭子盧迪更是握有生殺大權,沒人敢忤逆他。只有一個人知道他掘起的秘密。
小珍妮因為懷孕而離開男友東尼,回到外婆身邊,因為東尼不只不長進,染有毒癮,還投靠了武裝部隊,讓她擔憂她和小孩的未來。但她仍然對他難以忘情。
小珍妮的外婆大珍妮是當地僅存的藥草師,懷著一身從加勒比海老家帶來的民間療法技藝,為這個遭天背棄地域的居民治療百病。小珍妮從小母親發瘋失蹤,被外婆拉拔、訓練長大,但她並不想繼承外婆的工作,更不想去了解困擾自己多時的種種幻象。直到有一天,東尼竟然上門求助,她才因此明白外婆真正的能力為何,以及自己看到的幻象代表什麼意義--但這將為她帶來更大的災禍,以及一份命運與諸神交付給她的艱難責任:她得去完成她外婆無能為力的任務,解救她母親多年來受苦的靈魂,還要除掉最大的惡源……
出版信息
作者:娜洛·霍普金森(Nalo Hopkinson)
譯者:林佩熹
出版社:繆思出版有限公司
頁碼:288 頁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28日
ISBN:9789866665790
條形碼:9789866665790
作者簡介
娜洛·霍普金森(Nalo Hopkinson)
1960年生於牙買加,後移居加拿大。加勒比海地區的巫毒魔法一直在她血液里竄流,因此她將母語克里奧混語和英語摻和在一起,打造出獨特的語言風格,首部小說一舉成名,現在已是英語科幻文壇重要作家及編輯。
她的首部小說《圈圈裡的棕色女孩》(1998) 奪得華納出版社設立的層面新人小說獎與軌跡小說新人獎,併入圍菲利普·狄克獎。第二部小說《午夜盜賊》更加把她獨特的語言風格發揚光大,廣受讚譽,入圍提普崔獎和雨果獎,更加奠定她在英語科幻文壇的一席之地。之後的小說創作亦陸續獲得世界奇幻獎、加拿大奇幻文學陽光獎、加拿大極光獎等殊榮。
譯者簡介
林佩熹,加州州立大學語言學碩士、水牛城大學語言學碩士、博士肄。相信語言的力量但不相信自己,現兼職翻譯。
得獎與推薦
得獎記錄‧Warner Aspect出版社新人小說首獎
‧軌跡小說新人獎
‧菲利普·狄克獎入圍
我早就到處介紹娜洛·霍普金森的書了……超棒的!
──奧塔維亞·E·巴特勒(Octavia E. Butler),雨果獎、星雲獎作家,《灑種之寓》《血緣》暢銷作家
《圈圈裡的棕色女孩》是個狂野的故事,多采多姿、扣人心弦、深具異國情調的神秘感,但同時又那么合情合理。你並不是在「讀」這本書,而是「活」在這本書里。它逼著你越過可怖之境,當你放下書本回到現實,你會感到悵然若失。
──提姆·鮑爾斯(Tim Powers),世界奇幻獎、菲利普·狄克獎、創神獎得主,《阿努比斯之門》作者
不同凡響、引人入勝的概念……具備所有你想在故事中讀到的大冒險。
──C·J·雀芮(C. J. Cherryh),雨果獎作家
傑出的新人以《圈圈裡的棕色女孩》在當代奇幻和科幻界初試啼聲。這是一個強悍女人在奇幻和科幻邊界舞動的強悍故事。娜洛·霍普金森以她對加勒比海黑人神話的知識,描繪、創造了一個涵括殭屍和器官捐贈的廣闊版圖,一個太古宗教儀式和創新醫療、都市傾毀同時並存的未來。書中關於未來的觀點,不僅獨特,而且引人入勝。
──帕特·莫菲(Pat Murphy),世界奇幻獎、菲利普·狄克獎、星雲獎等得主,《娜迪雅:狼之紀事》作者
十足十的獨創性……天才新人初試啼聲,扣人心弦、令人難忘、優美動人。
──凱倫·裘依·芙勒(Karen Joy Fowler),《金絲雀莎拉》《甜心季節》作者
就是傑作。
──桃樂絲·艾麗森(Dorothy Allison),《來自卡羅來納的私生女》作者
令人印象深刻的處女作,完全歸功於霍普金森獨特的書寫角度。
──《華盛頓郵報》「書香天地」
加勒比海地區的音韻與巫術的大地神靈魔法,織就了這部不凡的奇幻小說……霍普金森文筆流暢紮實,人物刻畫靈動可信,她創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世界,由秩序崩壞的都會與驚人而恐怖的魔法構成,在其中,人心既是人體的關鍵器官,更是整個故事的重大象徵。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推薦
引人入勝的場景,融合加勒比海黑人的靈魂和語言……駭人的善惡對決。
──《黑人議題書評雙月刊》
敘事高明,對話精采細緻……故事情節嚴謹,充滿想像力,兩者取得絕妙平衡。社會批判尖銳深刻,臨場感強烈。
──《掘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