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到貞觀二年(628年)部分突厥部落又推舉薛延陀的俟斤夷男為夷男可汗,這時唐太宗正欲取締頡利可汗,便冊封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並賜於鼓和大旗,夷男建牙帳於大漠郁督軍山下,回紇、擾野古、阿跌、同羅等諸部落均為其附屬。固陽又屬真珠毗伽可汗的遊牧地。引人文歷史
唐貞觀三年(629年),派大將李靖討伐突厥,突厥九位俟斤及擾野古等四首領率眾投降唐朝。貞觀四年春,(603年),李靖又在陰山下大敗突厥,頡利逃至鐵山。殺死突厥兵一萬餘人,俘虜十五餘萬.頡利下屬全部投降,唐開拓土地從陰山北至大漠,四方少數民族稱太宗為“天可汗”,連呼萬歲。噫吁兮,太宗威哉,爾來四萬八千歲,“天可汗”者第一人。四月,又俘頡利可汗。隨即,劃分原啟明可汗轄地及北方一些土地從東至西設幽州、豐州、雲內州、靈州,又劃分原頡利可汗地為順州,安置突厥人在這幾州生產、生活、定居,並且東設定襄都督府,西設雲中都督府,來管理其民眾。任命突利為順州都督,任命頡利為右衛大將軍。固陽地區為雲中都督府雲內州轄地,民眾仍以遊牧為主,兼有少量農耕。唐在綿延數千里的北疆築起了一道無形的長城。從結率反叛事件後,唐朝認為突厥留黃河之南有諸多不便。貞觀十三年(639年),唐賜懷化郡王阿史那思摩“李”姓,立為泥孰俟利苾可汗,賜鼓和大旗,李思摩於黃河邊受封,建牙帳於陰山北,統領部族回到舊地,固陽又屬李思摩可汗的領地。貞觀十九年(645年),薛延陀真珠可汗死,其子拔灼繼位稱多彌可汗。貞觀二十年秋(645年)多彌可汗被回紇人誅殺,殘部歸唐,一百多萬民戶請求唐設州立郡。太宗心中湧出勝者的喜悅,當場寫下了“雪恥酬百王,除凶報千古”的詩句,至此,固陽歸為唐的燕然都護府雲內州。其後,唐由高宗、中宗、將貞觀之治的盛世維持了半個世紀。
到開元盛世,周邊的少數民族及藩屬國,各保持自己的領地和本民族的生活習慣,但定期通過參天可汗道去大唐都城長安朝拜、進貢,當時這種國與國的君臣關係,可看作今日區域自治的一種雛形。世界多國也派使臣、商旅、學者來大唐從事外交活動、經商、學習。至唐末,固陽的行政歸屬再沒有大的變化,也沒有大的戰爭和動亂。當時固陽境內為鮮卑化了的漢族、突厥人等多民族雜居區域。民眾的生活習慣以遊牧為主業,農耕為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