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在牙體上被出一定的面、洞、溝等幾何形態,這種用以保證修復體獲得固位力的幾何形狀稱固位形。
固位形對複合樹脂修復楔狀缺損療效的影響
楔狀缺損足由於摩擦、齦溝液酸蝕、牙體應力等原因造成的常見的牙頸部硬組織損害。光固化複合樹脂由於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強度高、拋光性好、顏色型號多等優點,是現在臨床上常用的修復材料之一。在修復中,為了避免磨切牙體組織造成牙體頸部抗力形的破壞、洞形過深造成的牙髓損害及磨切給病人造成的不適,通常不製備固位形。在這種情形下,修復體脫落足光固化複合樹脂修復失敗的主要原因。本文通過對46例120顆牙,採用固位形和無固位形兩種修複方法的結果,對比分析了製備固位形在複合樹脂修復楔狀缺損中對改善修復體固位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隨機選擇門診患者46例共120顆楔狀缺損患牙,年齡33-72歲,前牙56顆,前磨牙64
顆。所選患牙均未經過治療,無齲,牙髓活力正常。
1.2材料與設備:Prime APH光固化複合樹脂及其配套酸蝕劑和牙釉質黏結劑(Dentsply);Dycal氫氧化鈣(Dentsply);HY-1031型光固化機(杭州)。
1.3修複方法:將120顆患牙隨機分成2組,分別採用有固位形和無固位形兩種修複方法,如患者在2個象限以上有楔狀缺損患牙,在左右2側象限內分別採用兩種修複方法。無固位形組嚴格按照材料使用說明操作。固位形組固位形的製備足①在缺損呈溝形時,用小倒錐鑽在缺損區的牙合向斜面和齦向斜面製備2道0.5mm的倒凹溝。②在前磨牙或磨牙,其牙頸部直徑較粗,可用小倒錐鑽在缺損區製成直徑約lmm的圓形倒凹洞。一般不磨切底部組織,如原缺損底已接近牙髓,要採用氫氧化鈣墊底,其餘同常規。
1.4臨床療效評價指標:
修復體脫落;修復體外形完整、充填物邊緣密合;牙髓活力有無異常(包括過敏和牙髓炎症狀);牙體其他繼發損害(包括牙折、修復體周邊牙體組織斷裂等)。觀察時間為8-24個月。
2.討論
光固化複合樹脂的固位力,主要來源於樹脂突與酸蝕脫鈣後的牙釉質產生的嵌合,其主要影響因素有粘結面積、酸蝕後表面結構、粘結時的操作技術。在牙頸部,表層是由釉質向牙骨質過渡,缺少象在冠部那樣的規則的釉柱結構,酸蝕處理後粘結劑不能完全滲入,而且缺損底部往往暴露出牙本質,因此複合樹脂的粘結力,在這個部位比在牙冠部降低很多。楔狀缺損的外形多是淺而且敞開,表面經過多年的摩擦異常堅硬、光滑,這對以粘結力為主的修復體的固位,是非常不利的,特別是老年患者,牙齦出現一定萎縮、頸部暴露加大的情況下就更加不利。頸部的直徑較冠部明顯縮小,這也大大減少了粘結面積,也對固位不利。以上因素均為導致修復體脫落的主要原因。
從兩組病例對比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增加固位形後,固位體的脫落較無固位形組大為減低(p<0.05),而牙髓病變、牙折等繼發性損害並未明顯增加(因複查時間所限,此種損害的遠期影響尚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在複合樹脂修復楔狀缺損時,套用固位形對增加修復體的固位、提高療效是有一定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