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共青團歲月:轉業後的思考

回眸共青團歲月:轉業後的思考

企業領域團幹部優勢與不足 學校領域團幹部優勢與不足 機關領域團幹部優勢與不足

簡介

作 者:李偉


叢 書 名:轉業團乾訪談系列研究(1)
出 版 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ISBN:9787511711236
出版時間:2011-10-01
版 次:1
頁 數:369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一個人成長的歷史雖不能複製和改寫,但可以回顧和總結。每一個人都有動人的故事、刻骨銘心的經歷,從故事和經歷中個人常常會生髮出關於人生和成長的感悟。將這些感悟與人分享是件非常愉悅的事,如果還能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核心、規律進而對後來者的成長有所幫助,那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人生中有兩次機會從事共青團工作對我來說即是一次巧合也是一種自然。冥冥之中也許後半生與共青團工作難以割捨,這是一種“團”緣、“團”情,更是一種與自己生命相系的事業。

作者簡介

李偉,女,1962年10月,寧夏中寧人。現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央團校共青團工作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中國人才研究會青年人才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主要從事青年幹部成長規律研究。
近期發表的論文有:《淺談轉業視角下的共青團幹部核心勝任力的培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第二期;《共青團幹部作風建設研究一基於轉業視角》,中國青年研究,2010年第4期;《基層青年女領導勝任力實證研究一轉業視角》,領導科學雜誌,2010年第2期。另外,在共青團雜誌《轉崗回眸》專欄發表了《善做青年知心人》、《學做青年政治家》、《做好青年領頭羊》等10篇文章。

目錄


前言
一 總論篇
新中國60年與青年幹部成長規律之我見
青年幹部成長規律研究--《轉業團幹部回頭看》課題第一階段研究報告
轉業團幹部對共青團崗位特質的基本描述
轉業團幹部對團幹部素質儲備不足方面的描述
轉業視角下的團幹部勝任力研究
論共青團幹部的發展性勝任力--基於轉業團幹部訪談的初步研究
二 專題篇
共青團幹部成長研究--轉業團乾看共青團幹部作風建設課題研究報告
從基層縣處級黨政領導核心特徵看團幹部作風構成
基層青年女領導勝任力實證研究--轉業團乾視角
共青團崗位特質與團幹部核心素質
簡析共青團幹部成長三段論--兼談歷屆團代會上黨對共青團幹部普遍性的要求
三 地域篇
“轉業團乾回頭看”西藏地區調研報告
少數民族地區團幹部隊伍選拔與轉崗的思考與建議
四 層級篇
不同層級團幹部綜合素質儲備與成長建議總報告
五 領域篇
論新時期企業團組織的工作定位
企業領域團幹部優勢與不足
學校領域團幹部優勢與不足
機關領域團幹部優勢與不足
後記
附錄一:2010年關於青年幹部成長研究文獻綜述
附錄二:轉業團乾語錄
附錄三:崗位特質與共青團幹部成長

精彩書摘

但是,在轉崗團幹部中,我們也了解到很多正面的例子,有些幹部在團崗位上還是勤勤懇懇的,不浮躁,不功利的模範還是很多的。團省委層級的一位轉業幹部就為我們講述了這么一位任勞任怨的好乾部,“我們有個縣委副書記十年前他就是縣委副書記,跟他同批的人都提為縣長縣委書記了,他說其實當副廳跟當副處長只是一個符號上的區別,覺得副廳的活兒管的是一條線,因為他們的副市長管的是一條線,他現在是一個市的縣委副書記,統籌協調的面非常廣,每天都能夠在紛繁複雜的事務當中找到我的成就感,這么多年下來,他被人尊重,又很有充實感,能力又得到不斷的提升,人家都很看得起他,叫我去開座談會,他說他在這個地方都成了別人的香饃饃了,說不定給他放到哪個局裡當個局長或者放在哪個區里去管就不香了,他反而覺得這樣的感覺更好。”①
與那么多的功利性很明顯的團幹部相比較,這位受訪者所說到的老幹部,正是工作定力強,真真切切熱愛基層工作,將工作踏踏實實做好的代表,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崗位的升遷不一定對於個人發展是好事,最重要的是內心的充實,和能力的切實提升。
在工作上沒有將團崗位作為一個長期的熱愛的崗位,必然會導致團幹部心裡的不踏實,繼而將會導致在工作上責任心的缺乏,工作的不出色。有位曾在團中央任職的轉業乾介紹說,一定要給自己壓力,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來強迫自己有工作上的責任心。“怎么樣把這個事兒弄好,這種事兒一定帶來壓力,所以工作中有事業心,有責任心,高標準、嚴要求也帶來一定壓力,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我是渴望不管我在縣委乾多長時間,我要把這個縣的事兒乾好,讓大家感覺我不是白混了這段時間,我不是在鍍鍍金,而是想踏踏實實幹點事兒,希望帶來一些變化,推動一些發展,解決一些問題,所以這種情況壓力責任都很大。”②
工作上的韌勁,好比汽車的馬達,沒有了這份韌勁,動力自然不足,工作上的成績也就沒有辦法提高。雖然這種韌勁的缺失,有著團崗位自身的轉崗制度的客觀原因,但是在轉崗制度逐漸完善的情況下,共青團幹部應該更加保持一種持久的耐力去做好團口的每一項工作,堅持一股韌勁去開創每一個活動品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